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轉腦朋友》——家長必修的情緒課

我們都不大願意面對子女的負面情緒。特別是自己疲倦時,我們情願由「阿燥」去威嚇或是由「阿樂」去輔導,也不願讓「阿愁」去安慰孩子。
《腦筋急轉彎》電影圖片。
風物

執筆之時,《玩轉腦朋友》(《Inside Out》,台譯《腦筋急轉彎》,內地譯《頭腦特工隊》),是一套既賣座又被熱烈討論的動畫電影了。作為家長和情緒健康的工作者,當然不會錯過這話題作品。在心理學角度來說,此片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地方,在這裏嘗試以家長的角度跟大家分享一下。

這故事講述一位十一歲的女童,隨父母由成長地搬去三藩市的心路歷程。特別之處是電影把她的腦袋形象化,變成以控制室為中心的腦世界。主角是控制室內的五位情緒掌舵人,分別是「阿樂」、「阿驚」、「阿燥」、「阿憎」和「阿愁」。

在我來看,故事的主要信息是:情緒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在安穩的情況下我們都樂於讓「阿樂」主導。然而,當遇到危險時我們需要「阿驚」的警覺性,在遇到惡意或不公時我們需要「阿燥」的抵抗力,當我們要實現自我時我們需要「阿憎」的愛恨分明。最後,當我們面對失落時我們需要「阿愁」的提醒,讓我們停下來,安撫一下傷口,好好的跟所失去的道別。

我們身處的文化都是偏心「阿樂」的。電視廣告,坊間的報章雜誌都在告訴我們要追求快樂,你不快樂就是不正常。這氛圍會做成一種壓力,鼓勵人收起負面情緒,或是找捷徑勉強自己開心一點。作為父母,我們都不大願意面對子女的負面情緒。特別是自己疲倦時,我們情願由「阿燥」去威嚇或是由「阿樂」去輔導,也不願讓「阿愁」去安慰孩子。我們都不信任「阿愁」,覺得她太沉重了。

故事提醒我們,情緒是我們的「腦朋友」,不是要逃避的債主,更不是要消滅的敵人。快樂不在於永遠由「阿樂」領導一切,乃在於能誠實面對自己,讓各種情緒按情況調配得宜。

這電影另一成功之處,是把人的情感思緒繪影繪聲的呈現出來,讓孩子們對這些既複雜又抽象的概念有一個想像。或許科學家和心理學家對故事的準確性有多少保留,只是我認為能夠有效地提供一個想像已經是很難得的了。

有媽媽跟我說,她的女兒看過電影後有日對她說:「媽,我有時也覺得自己是被『阿愁』控制了。」這其實是一個美好的談心機會。我們可以問孩子:「那『阿愁』在說什麼呢?『阿樂』又在那兒呢?『阿燥』是否有話要說?」等等。想像可以帶來對話,對話會帶來共鳴,情緒在共鳴中會得到抒發,雙方關係也能得到深進。

受情緒困擾的人都感到被情緒支配,有一種動彈不得的感覺。能夠談論情緒,用不同角度去探討它,也是一種創造空間的方法,讓自己抽出身來透透氣。

幫助孩子跟情緒做朋友,與他們共同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孩子將會受用一生。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