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為時裝發問

時裝可以是一首詩,一組視覺作品,更可以是深度評論。來自英倫的《Address》,利用多角度分析衣著、社會、文化、身份等多重議題,把時裝玩得好深,好認真。雜誌好讀,好看。本欄 DO YOU READ ME,分享出版界中最具創意和生活看法的族群。
來自英倫的《Address》,編輯團隊打着「文化思考」(Criticism)旗號,以不定期出版的刊物和網站形式談時裝世界中的不同題目,至今已出版兩期,全書堅持不放廣告,保持編採獨立性。(攝影:Lit Ma)
風物
來自英倫的《Address》,編輯團隊打着「文化思考」(Criticism)旗號,以不定期出版的刊物和網站形式談時裝世界中的不同題目,至今已出版兩期,全書堅持不放廣告,保持編採獨立性。(攝影:Lit Ma)
來自英倫的《Address》,編輯團隊打着「文化思考」(Criticism)旗號,以不定期出版的刊物和網站形式談時裝世界中的不同題目,至今已出版兩期,全書堅持不放廣告,保持編採獨立性。(攝影:Lit Ma)
時裝時刻不只在天橋和時裝周,對於攝影師James E Smith來說在韓國街頭、夜店也是了解韓式時尚風的好地方,說的不是韓國少男少女如何配襯服飾,而是他們何解會人人都穿戴一樣的包包、Sneakers。(攝影:Lit Ma)
時裝時刻不只在天橋和時裝周,對於攝影師James E Smith來說在韓國街頭、夜店也是了解韓式時尚風的好地方,說的不是韓國少男少女如何配襯服飾,而是他們何解會人人都穿戴一樣的包包、Sneakers。(攝影:Lit Ma)
鞋履不只是時尚,還是工藝、設計、人體工學的產品。第二期找來倫敦時裝學院的碩士生Hoon Chung分享最新3D Printing的鞋履製作故事。 (攝影:Lit Ma)
鞋履不只是時尚,還是工藝、設計、人體工學的產品。第二期找來倫敦時裝學院的碩士生Hoon Chung分享最新3D Printing的鞋履製作故事。 (攝影:Lit Ma)
一件好的衣服,不只是設計師和製作者的心血,還需要用家的日常保養,時裝研究員Ashley Palmer採訪了這家位於紐約,家族經營的洗衣店Hallak, the Couture Clearners,說出洗衣背後的大小學問。 (攝影:Lit Ma)
一件好的衣服,不只是設計師和製作者的心血,還需要用家的日常保養,時裝研究員Ashley Palmer採訪了這家位於紐約,家族經營的洗衣店Hallak, the Couture Clearners,說出洗衣背後的大小學問。 (攝影:Lit Ma)
攝影是《Address》的重點之一,在第一期中可以找到不同攝影師和藝術家的圖片故事,如這是Phyllis Galembo鏡頭下充滿神話造型的非洲土著面具系列《Maske》。 (攝影:Lit Ma)
攝影是《Address》的重點之一,在第一期中可以找到不同攝影師和藝術家的圖片故事,如這是Phyllis Galembo鏡頭下充滿神話造型的非洲土著面具系列《Maske》。 (攝影:Lit Ma)
芬蘭攝影師Ida Taavitsainen則以詩般的視覺,細說她衣櫃中舊衣的前生故事。 (攝影:Lit Ma)
芬蘭攝影師Ida Taavitsainen則以詩般的視覺,細說她衣櫃中舊衣的前生故事。 (攝影:Lit Ma)

「時裝評論」算是業界的小眾,直接些,就是時裝雜誌中最不被重視的一環。主流雜誌的內容,向來充斥了品牌新季產品、設計師訪問、廣告、名人話題,將FASHION與消費、潮流慣性地連上關係,誰想看其背後與歷史、文化、用家的思考性文字?答案可以在來自英倫的《Address》找到,編輯團隊打着「文化思考」(Criticism)旗號,以不定期出版的刊物和網站,發布一篇篇知性與玩味十足的分量文章,決意在學術、新聞學、創意寫作之間取得平衡,以別開生面的方式說出服裝與人類間千絲萬縷的故事,摘去了「時尚」光環的「時裝」,依然很有 Attitude!

觀察記錄者

打開《Address》,書中沒有花哨的廣告大片,沒有炙手可熱的季度新品,沒有明星名人,更沒有意態撩人的性感模特兒;取以代之,是一班來自文化研究、人類學、時裝學院、博物館界別的學者、研究員和設計師/藝術家/攝影師,各人發掘不同的角度來談「服裝文化」,由日常衣著、鞋履工學、民族面具(Maske)文化,乃至衣物與用家之間的故事,滿足人們對服裝的好奇,將時裝神話一一打破。

主編 Johannes Reponen,於倫敦時裝學院(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 的時裝媒體評論碩士課程擔任課程總監,致力培訓時裝評論作者,推廣業界以不同文化、知性角度討論時裝。來自芬蘭的他,活躍於時裝、設計界別,與其說他是時裝人,倒更像是一位觀察衣著與人類文化、權力、身份關係的記錄者。最鮮明可見的,就是《Address》廣邀來自攝影、藝術界別的創作人呈現的另類時裝照片,從第一期 Annie Collinge的同性婚禮攝影作品中,探討白色婚紗對性別的意義、反抗;Phyllis Galembo 鏡頭下充滿神話造型的非洲土著面具人(全身),每件是一個獨立角色,一個新身份;Ida Taavitsainen則以詩般的視覺,細說她衣櫃中舊衣的前生故事;即使是學術味濃的文章,研究員 Grace Eagle 在倫敦街頭拍下的Street Snap人物,同樣叫人驚喜,一件 Hoodie、一雙球鞋都是呈現受訪者的社會背景、心態的重要媒介。

Have a voice

“Everybody has an opinion but only few have a voice.” Johannes Reponen 在撰寫回顧著名時裝設計師和時裝評論家 Mr. Richard Blackwell,以其人生帶出評論之重要性。當時裝變成了消費社會、身份象徵,城市人花盡金錢精神追求自我、獨特性時,卻被一式一樣的品牌、成衣塑造為倒模般的「潮人」,《Address》正好帶來了更迫切和貼身的思考。「評論有不同形式,它可以是分析、挑戰、教育、檢討、表態,甚至是一種關注,旨於製造對話。」

繼第一期和網上平台的成功後,第二期內容更具分量,除了著名時裝策展人 Judith Clark、Thayaht RAM 主理人 Riccardo Michahelles 、資深時裝評論人 Jane de Teliga 專訪,《Address》還走訪了業界中的專業人士,包括設計師、工匠、博物館館長等,從服裝歷史、工藝、生活帶出鞋履背後的知識、發展和需要。

為了更深入地探討什麼是報導、什麼是評論,Johannes Reponen亦走訪了多位時裝評論作者包括 Booth Moore、Steve Oklyn,了解他們如何觀看近代的時裝工業、寫作,當作者與品牌、設計師、行業保持「距離」之時,另一方面又要從社會、經濟、流行文化角度反思時裝。每字每句對於流行文化有獨特見解之外,也導出傳媒與時裝工業緊緊相扣的唇齒關係,到底我們應該繼續唱好時裝,還是保持中立 ? 正如Booth Moore在對談中指出:「近年來,時裝愈來愈備受關注,在其版圖擴大之時,愈見大眾化之同時,便更難受人尊重。具有深度內容的評論於此時此刻,其實遠比Twitter短文式的發布,更應該被重視。」

Address 網址:
addresspublications.com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