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年度回顧/前瞻

2016,你可期待的藝術界9大盛事

要照顧到2016年藝術界的方方面面幾乎是不可能的。你很快就會注意到,這份清單充滿「偏見」。

端傳媒記者 呂陽 發自香港

刊登於 2016-01-06

#2015年度專題

「我們喜歡清單,因為我們不想死。」在《無限的清單》( The Infinity of Lists)裏,意大利作家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這樣說。可我們終將一死。因此在艾可看來,有限的我們,能夠通過擬定各種清單,從而「嚮往我們無法擁有的東西」,而這正展現了「一種不安的快感」。

這份有關2016年的藝術清單大概就是這種「不安的快感」的產物。千禧年後,全球、特別是亞洲當代藝術高速發展,新的博物館、美術館、博覽會、藝術活動層出不窮,全球藝術界間的聯繫也正變得前所未有的緊密,以至去年起,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就選擇提前在3月舉辦,以讓疲於奔命的藝術界能稍稍喘息。

要照顧到2016年藝術界的方方面面幾乎是不可能的。你很快就會注意到,這份清單充滿「偏見」,比如我們更關注與當下發生聯結的主題,比如互聯網、後工業城市、移民,而幾乎沒有推薦任何有關20世紀前的藝術家展覽,雖然2月初,荷蘭就有為紀念 Jheronimus Bosch 逝世500週年的大型展覽,這位風格奇特的文藝復興大師,被視為20世紀超現實主義的啟發者之一;比如我們關注的地域多在英美及亞洲地區,雖然這可以辯解說,英美世界依然在藝術圈佔據強勢地位,你可以儘量依照自己的口味再補充各類小型及另類的展覽,但要了解藝術圈大致風向,這些大活動不容錯過,而亞洲地區在地利上更靠近我們的讀者。

但,所有的解釋或者補充,都是試圖令清單看起來完美一點。嚴格說來,這是我們試圖擺脫、或假裝不承認自己有限性的舉動。因此,就到這裏為止吧,請安坐,希望你享受這份清單帶來的「不安的快感」。

01 科技浪潮中的藝術(倫敦)

Rafael Lozano-Hemmer, Surface Tension (1992)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roll/Fletcher, London. Installation photograph by Maxime Dufour。圖片來自 Whitechapel Gallery
Rafael Lozano-Hemmer, Surface Tension (1992)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Carroll/Fletcher, London. Installation photograph by Maxime Dufour。

1974年,韓裔美籍藝術家、錄像藝術先鋒白南準提出「電子高速公路」(Electronic Superhighway)的概念,用以描述科技帶來的全球緊密連接關係。本次展覽以此出發,回顧了自1960年中期到現在,電腦以及互聯網技術如何影響了藝術創作。展覽將展出超過70位藝術家逾100件作品,包括錄像、雕塑、繪畫、攝影等,其中不少是新創作或之前從未公開展示的多媒體作品。

Electronic Superhighway (2016-1966)

日期:2016年1月29日至5月15日

地點:倫敦 Whitechapel Gallery

網址:www.whitechapelgallery.org/exhibitions/electronicsuperhighway

02 非洲當代藝術(摩洛哥&紐約)

圖片來自馬拉喀什雙年展
圖片來自馬拉喀什雙年展

本屆馬拉喀什雙年展將由 Reem Fadda 策展,這位策展人自2010年起就以中東藝術助理策展人的身份在古根海姆基金會的阿布扎比項目中工作,其策展方式與中東地區的當代議題息息相關。在這次的馬拉喀什雙年展中,Reem Fadda希望從馬拉喀什作為非洲的阿拉伯地區出發,檢視藝術──特別是藝術作為一種文化抵抗時,在該地區扮演的作用。

如果你對非洲地區當代藝術發展感興趣,也可關注今年3月3﹣6號在紐約舉行的軍械庫藝博會,這屆的的焦點單元將主題定位「聚焦:非洲視角──關注全球當代語境下的藝術創作"(Focus: African Perspectives – Spotlighting Artistic Practices of Global Contemporaries)。這個單元將由 Julia Grosse 和 Yvette Mutumba 共同策展。他們於2013年創建了在線國際藝術平台「當代及其它(Contemporary And)」,其目的是向國際社會介紹非洲藝術家和離散藝術家。

馬拉喀什雙年展(The Marrakech Biennale)

日期:2016年2月24日至5月8日

網址:www.marrakechbiennale.org

03 波提切利再想像(倫敦)

Rebirth of Venus, 2009 by David LaChapelle。圖片來自倫敦 V&A 博物館
Rebirth of Venus, 2009 by David LaChapelle。圖片來自倫敦 V&A 博物館

大概沒有人會對《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這幅畫陌生。這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波提切利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過倫敦的 V&A 博物館將推出的《Botticelli Reimagined》展覽,除了30副左右波提切利的真跡,還將同時通過其他藝術創作──繪畫、時裝、錄像、攝影、雕塑等等,探討其後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如何對波提切利進行再詮釋。這是自1930年後,英國境內有關波提切利最大規模的展覽。

Botticelli Reimagined

日期:2016年3月5日至7月3日

地點:倫敦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網址:www.vam.ac.uk/content/exhibitions/exhibition-botticelli-reimagined

04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日本)

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的作品 Sea of Time 98。圖片來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宮島達男(Tatsuo Miyajima)的作品 Sea of Time 98。圖片來自瀨戶內國際藝術祭

如果你還在為去年錯過越後妻有藝術祭而懊惱,那就趕緊抓住機會參加今年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吧。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自2010年推出,每三年舉行一次,以日本境內本州、四國、九州之間「瀨戶內海」的七座島嶼,及四國東北方的香川縣高松港周邊為主要活動區域,號稱是全球首次以島嶼為舞台的藝術祭,而其藝術總監正是把越後妻有推向國際社會的北川富朗。

和越後妻有相類似,瀨戶內海也因經濟衰退、環境污染、老齡化等問題,漸漸失去活力。北川富朗曾說,如果越後妻有藝術祭的概念在於「人類就在自然之中」,那麼瀨戶內海藝術祭則是「海洋的復權」,希望通過藝術、地方政府等力量,再造區域活力。今年的藝術祭將推出近100項新作品,加上已有的近80項藝術作品,統共能欣賞到來自25個不同國家及地區逾170項創作。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Setouchi Triennale)

日期:2016年3月20日至4月17日(春);2016年7月18日至9月4日(夏);2016年10月8日至11月6日(秋)

網址:setouchi-artfest.jp

05 3月香港藝術季

攝:梁家泰。圖片由 HKDI Gallery 提供
攝:梁家泰。圖片由 HKDI Gallery 提供

雖然香港巴塞爾藝術節是實打實的藝術交易掛帥,但對於普通人來說,這還是能一次性欣賞不少藝術佳作的良機。今年的巴塞爾藝術節將於3月24日至26日舉行,總共有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的239家畫廊參展,其中包括9間亞洲地區、18間西方畫廊第一次參展。不過在巴塞爾期間,多種藝術活動都會同時展開,其中包括由 HKDI Gallery 展出的香港著名攝影師梁家泰在長達5個月的旅程中,橫越太平洋時的攝影和錄像作品,以及太古坊 ArtisTree 將展出M+博物館策劃的《M+希格藏品:1970年代以來的中國當代藝術》。

06 賈科梅蒂回顧展(上海)

贾科梅蒂 Tall Woman IV,1960,贾科梅蒂基金会藏品
贾科梅蒂 Tall Woman IV,1960,贾科梅蒂基金会藏品

賈科梅蒂是20世紀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2016年,為紀念這位藝術大師逝世50 週年,倫敦泰特美術館、巴黎畢加索美術館等都會為他舉行重要展覽。上海余徳耀美術館也將在3月22日推出超過250件作品的賈科梅蒂大型回顧展。展覽將集中呈現賈科梅蒂整個藝術生涯的發展,包括從早年創作開始,經歷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階段,到1960年代創作了諸多傑作的時期,還將展出賈科梅蒂基金會重要的藏品,其中包含原始的石膏、青銅雕塑,以及主要的繪畫、手稿、攝影和檔案資料,這是亞洲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賈科梅蒂回顧展。

阿爾貝托·賈科梅蒂回顧展

日期:2016年3月22﹣7月31日

地點:上海余徳耀美術館

網址:www.yuzmshanghai.org

07 後工業城市(蘇格蘭)

Alexandra Bircken 作品。圖片來自格拉斯哥藝術節
Alexandra Bircken 作品。圖片來自格拉斯哥藝術節

雖然格拉斯哥藝術節並沒有固定主題,但由本屆藝術總監莎拉·麥克羅里(Sarah McCrory)負責的策展人項目把重點放在格拉斯哥的「後工業城市」身份上,從塵世的工業遺產展開,並檢視藝術家與之相關的創作實踐。這次藝術節總共將邀請超過200位藝術家,並在全城57個藝術空間內舉辦36場個展、40場群展。香港的工業大廈再利用問題這幾年不斷引起爭議,也許可以從格拉斯哥藝術節的有關討論中得到一些啟發?

格拉斯哥國際藝術節( GLASGOW INTERNATIONAL 2016)

日期:2016年4月8﹣25日

網址:glasgowinternational.org

08 羅伯特·勞森伯格:來自北京與倫敦的兩種視角

《羅伯特·勞森伯格在位於佛羅里達州開普提瓦島的工作室創作(1981-1998)》,1983。由紐約的羅伯特·勞森伯格基金會檔案館收藏提供,攝影:Terry Van Brunt
《羅伯特·勞森伯格在位於佛羅里達州開普提瓦島的工作室創作<四分之一英里畫作>(1981-1998)》,1983。由紐約的羅伯特·勞森伯格基金會檔案館收藏提供,攝影:Terry Van Brunt

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是第一個獲得威尼斯金獅獎的美國藝術家,也是首批在中國舉辦展覽的西方藝術家之一。有評論者認為,1985年底勞森伯格在中國美術館的個展,也許促進了其後被命名為「’85美術新潮」的先鋒性藝術實踐的繁榮。今年,北京的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及倫敦的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都將展出勞森伯格的作品。UCCA 將呈現勞森伯格創作於1981至1998年、長達450米的繪畫作品《四分之一英里畫作》,除此還包括這位藝術家訪問中國的照片,以及有關1985年展覽的相關文獻。Tate Modern 則將向觀眾全面展現勞森伯格在逾60年藝術生涯裏,包括繪畫、雕塑、攝影、裝置等在內的重要藝術作品,這是近20年來有關這位藝術家最全面的展覽。

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日期:2016年6月12日至8月21日(北京尤倫斯);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4月2日(倫敦 Tate Modern)

網址:ucca.org.cn/exhibition/robert-rauschenberg(北京尤倫斯);www.tate.org.uk/whats-on/tate-modern/exhibition/robert-rauschenberg(倫敦 Tate Modern)

09 光州、台北、上海:亞洲雙年展

Sehee Sarah Bark, Vanished Landscape, 2013。2014年光州雙年展
Sehee Sarah Bark, Vanished Landscape, 2013。2014年光州雙年展

從九月份開始,亞洲的三個城市──光州、台北及上海將輪番上演雙年展。光州雙年展的新任策展總監為 Maria Lind,她曾在瑞典致力於探索藝術在社會中扮演不同角色的 Tensta Konsthall 藝術中心工作,這一工作經驗是否會影響光州雙年展的主題,值得期待;台北雙年展新任針策展人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提出「現今的檔案是反映『未來』的系譜」(Archives of the present are genealogies of the future),希望透過現存的檔案文獻,了解台北自身與區域文獻紀錄、記憶模式、解讀與使用、潛在挪用和再現之間的關係。第11屆上海雙年展的策展團隊是集研究、創作、策展於一體的Raqs媒體小組,他們希望探尋「南南合作」的可能性,意圖去呈現一個超越東西分野的具有發散性的藝術世界。

光州雙年展(Kwangju Art Biennial)

日期:2016年9月2日至11月6日

台北雙年展

日期:2016年9月10日至2017年2月5日

上海雙年展

日期:2016年11月11日至2017年3月12日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