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禮讚
出版社: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台北)
出版時間:2015年9月
作者: 楊儒賓
文/端生活文化組
1949,華人歷史重要的符號。
一個年份,分出了所謂「兩岸三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1949,是政權元年,「新中國」誕生;中華民國的1949,是政權轉移,「新台灣」出現。兩個政權對峙,香港夾在當中,混雜了各種立場、史觀。
1949,是紅彤彤揚眉吐氣當家做主,還是灰濛濛退守島嶼伺機反攻,都是政客的記憶。對普通人,1949,可能是離散、動盪、咫尺天涯。因而龍應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出,贏得不少涕淚唏噓。
這本書雖從個人經歷出發,卻是回到「大歷史」脈絡思考:1949,還有沒有更豐富意涵?尤其當台、港兩地本土派,都試圖尋找自己的歷史主體性,極力擺脫中國中心史觀的籠罩吞噬。1949作為如此敏感的歷史符號,作者楊儒賓儼然將台灣置於大中國歷史的脈絡中,簡直敢冒大不韙。
楊儒賓是後1949大分裂時代生長的一代人。他說他們這一代,「別無選擇地,被命運狠甩在東西衝突與古今交會的銜接點上。」藍海洋和黃土地,是這一代生就帶來的命題。
楊儒賓是土生土長台灣本省人。他承認,自己這一代台灣知識份子,在知識來源上是有些共性的:新儒家、西方翻譯著作、存在主義文本......其中中國文化是極重要的組成部份。而中華文化的精髓,正是1949,伴隨國民黨政權來到台灣的。1949年之於新台灣,是有文化意義的。
在共產黨史觀、國民黨史觀與台獨史觀外,從文化意義上解讀「1949」,是楊儒賓探索的新方向。華人歷史中,大規模南遷,在改變政治格局之外,對文化造成的影響鮮有人重視。楊儒賓認為,1949渡海南遷,可算是足以抗衡東晉永嘉渡江與南宋靖康渡江的三大南遷事件。
台灣學術界繼承了民國以來另一種五四精神;完成了中國現代性與西洋現代性的銜接。但這種跨文化經驗,該被視為「新中華文化」,還是台灣獨立於大陸的「本土文化」,是這本書要面對的挑戰。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