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來自農場,是最簡單不過的道理,香港自稱飲食天堂,要吃到日本築地運來的鰹魚,或是西班牙 Iberico 黑毛豬火腿,輕而易舉。偏偏要在餐廳裏享用最新鮮的本地農作物,卻並非易事,好在近年本地開始興起 Farm to table 的潮流,將新界農場種植的蔬果直送餐廳做菜,我們才有嘗鮮的機會。
Farm to table 在外國其實早已流行,紐約名廚 Dan Barber 十年前已開始提倡 farm to table ,近四、五年於美國打正旗號實行 farm to table 的餐廳更如雨後春筍,最令人驚艷的是位於林肯公園內的 North Pond 餐廳,餐牌上列明每一間供應豬牛雞蔬果的農場名字及地區,一共六十多間,確保整間餐廳的食物均來自農場。
位於中環荷李活道的 Grassroots Pantry 就有點想做到港版 North Pond 的意味,踏入餐廳未點食物,已經嗅到那股本地味道,制服是本地以有機布料製成時裝的品牌 GRANA ,洗手間皂液是本地手製肥皂 So Soap+ ,負責人 Peggy 話:「我們是地道的 startup ,當然想支持一下其他同業,所以食材亦一樣,盡量向本地農夫採購。」
廚師在田間學會欣賞
別以為去農場買菜,送回餐廳煮好就成事, Peggy 表示要相當靈活才可,「因為天氣變幻不定,遇着暴雨,農作物可能會被淹死,令預定好的菜式缺了某種食材,所以菜單要時常更新。即使食材真的如期送到,但有機會賣相外形未如理想,未必做到原定的菜式,於是就要與大廚商量,轉做湯或其他菜式,靈活度是採用本地食材的首要條件。」
Peggy 不諱言起初大廚對此極有微言,「之後帶了他親身去農場看,知道耕種背後的種種困難,他就學會了欣賞這件事。即使不計環保與否,用本地食材毋須經過急凍空運的過程,味道及營養均會較佳,大廚還意外發現用於田園沙律的食用花,原來本地農場亦有提供,兼且可以存放十日而不變壞,售價亦遠比只能存放幾日的日本直送溫室栽種食用花便宜,所以就算 farm to table 背後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我也選擇大力支持。」
回到農場:茄子要理髮
九月初的天氣,還不是太穩定,長途跋涉來到粉嶺坪輋,望見滿天烏雲已心知不妙,一種山雨欲來的感覺隱隱在空氣中蕩漾着,不過李婆婆卻沒有停手,落田幫茄子「剪頭髮」,「這種茄子好難服侍,太多葉子在頂會曬不到太陽,長的不夠靚,但剪掉所有葉子又會令它曬得太厲害,出滿『雀班』令賣相不美,所以每星期要幫它剪個好的『髮型』,無得偷懶!」
見到婆婆專心「剪髮」,完全不理頭頂烏雲及遠處隆隆的行雷聲音,將注意力全部放到農作物上,彷彿它們就是婆婆的子女,要一心一意好好湊大。「其實今日好幸運,天氣差沒有雀鳥來偷食瓜菜,平日好天你站在這裏,所有雀鳥已在頭頂企定定開『演唱會』,等你一行開就開餐。」
滿以為料理完茄子就可以收工,記者想得太天真,還是去打理田裏其他的「子女」,豆角、山葵、菜心苗、冬瓜、節瓜、青瓜……各有不同打理方法,婆婆一邊解釋一邊摘下來叫記者試食,原來新鮮的蔬菜,毋須烹煮也可以放入口,那種貼近自然的味道,教人領略到什麼是真正的菜味,「我們沒有用化學肥料,連驅蟲也用植物蟲水,以前農友多數用化學農藥,不小心吸入就要召白車送去醫院洗胃,好可怕。所以不要見到田裏種的就摘下來食,要先弄清楚種植方法。」
香港農業史的拐點
打擾婆婆差不多一個小時,記者道明來意,想了解農場蔬菜直接送到餐廳做菜的可行性,李婆婆與記者上了一堂香港農業歷史,「我本身做開車衣女工,七十年代,香港工廠北上,完全無工開,打聽到這裏有田可租就舉家搬入來,一種就種了三十多年。以前街市賣的都是本地菜,種出來的菜不愁沒人買,一日可以賣走幾十斤菜,全年得年三十晚可以休息一日,然後年初一又要通宵收割,因為年初二開年時蔬菜需求甚大,一日可以賣走一百斤菜心,要全家總動員才可以收割得完。」
隨着農地減少,內地蔬菜開始供港,昔日本地農業風光不再,李婆婆的瓜菜銷量大不如前,機緣巧合之下,認識了本地義耕組識「耕作人」,才萌生到 farm to table 這件事。「耕作人」成員陳信忻解釋,「你也見到李婆婆很用心種菜,蔬菜的質素很高,但是要將這些蔬菜銷售出去,主要靠蔬菜統營署,但他們收菜有一套嚴格準則,例如番茄要多大、顏色及外形要如何如何,不符合就會不收,農夫要自己想辦法找渠道賣出去,尤其是對於像李婆婆年紀大的農夫來說,是一件相當艱辛的事。」
農場與餐廳的perfect match
波鞋就大排長龍搶住買,但本地蔬菜卻無人問津,於是陳信忻與其他成員就兵分兩路,一方面靠 Facebook 召集年輕人來幫手義耕,減輕老農夫的負擔,另外就舉辦農墟活動,為新鮮蔬菜找到銷售渠道, farm to table 亦是其中一個方法,始終餐廳是最易用到大量蔬菜的地方,一邊有供應,一邊有需求,食客又食到最新鮮好味的食材,侊似是 perfect match。
位於黃竹坑的 MUM 素菜餐廳是其中一員,老闆潘保傑認為本地菜有很多可取的地方,「經營餐廳,賣的是廚藝及味道,我不是要做善事,聽到有機和本土就一定要幫襯,但我試過『耕作人』帶來的西瓜及山葵,水準真的十分高,我並沒有想到什麼農業道德的問題,純粹是食材合適,煮出來的菜好味就行。」不過,他亦想到一些方法去推動 farm to table 這件事,「得我一個去做,很難成事,我有想過如果政府牽頭,訂立一項農業稅,餐廳使用本地食材可免稅,由外國進口食材要交稅,我相信很多餐廳願意轉用本地農產品,當然這只是一個幻想。」
後記
吃着 Peggy用本地菜製成的沙律,每一啖溢出那份來自田野的味道,又令記者再次憶起李婆婆在田裏摘下來的瓜菜味道,但願香港能似紐約, farm to table 餐廳遍地開花,尤其是不時聽到新聞,不明來歷毒菜湧入香港,有機會時常吃到本地菜,確是一件幸福的事。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