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亞的咖啡很出名,但若非廚師 Helina Tesega 泡給我,真不知傳統喝法,原來吃爆谷來搭配。「爆谷還要新鮮製造。埃國菜幾乎全是 homemade 的,有很多民族性食物,非常 amazing!」居港埃國人 Helina 很欣賞家鄉:「不出分力推廣,令更多人認識埃國,太可惜了。透過食物,就可讓人了解一個國家的文化,像旅行時吃當地菜色一樣。」沒開正統餐廳,她反而於不同地方主理飯局,做「pop-up 廚房」,取名「Eat Ethio」:「意思不只飽腹,更想你吃一口埃國文化。」
食物把人們聚在一起
Helina 上環的工作室,設開放式廚房,她常在這裡實驗新菜色。「無論在哪裡做 pop-up,我覺得最理想是有開放式廚房,可以和客人聊天。試過廚房和飯桌完全分隔,客人坐外面吃,我獨個兒在煮,感覺很疏離,又沒機會解說菜色,很沒意思。」與別人交流,是這位廚師心中的主菜。大學時她修讀國際研究,當交流生去中國各地:「留學沒家鄉菜吃,我便開始自己煮,朋友會很好奇,問不同問題,大家自自然然談到埃國文化,令我體驗到『food brings people together』。過程中如何與人溝通,不冒犯別國文化,正好是國際研究這科教我的東西。」
做牛肉他他又改用吞拿魚:「我成長時埃國因文化和內陸國問題,沒可能吃海鮮的。當然有些菜色,轉了食材會毀了它,我就不去煮。」
兩年前她住上海,曾整整一年,每月參加朋友舉辦的周日創意市集,擺設埃國食檔,煮食開始從朋友圈走上街頭。「那是驅使我做 Eat Ethio 的重要起步。市集去不同地方 pop-up ,甚至走進民居。」很多人從未吃過埃國菜,如何令街坊願意試呢?「那就要吸引人去了解。我將不同香料擺放出來,附簡單文字說明,又用顏色鮮艷的盒盛載我煮的『wot』,跟人解說,那是像咖哩,又有點像燉菜的食物,結果辦得很成功。」曾在上海世博非洲館工作,她更當頭棒喝:「未去過非洲的人,那刻在館中看到什麼,就直接成為他的印象了,卻未必很全面。我想從自己的角度,以食物推廣我眼中的埃國。」
芥蘭取代家鄉蔬菜
由市集食檔轉型至 Eat Ethio,Helina 來港全職當廚已一年多。「住上海七年後,想轉換環境,去一個亞洲的中心點,香港自然很合適。這裡飲食文化交融,所有事都傳播得很快。」但家鄉食材會否香港難尋?她笑言:「這問題反而迫我變得更有創意,例如我用芥蘭取代埃國蔬菜 gomen,質感稍微不同,但也很好吃。」做牛肉他他(Tartar )又改用吞拿魚:「我成長時埃國因文化和內陸國問題,沒可能吃海鮮的。當然有些菜色,轉了食材會毀了它,我就不去煮。」
無可取替的,包括她母親自製的香料。「像中國人,總覺得自己母親廚藝最好。以前我沒想過當廚,也沒學過廚,但不知不覺從母親學到很多。尤其從前埃國文化,人人三餐都回家吃,出外吃會被視作奇怪!所以我天天都看著母親煮飯。」Helina 每年都回鄉探親,母親順道為她補給香料。最近她開始用超市買來的豉油,「那是我小時候完全不會買到的。我母親一向都樂於嘗試,很啟發我。」現時 Eat Ethio 於香港不同食店 pop-up,Helina 主理大小飯局,也像從前擺市集食檔,會為香料寫說明,愛跟食客聊天,「我愛播放埃國 jazz music,大家邊吃邊聊,從食物談到音樂,或任何關於埃國的事,每次都很開心。」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