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生一刻起,我們便試着用身體探索世界,與身旁事物建立聯繫。即使還不懂得開口說話,仍會以肢體表達情感。只是,隨年紀漸長,許多人逐漸忘了如何與身體相處,甚至只有當病痛襲來,才會意識到身體的存在。
綠腳丫日前舉辦「《樹木之歌》──大自然的律動課」,帶領親子重拾對身體的想像,享受與身體相處的樂趣。從觀察樹木的形態開始,孩子沉浸在自然的韻律,化身隨風搖曳的枝幹、被風吹落的樹葉,或是父母懷抱中一粒備受呵護的種子,伴隨烏克麗麗的節奏融入自然,成了樹林的一分子。
感受自然的律動
義工在樹蔭下導讀《樹木之歌》,透過一棵樹的四季變化,帶領孩子探索不同角度的自然之美。故事在冬天揭開序曲,樹上仍覆蓋白雪,松鼠也在冬眠。隨着春天的腳步到來,樹木抽出新芽,松鼠跟着忙碌起來,南遷的候鳥也歸來築巢,孕育生命。很快地,一年又過去了,大地重新覆蓋一層銀白,萬物再度歸於平靜,等待來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