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物兒童新聞

象牙要改名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運動,要給「象牙」改個新名字,令大家不再誤以為大象跟我們一樣,可以無痛脫齒。事實上,取象牙是非常殘忍的事情。

特約撰稿人 譚暉

刊登於 2015-12-02

#兒童新聞

插圖:Nana Ellis

「象牙」的英文名字叫"Tusks"而不是"Teeth",可是中文卻一律用上「牙」這個字,跟我們的牙齒寫法一樣。世界自然基金會近日公開呼籲大小朋友發揮腦袋的小宇宙,替象牙起一個更貼切的新名字,讓人人都明白取象牙是血淋淋的殘忍事情,並一同關心非洲大象的遭遇,拒絕購買象牙製品。

我們都試過掉牙齒,第一隻乳齒,大約在五至六歲時脫落,那是一隻門牙,不久,另一隻門牙也跟着掉下來。小朋友張開失去兩隻門牙的嘴巴,說話漏風、笑容奇特,對牙齒的認識亦從這裏開始。

因為有換牙和脫牙的經驗,我們都以為,只要打一支麻醉針,牙齒一下子就拔得走。嗯,對人類來說的確如此,但對大象,卻完全不是這回事──你要拔大象的牙齒嗎?那等於要了牠的命!

在非洲,經常有盜獵者設計陷害大象,然後割下牠們的牙齒。小朋友的乳齒掉了,通常由媽媽保管留念。大象卻不一樣,象牙是很多商人虎視眈眈的東西,因為象牙可以雕刻成為工藝品,賣得好價錢。

令情況更差的是,很多人都誤以為可以「取象牙而不殺象」,以為毋須獵殺大象也一樣可以獲取象牙,於是對盜獵活動似乎漠不關心。他們都不知道,原來象牙只有約三分之二長在外面,也就是平日我們看到的部分,餘下的三分之一藏在臉龐之內,一直伸延至頭骨。

象牙是大象身上最堅固的部位,大象一生只有兩隻牙齒,不像人類般先有乳齒後出恆齒,所以不會自然脫落。盜獵者會射殺大象,用斧頭斬下整個象頭,或者將象臉用電鋸削掉,才能拿走兩根血淋淋的牙齒。他們除了用槍、毒箭殺象外,還會在大象聚居地的水源放入山埃劇毒,象群飲過水便一隻隻中毒而死。

原來,自19世紀開始,人類已經大量獵殺大象,奪取象牙來造雕塑和首飾。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料顯示,現在平均每小時就有三至四隻大象在非洲被獵殺,累積起來,每年大約殺死30,000多隻大象,這真不是小數目!

生於香港的小朋友,請不要以為殘忍的殺象事件發生在非洲,和自己没有關係。其實,香港一直以來都是殺象的幫兇。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今年進行調查,發現香港不但是全球最大的象牙製品零售市場,更是非法野生動物製品的主要中轉站。自2000年至今,香港海關總共破獲了33噸象牙,是全球第五位。去年,在香港市面出售的象牙商品就超過30,000件,數量是全球之冠!

如果世界上再没有象牙製品的零售市場,那麼象牙就不再值錢,也不會有人有興趣去獵殺大象。非洲大象的性命,才可以保存下來。

小朋友,你願意一起來保護大象嗎?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端傳媒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