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罵聲與自嘲之中,許多「廢青」已經走入社會。他們大多是80後和90後,最年長的也不過30多歲。
當社會主流還在說他們「廢」、無聊、不務正業的時候,他們已經頂着「廢青」的標籤進入職場或自己創業,有的成為活躍公民,在街頭甚至議會上嘗試改變民生或政治議題。
他們無可避免地成為人口的主體,正在改變香港社會的未來。而每位”廢青”的特質,亦成就這時代的烙印。
將網絡變成主場
這群年輕人的一個明顯特質,是在網絡環境中成長,他們常常被稱為「數字原住民(digital natives)」,又或「APP世代(app generation)」。
根據香港青年協會出版的《香港青年趨勢分析2011》,15到24歲與25-34歲人士在2009年每星期使用互聯網的平均時間達到25.9小時及30.6小時,是2001年的2-3倍。到了2015年,政府統計處公布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54號報告書 》顯示,以上兩項數據已經達到35.8小時以及38.1小時。
互聯網的密集使用會影響人們的心態與行為。香港高登討論區的創辦人 Dr.Jim(原名王國良)在接受端傳媒記者採訪時說:「互聯網主要在4個方面帶來改變,第一就是方便,令人與人可以隨時隨地連結在一起;第二會令人更在意公平,用慣了網上提供的免費服務,會覺得很多事理應是免費的;第三是資訊的氾濫,找資料變得迅捷和豐富,但卻變得難以證實信息來源;第四就是快,人的心態和信息的傳播都變快了很多。」
年輕人慣以網路獲取信息,企業要吸納這消費群體的目光,也不得不改變其市場推廣策略。舉例來說,入駐香港已經40年的快餐店麥當勞,近年也改變了他們投資在推廣平台上的策略。
2015年7月,香港麥當勞與有39萬人訂閱的知名Youtube FHProduction(熊仔頭)合作,推廣最新款餐送玩具。到了8月,又與有近58萬粉絲讚好的網上媒體《100毛》合作,製作改編歌曲及短片,宣傳最新套餐優惠。年輕人的行為模式,慢慢改變了大企業的市場推廣模式。
除大企業以外,政黨和青年組織也開始針對年輕人的特質作出改變。附屬於公民黨的本地青年組織──青年公民最近便在考慮在網絡上如何動員支持者到街頭助選。
「我們會構思更多的計劃去迎合他們的興趣。」青年公民的主席鄭達鴻對端傳媒記者表示,青年公民將會在Facebook上多做改圖,「考慮從文宣、理念上、活動上,學習如何將網上的支持者,動員到街頭助選」。
要參與不要權威
從佔領到很多其它社會議題,青年人已經不再當賺錢是主要追求,他們的不滿,講來講去都不過兩個字,『參與』。
「從佔領到很多其它社會議題,青年人已經不再當賺錢是主要追求,他們的不滿,講來講去都不過兩個字,『參與』。」青年民建聯的主席顏汶羽對端傳媒記者說。
青年民建聯是一個有大約1600名會員的青年組織,本着鼓勵人人參與的原則吸引年輕會員。「會員都可以出席活動,不僅是出席,還可以協助籌備甚至參與決策,除了政治把關外,其它都絕對放手讓他們自己策劃。」顏汶羽說。
對年輕一輩的特質,近50歲的賴炳華也有很深感受。過去9年他擔任李求恩紀念中學校長,管理70多位教職員,其中老、中、青各佔三分之一,青年教師大多20歲出頭。
他們『身體不好』,越年輕的,平均請病假的次數越多。但如果遇上他們喜歡做的事情,就會渾身幹勁,而且充滿創意。
對年輕老師,這位校長又愛又恨。「他們『身體不好』,越年輕的,平均請病假的次數越多。但如果遇上他們喜歡做的事情,就會渾身幹勁,而且充滿創意。」賴炳華說。他印象最深的是自己剛上任時,創新地籌辦去馬來西亞沙巴中學的遊學團,學校裏年長的老師都拒絕改變,但3位年輕教師主動站了出來,義務參與籌備,結果翌年年初遊學團就成行了。
賴炳華發現,年輕老師熱衷創新,不喜歡墨守成規。學校停車場裏,校長與副校長一直擁有固定車位,其他車位由教師抽籤決定,但年輕老師卻提出疑問。
「他們不買帳,要求所有車位都由抽籤決定。」賴炳華於是向年輕老師解釋,自己作為校長常常需要外出開會,學校地處偏僻不便打車,車位是工作需要,最終獲得年輕同事理解。
2014年10月7日,是李求恩紀念中學高中部學生的週會,按慣例會舉行升旗禮。其時,香港佔領運動爆發,警方出動了87顆催淚彈驅散示威者。賴炳華校長讓學生舉手表決是否要取消升旗,贊成反對皆有,未舉手的佔了最多。剩下的週會時間,成了師生各抒己見的互動平台,賴炳華覺得這是學校舉辦的一場「最成功的升旗禮」。
老闆適應夥計是世界現象
現在的年輕人,更在意自己的impulse(直覺衝動),需要即時的反饋,也更願意挑戰權威,打破框框。
回憶自己年輕時,賴炳華說六七十年代的年輕人與現在的不一樣。「我出生在60年代,我們那一代人不敢挑戰社會規範,會嘗試跟從既有規則,對社會的改良也較有耐性。而現在的年輕人,更在意自己的impulse(直覺衝動),需要即時的反饋,也更願意挑戰權威,打破框框。」
設計公司RedGoodss的掌門人譚家坤也是60年代的人,生於1966年的他現在也開始「打破框框」,去適應年輕同事。
譚家坤的設計公司位於柴灣工業大廈裏,面積5000呎,設計得像一個溫馨的家。大門邊是一個原木風格的開放式廚房,廚房後是陳設精美的會議室,而所謂的會議桌是一張標準乒乓球桌,可以開會吃飯,工作累了還可以打打乒乓球。
譚家坤原來的公司,位於上環商業大廈的一層,2000呎的辦公室用隔板生硬地劃分空間,辦公桌、電腦和員工各安其位。「但現在的年輕人不再喜歡那樣的辦公環境。原來的管理模式也不再有效,溝通需要更加橫向、扁平,減少規矩及官僚政治」。譚家坤說。
他於是作出改變,希望減緩年輕員工的流失速度。這個老闆發現,老一輩的人可能會一份工打10年,而現在的年輕人要的不僅僅是一份安穩工作。
我明顯發現年輕人,尤其是90後,要的不再只是一份工作,他們需要在工作中保有生活,並且找到自我。
「以前的同事需要的是一份工作,會認真跟足公司守則。但近年,我明顯發現年輕人,尤其是90後,要的不再只是一份工作,他們需要在工作中保有生活,並且找到自我。」
管理年輕老師多年,校長賴炳華說,他也慢慢理解到要與新世代溝通需要新的方式:「就是不能隨便用權威,只能以理服人。」他說舊日的夥計都順從適應老闆,但世代變了,現在老闆和夥計下屬之間要溝通。「這是一個世界現象,不止在香港發生。」賴炳華說。
(實習記者劉海棠對本文亦有幫助)
年輕人為身份認同、自我實現、普世價值而存在。
我們當奴才當久了,就像摩西帶領人們逃出埃及,反而遭受怪責。可笑!
人類文明,何時才能進步到另一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