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ong Machine: Inside the Hit Factory
出版時間:2015年10月
出版社:W. W. Norton & Company (紐約)
作者:John Seabrook
文/端生活文化組
儘管當下的唱片行業遭遇了巨大衝擊,但有一個事實仍和以前一樣:「到如今,還是10%的歌曲貢獻90%以上的收入。」
《紐約客》作者 John Seabrook 在撰寫《The Song Machine》時,得到了關於這個看法的更準確的例證。一位瑞典的金曲製作人就告訴他:一張專輯裏如果有兩到三首熱門單曲,「就能讓你在全球範圍內賣出500萬張唱片,以及為期80天、場場爆滿的全球巡演」,如果一首也沒有,「就只能賣出20萬張唱片,不會有全球演唱會」,而這兩者之間的收入差「達到2000萬美元」。
這個說法大概會令不少人大吃一驚。因為早在10年前,長尾理論的提出者 Chris Anderson 就指出,隨着互聯網深入我們的生活,人類即將迎來的應該是「小熱門」時代──每個人深入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會再有一首歌、一部電影取得放之四海的成功。而且這一看法得到了當時科技界不少人士的認同。
但 10年後,如果你搜索 youtube,就會發現,Taylor Swift 的熱門單曲 Blank Space 的播放次數已經超過10億,John Seabrook 在書中指出,這個數字「要比1998年小甜甜布蘭妮的金曲 Baby One More 多出整整七倍」。
John Seabrook 因此得出這樣的看法:儘管youtube 一類的流媒體看起來給予了觀眾在選擇音樂上極大的自主權,「但無論 spotify、Apple Music 還是 Sound Cloud,都解決不了一個問題:那麼我們應該聽什麼呢?」
熱門金曲這時就趁虛而入了。John Seabrook 通過多方訪問、調查,發現當下的熱門單曲有一套精細的製造系統,「幾乎可以達到藝術的地步」。這一藝術,「主要由一小群製作人(主要是瑞典人)所壟斷,並將其發揮到極致。」其中一個例證就是,這些熱門金曲「每隔七秒──據說是人們在換頻道前留給一首歌的平均時間,就會出現精心設計好的片段,它們能擁有讓大腦愉悅的韻律、節奏,並有吸引人重複吟唱的能力。」
當這些精心編碼的音樂進入流媒體發達的市場時,它的威力更進一步:「社交媒體上大家都喜歡討論同一件事,當一首音樂被討論及分享的多了,它也就自自然然成為熱門了。」
這大概可以解釋為何布蘭妮的金曲熱度怎麼也趕不上 Taylor Swift的:撇開音樂質量不說,她生的太早,還未趕上金曲被像程序一樣精心打造的時代。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