風物

悼David Bowie:「他並沒有死亡,只是回到火星去…..」

傳說中,他是外星人、吸血殭屍伯爵。當然,我不相信他真的有不死之身,也知道他始終會有老去的一天。但享年69歲,以Bowie這位人物來說似乎逝去得太早。

特約撰稿人 袁智聰

刊登於 2016-01-17

英國傳奇歌手David Bowie。攝: Dylan Martinez/REUTERS
英國傳奇歌手David Bowie。

「David Bowie並沒有死亡,他只是回到火星去…..」過去幾天,我們都看到有樂迷這樣回應Bowie的離世。無疑,Bowie的噩耗來得太突然,大家都不願接受他的病逝、不相信這是真實,尤其是離世前兩天他才度過了69歲生日、發表了全新專輯《★》(Blackstar) 。而且他更從沒有對外透露過他近年一直在與癌病搏鬥。

新歌〈Lazarus〉引用新約聖經中的拉撒路,是在死後4天復活;所以當來到 Bowie 離世的第4天,我們心底裏都期望他能夠奇跡地復活的消息。

經過好幾天的沉澱,反覆聽着他給樂迷道別的最後專輯《★》,翻出他的舊唱片重溫、追憶着他的典故。Bowie之死,壓根兒是一個迷思。這個音樂傳奇,已進入活在我們心中的境界。

傳說中這個寶兒在世上

無論你是男生或女生,無論你在哪個年代認識到 David Bowie,你都會認同他是型格到入骨的音樂藝人。圖片由作者提供
無論你是男生或女生,無論你在哪個年代認識到 David Bowie,你都會認同他是型格到入骨的音樂藝人。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從不喜歡將音樂人神話化,但 Bowie 早已示範了何為不老的傳說,由音樂風格到外表形象,那不獨是與時並進,還總是永遠走在尖端,「搖滾變色龍」就是這樣的一回事;他一直是樂壇上舉足輕重的音樂人,而這個舉足輕重程度是橫跨了超過40年。

過去,我們從不會覺得他會老,他的名字好像會跟生老病死之定律扯不上關係;傳說中,他是外星人、吸血殭屍伯爵。當然,我不相信他真的有不死之身,也知道他始終會有老去的一天。但享年69歲,以 Bowie 這位人物來說似乎逝去得太早。

他一直是樂壇上舉足輕重的音樂人,而這個舉足輕重程度是橫跨了超過40年。

病後久休復出(他曾有心臟病問題)的 Bowie 才在2013年出版了睽違10年的回歸專輯《The Next Day》,而公認為他的回勇之作、評價甚高,更何況同年他還宣布不再舉行巡演,而要專心一意地繼續灌錄唱片;姑勿論是他已厭倦巡演上路(有說他害怕乘搭飛機)或怕體力負擔不來,但其創作意念與原動力仍處於孜孜不倦狀態。只可惜在《The Next Day》之後,Bowie 只能為我們多創造出一張《★》專輯而已。

不一樣的集體回憶

伴隨我成長的 David Bowie 黑膠唱片,如今仍繼續在我的唱盤上馳騁。圖片由作者提供
伴隨我成長的 David Bowie 黑膠唱片,如今仍繼續在我的唱盤上馳騁。圖片由作者提供

Bowie並不只屬某個年代的樂迷、並不只屬某類音樂流派,他的歌曲得以陪伴着不同年齡層的樂迷成長;大家對這位搖滾變色龍,都可有不一樣、不同世代的集體回憶──你是自70年代已追隨着 Bowie 的老前輩,我是來自80年代《Let’s Dance》狂熱的一代,他是在90年代因為 Nirvana 翻玩了〈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而認識到 Bowie,甚至要到近年才開始追溯 Bowie 之典故的年輕樂迷;最先觸動到你的 Bowie,可以是雌雄同雄的 glam rock 妖男、是知性派前衞音樂人、是流行巨星男神,甚至已是至高無上的神級名字。聽 David Bowie 的音樂,是在任何階段、任何年代都可以作為起點。

Bowie並不只屬某個年代的樂迷、並不只屬某類音樂流派,他的歌曲得以陪伴着不同年齡層的樂迷成長。

而無論你是什麼年代遇上 David Bowie 這個名字,他的音樂都有源源不絕的東西給大家去發掘,他的音樂世界全然是一個寶庫。開啓了 Bowie 的音樂門戶,你會因為他而對數以百計的音樂藝人發生興趣;所以有人會因為 Bowie 而去聽 Lou Reed / The Velvet Underground、Iggy Pop、Brian Eno、Robert Fripp / King Crimson 甚至那一眾德國krautrock 與電子音樂,抑或去追聽他改編的歌曲之原唱。時至今時今日,我也會因為《★》而去找 Donny McCaslin 這位紐約爵士色士風手的自家作品。

70年代的Bowie在音樂會上以帶來戲劇性的演出見稱,而早年他也曾學習劇場藝術。 圖片由作者提供
70年代的Bowie在音樂會上以帶來戲劇性的演出見稱,而早年他也曾學習劇場藝術。 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是在80年代初才迷戀上 David Bowie 的那一輩樂迷,當年我這位貧苦學生是逐張逐張專輯地買回來,以追溯他在整個70年代及之前的音樂典故,是多麼難忘的體驗過程。我忘不了在本地英文電視台看到音樂會紀錄片《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而對 glam rock 紀元奇裝異服妖到出汁的他為之大開眼界,忘不了聽到《Low》和《Heroes》專輯的震懾感覺,也忘不了聽到《Space Oddity》裏那些幽悒迷幻民謠歌曲的耐人尋味迷惑。

我是在80年代初才迷戀上 David Bowie 的那一輩樂迷,當年我這位貧苦學生是逐張逐張專輯地買回來,以追溯他在整個70年代及之前的音樂典故。

然後,我還可以大談他在80年代尾組成的搖滾樂隊 Tin Machine 如何啟蒙了grunge rock運動,他在90年代如何向當代 electronica 音樂通婚,到近年又如何重塑他的藝術搖滾風格。

Bowie是很好寫的題材

1973年 glam rock 年代妖裏妖氣的 Bowie。圖片由作者提供
1973年 glam rock 年代妖裏妖氣的 Bowie。圖片由作者提供

我自1987年開始寫音樂專欄,但第一次正式執筆寫David Bowie,已是他在1990年出版精選專輯《Changebowie》時的事。當年我這位小朋友在《年青人周報》寫了上下集兩篇《Changes Bowie廿四載》,爬格子出來的洋洋數千近萬字,其實還不過是在說說Bowie的音樂生涯歷程,然而在那個沒有 Wikipedia 的年代,那真的要花了不少時間作資料蒐集。

自此的20多年來,我寫過 David Bowie 的,大抵已超過10萬字,但他仍是很好寫的題材。回顧他過去的經典也好、探討他的新作也好、分析他對後世的無遠弗屆影響力也好,每次為Bowie而執筆,總是樂此不疲的事。

君不見每隔一段日子,便可以看到有外國音樂雜誌以Bowie作詳盡的封面專題嗎?即使那陣子他並沒有甚麼新作面世。

本來,在Bowie仙遊的消息公佈前聽《★》,這已是一張有很多地方值得去談論的專輯:他全摒棄以往曾合作過的樂手而交由一眾紐約爵士音樂家為他伴奏,歌曲呈現着的蒼白情緒與幽暗氣氛,字裏行間與音樂錄像的死亡象徵。那時,並沒有人知道灌錄唱片時他正在為自己的生命進行倒數。然後,就在一下子之間,我們方明了到原來Bowie是要把死亡來作為他的藝術創作,在離世前帶來他另一張登峰造極曠世傑作。單是這點,已足以成為後世把Bowie視作如神話般的傳說。

在未來,我仍會繼續去寫David Bowie。只是,他不再會有新作帶給大家去談論而已。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