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北上消費週末日誌:遠離政治,在價廉食買玩中享樂

「你做個普通的人,就隻眼開、隻眼閉。」
Mia、 Lydia 和Eva在 JC Party 唱卡拉 OK,店為她們升級至15人的房間,四面牆都是螢幕,五顏六色的燈光隨歌曲變動。攝:林振東/端傳媒
大陸 香港 中港關係 公共衛生 政治 消費 經濟

星期六中午,Mia 約了朋友 Eva 和 Lydia,從上水港鐵站出發到羅湖一天遊。2023年初,中港全面通關,Mia 馬上跑到深圳開通大陸銀行戶口和電話號碼。半年來,她在Facebook圖文並茂記下北上行程:林林總總的大型商場和酒店、受香港人追棒的火鍋餐廳、椰子雞煲、串串⋯⋯最近她在一個深圳大陸吃喝玩樂群組發文,挑戰「500蚊人仔玩好多野一日」,有逾千人讚好。

抵達羅湖,抬頭是「和谐、法治、爱国」的國家宣傳;迎面是穿梭東門和各商場的「羅湖免費巴士」紙牌。Mia說,過往部分港人對北上有保留,疫情和社運過後,「好多不喜歡大陸的人都移民了。」她覺得深圳環境很「high tech」,甚至比香港方便。「高、尚、大,那些商場起得很高、很時尚、很大⋯⋯」

自2023年2月6日香港與大陸全面通關以來,北上港人消費人次拋離來港大陸旅客。一連串品牌和商場名字:皇庭廣場、星河COCO Park、萬象天地,頻繁出現在一些網絡群組的討論中。有抖音帳戶以「香港人都快要佔領深圳了?」為題發布影片,稱「時代真的變了」,「你在香港住鳥籠,當窮人,來到深圳躺平就行。無腦、吃好、喝好、玩好,可謂香港人的淄博。」

不少香港人因為價廉而到大陸食買玩,當中有人明言不談政治,對於出行的私隱問題要「隻眼開、隻眼閉」;也有人曾參加2019年反修例運動的示威,但認為政治不是消費的首要考慮。在深圳和香港的餐飲商場競爭之中,端傳媒跟一些香港人在周末跑行程,了解他們的消費心態。

深圳福田高鐵站連接的連城新天地。攝:林振東/端傳媒
深圳福田高鐵站連接的連城新天地。攝:林振東/端傳媒

水向低流

加上記者,一行四人跳上的士,踏上 Mia 命名為「蠔門 K 宴」的一天遊:午飯、卡拉 OK、吃蠔——地點都是她依照美團評價和折扣挑選的。

第一站,Mia 和朋友來到「萬象食家」內的連鎖咖啡店,她捧起黃色花朵擺設,讓朋友為她拍照。她事先在美團買了3至4人套餐,盛惠365元人民幣;到埗才發現,預訂僅比原價便宜了3元。

轉至大陸消費,價廉是最主要的引力。香港也有這類咖啡店,Mia 說,「但絕對不會是這個價錢。我們每個人,人均消費都不用100元。」她指着面前的水果茶,說在香港也至少售40、50港元。Eva 說,香港較為舒服的連鎖咖啡店一頓飯連飲品也要100、200元,還要限時。「好像吃快餐,節奏太辛苦了。」

30多歲的 Mia 從事教育工作,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平日多操勞,腰酸骨痛。她說,北上為了放鬆、按摩,或唱卡拉 OK,她着重的是舒服和享受。「我來這裏 hea,不是找一些很貴的東西,隨便找都比香港便宜。」Mia 說起上次在美團發現36.8元人民幣、60分鐘按摩套餐,美容院服務周到,裝修雅致又乾淨。

Mia 家鄉在樟木頭,小學二年級才搬到香港,從前一年兩、三次到大陸探親。她從前常去日本、泰國旅行,現在卻喜歡留在香港,儲錢去深圳,反正她不喜歡坐飛機。

香港中文大學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形容,港人北上消費是「水向低流」。其中原因之一是人民幣貶值,港幣在大陸變得好使。他說,人民幣跌幅在2023前半年較顯著,兌美元匯率在8月曾跌破7.3關口,這相對以前6點多已經跌了一成;兌港元「再跌多一點,就一兌一了。」

Mia 往羅湖前一天,人民幣兌港幣1.0764;對上一次人民幣兌港元的匯率高峰,已是2022年2月。分析指,人民幣貶值與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債券利率下行導至資金外流,以及大陸政策預期、美國貨幣政策有關。另一邊,人民幣貶值也使大陸旅客減少來港消費。

莊太量認為大陸服務業追上趨勢,「吃牛肉火鍋有八合里;你想食海鮮,有79號漁船,比西貢便宜。去西貢吃海鮮,搭車比回深圳還要久。同一個質量,價錢便宜一點。」他指香港本來的人均GDP比深圳高、薪酬水平也較高,其實香港沒有變,是人民幣下行,加上大陸最近通脹較低。

深圳的萬象城有萬聖節活動,有打扮成廸士尼卡通人物的女士與遊人拍照。攝:林振東/端傳媒
深圳的萬象城有萬聖節活動,有打扮成廸士尼卡通人物的女士與遊人拍照。攝:林振東/端傳媒

香港在2023年1月的基本通脹率為2.4%,其後徘徊在1.5%至1.8%之間。9月整體消費物價與前一年同期比較,上升2.0%。其中食品比起前一年同期升1.3%;外出用膳和外賣升4%。

Mia 說,「我喜歡香港,也喜歡大陸。​​只不過是有些香港人不了解大陸的平民生活,只是針對政治層面,不了解大陸究竟發展成怎樣,其實好傻⋯⋯」她把話收回,說很敏感。

她們身處的「萬象食家」在2022年開幕,佔地約8萬平方米,文案形容商場是深圳首個創新型市集購物中心。根據香港貿發局在2020年發布的《深圳消費市場概覽》,隨著深圳消費市場的發展由城中心往外推進,越來越多人住在寶安,龍崗、南山、龍華,引來新商場進駐。這包括最近港人消費熱點:龍崗區的星河 World COCOPark、龍華區的壹方天地和南山區的萬象天地。這些新商場佔地大、以生活休閑一站式消費點為定位,裝潢精緻,並引入特色書店、網紅餐廳等。

30多歲的 Lydia 覺得,香港商場的店不夠多元。她舉例,大陸的生活用品連鎖店比香港大兩、三倍,賣很多精品,動漫模型店也不少。Eva 則分享最近到廣州商場的室內動物園,又光顧了影樓,「400幾港元拍幾百張,還幫你做相簿、做相架。三套衫、化妝,乜都包齊,真係超抵(划算)啊。」

晚餐時段,她們逛到「寶能環球匯」,人潮不多,餐廳員工正派單張拉客。商場有一個室內騎馬場,玻璃門內一片沙地,但看不見馬。商場在2021年開幕,聲稱是羅湖筍崗片區首家大型商業綜合體,佔地8萬平方米,「一個商場,食、玩、買齊全。」Eva 說,「香港沒有辦法,舖租貴、人工貴。」

Mia 應道, 「在香港,空間就是金錢。」

Mia、 Lydia 和Eva在 JC Party 唱卡拉 OK。攝:林振東/端傳媒
Mia、 Lydia 和Eva在 JC Party 唱卡拉 OK。攝:林振東/端傳媒

「其實返大陸玩有乜野(嘢)問題?」

因為 Mia 推介,Lydia 相隔十多年再次回到大陸吃喝玩樂。她丈夫本來對此有保留,但最近也有點心動,計劃跟她日後一同北上。

飯後 Mia 用滴滴叫車,到12分鐘路程之隔的商場唱卡拉 OK。店員領她們拐過幾條昏暗的走廊,兩旁有不少空房,未見其他客人。店為3人升級至15人的房間,四面牆都是螢幕,有獨立洗手間和餐桌。三小時人均消費59元人民幣,連飲料。

店員轉過頭用普通話道,「這個事情要重點跟你說一下,今年是我們大陸的 KTV 歌曲儲庫量最少的一年,因為像蔡依林、張惠妹,涉嫌港獨台獨,包括抵制新疆棉⋯⋯」他續說,有些歌的原版被文化部門刪掉,只能提供演唱會版。Mia 笑道自己純粹來唱歌;Lydia 則說被封殺的歌手不是她喜歡的,對她沒有影響。

她們點了一堆粵語和台灣流行曲,盡興過後再去喝手打檸檬茶、坐商場的自助按摩椅。

最近,有人在連登討論區以「唔計政見 其實返大陸玩有乜野問題?」為題出帖,說香港物價貴、不是人人能留港高消費,也不能時常請假到外國旅行,問道:「為何這麼多人食古不化?」帖文得到1309個負評、380個讚好。持相反意見者說,「就是政見問題」、「搶免費機票去日本玩還好,去大陸玩 = 智商稅」、「兩邊都不會消費,留在香港吃三餸飯。」

2019年社會運動的餘燼猶溫,在政治立場面前,北上消費仍是敏感主題。

Lydia與Mia使用商場的電動按摩椅按摩半小時。攝:林振東/端傳媒
Lydia與Mia使用商場的電動按摩椅按摩半小時。攝:林振東/端傳媒

30歲的方梓然從事媒體相關的自由工作,通關以來,她到過深圳三、四次,但沒有跟朋友一起,也不會主動邀請。「你不知道人家會不會想上去,」她心裏清楚,「有些人會覺得抗拒,或者不接受。」不過,她也沒有刻意隱瞞 —— 她曾在 Instagram 發限時動態,捧着香水檸檬茶在瑞幸咖啡廣告前拍照。

看到的朋友沒有罵她,「他們都不會覺得出奇。」方梓然在粉嶺長大,小時會跟親戚過境吃飯,一來交通方便,二來選擇多。2018年,她和同事下班後會專程去深圳吃酸菜魚、椰子雞。

2003年反對《23條》立法是方梓然的政治啟蒙;2019年,她亦有參與反修例運動的浪潮。社運前後,有人抗拒到大陸,方梓然選擇維持原狀,她認為北上和自己的政治立場一直並存,互不影響。從前上水有許多水貨客,她覺得很擾民,但隨著中港矛盾愈演愈烈,她也照北上消費。她認為,搶奶粉的人與在大陸服務她的人沒有關係。

不過,她還是擔心會因北上被陌生人放到討論區批評,所以要求匿名受訪。

疫情前後,方梓然看到網上說深圳很冷清、街上沒有人,便想親自看看。她在深圳主要逛商場,去奶茶店、吃火鍋,買手搖飲品和麵包。疫情三年,方梓然困在香港,去過 staycation、行山和離島,「香港玩夠了。」她剛從意大利旅行回來,計劃到台灣、日本玩。去深圳跟這些旅行不同,目的是舒服、可以逛可以坐的閒暇,她在香港找不到,便北上尋找。

深圳福田區最大商場之一的卓悅中心的消費市民。攝:林振東/端傳媒
深圳福田區最大商場之一的卓悅中心的消費市民。攝:林振東/端傳媒

平日下午,她過關坐地鐵到2019年開幕、福田區最大商場之一的卓悅中心,在火鍋店吃午餐,二人飯後結帳共207元人民幣,免加一。她邊涮鮮紅牛肉邊說,「深圳只不過正常發展。我知道大陸有很多面,這裏商場好好,也有很多人很窮,而且我也知道政府在做什麼。」方梓然舉例,中國在一帶一路上大花金錢,但國內失業率高,內循環的經濟方針亦面臨困難。

「我不覺得我有好的體驗,就代表大陸可以將一些東西強加於香港。」她所說的「一些東西」,指的是思想、管理的方法。她強調自己對大陸的批評照舊:出了商場,街道的機車在行人路上四面八方駛過,快要把人撞倒,她覺得是城市的倒退。對於地鐵的強制安檢,她說:「國家真的很危險」,之後立即轉口笑道,「國家真的很安全,你看多安全。」

方梓然說政治不是消費的首要考慮,她不同意要因此局限自己的消費行為。「好的產品、生活重要點。如果他做的東西不好吃,我不一定要吃。我較追求產品的質量、便宜的、適合我的。」她認為,中資產品滲透在生活每一角落,在消費品生產的操作過程上也撇不清關係。

她覺得,除了社運那段時間較特殊,人們都將消費掛勾政治之外,其實大家消費都會看價錢和喜好。當有「黃店」在附近、她又想吃時便會光顧;她在香港亦有很討厭的「藍店」。她覺得自己偶爾到大陸,消費的錢不多,不會「貢獻了整個國家的發展。」

深圳羅湖區的東門老街,其中有巨型戶外屏幕播放廣告,也有播放政府宣傳片。攝:林振東/端傳媒
深圳羅湖區的東門老街,其中有巨型戶外屏幕播放廣告,也有播放政府宣傳片。攝:林振東/端傳媒

吃喝玩樂,遠離政治

「其實沒有一種消費不會被人罵。」方梓然提起在網上熱烈討論的「智商稅」——這形容人在購物時缺乏判斷力,花了冤枉錢。近月,有網友問在香港吃牛扒、唱 K、去 Cafe 等等,價格昂貴又沒有相應質素,算不算交了「智商稅」。方梓然說:「我留在香港,我花很多錢,還要被人說是智商稅、給人問你是不是支持香港政府。」她又聽過討論,說去政府推廣的夜繽紛市集、留港交稅也算支持港府。

「整個社會死氣沉沉,大家都不會說什麼、發表什麼意見。」她說,「你不會想做什麼投資、或者做生意,有很長遠的規劃。那既然你什麼都做不了,我又覺得在香港消費很無聊,滿足不了我,都是很貴的、不有趣。那麼要去哪裏呢?」

留港抑或北上爭論,蔓延至Facebook的群組。通關後,大陸玩樂群組討論的話題包羅萬有:口岸實時情況、吃喝玩樂按摩整甲攻略、電子支付、洗牙補牙、電話卡銀行登記⋯⋯最大規模的群組,成員達20多萬人。

群內不時有涉及政治的討論。有人問在大陸買了榮耀手機,但下載不到 Youtube,可以到哪裏修理。有人留言讓帖主「決心做牆內人」、又有人罵批評帖主「口中好愛國,又要用外國 app」,是「自己拆自己台」。討論 VPN 的帖文,有人回應「內地用 VPN 是犯法的」、「在大陸住就安份守紀,不要想翻牆」。一個版主告訴端傳媒,「一說到深圳內地的題目,就好敏感」,拒絕受訪。

深圳福田區的星河COCO Park。攝:林振東/端傳媒
深圳福田區的星河COCO Park。攝:林振東/端傳媒

從事文職的Gordon是「深圳吃喝玩樂資訊關注組」的版主,他強調經營群組的宗旨是「不講政治、賭博、色情」。由今年6月開群至今,累積了7.8萬多個成員。

但火頭仍不時燃起。Gordon 舉例,有立場「藍色」的谷友說「黃人」從前抗拒大陸,現在卻經常北上消費,挑釁問道不喜歡中國,為何要去;倒過來,有人會警告到大陸旅遊的人當心吃了地溝油。「黃、藍、綠這麼多顏色」,Gordon 見着頭痛,「我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和他們聲明,大家麻煩你們千萬不要說政治。」不過,至今因政治爭拗而被踢出群的人不多過4人,佔很少數。

疫情前,Gordon 只北上公幹,通關後才跟家人去玩。他形容那時的北上玩樂風氣是無端醞釀出來。三年沒有花錢旅行,他帶報復性消費心態,由福田區的皇庭廣場開始摸路,玩熟後,便到龍華、龍崗。他希望多了解深圳,計劃之後到甘坑客家古鎮。

現在他大多在商場室內消費,因路上機車很多,怕被撞到。他又說深圳的閉路電視系統很好,治安 OK,「當然你可以說自由不自由的問題。」

Gordon 認為,一些香港人「眼界狹窄」,以舊眼光看待中國和深圳,但疫情後深圳已變了不少,充滿新鮮感,例如刷掌支付、面容支付,「香港好像還沒有做到這件事。」不過,Gordon 意識到當中的私隱爭議,「返大陸就要放棄一些東西⋯⋯你做個普通的人,就隻眼開、隻眼閉。」

講到尾,Gordon 稱自己政治中立,不會選邊站。他秉承享樂至上的原則:「吃喝玩樂,遠離煩惱。一講到政治,最終大家都會痛苦,不如不要講。」

深圳福田區最大商場之一的卓悅中心的消費市民。攝:林振東/端傳媒
深圳福田區最大商場之一的卓悅中心的消費市民。攝:林振東/端傳媒

來港數字追不上離港數字

小紅書有深圳用戶以「我大概能理解香港人的感受了」為題,講述自己家樓下食店擠滿排隊的香港人。另有人說,開業以來不溫不火的深業上城現時擠滿了港人,商場則指黃金週前三日,香港顧客按年上漲60%,佔整體客源比例30至35%。

不論是自由行或旅遊團,以往大陸旅客來港,引發不少中港矛盾。開關後,大陸平價旅行團曾在紅磡、土瓜灣復現,也有不少自由行旅客回歸,不過人次和消費力未如預期。另一邊,港人在今年第二季使用 AlipayHK 在大陸交易筆數升逾3倍;領展行政總裁王國龍指,從支付數據來看,旗下深圳商場有約30至40%消費來自香港人。戴德梁行發布數據,2023年前4個月,深圳市域級、區域級購物中心日均客流較去年同期分別大幅增長68.0%、46.8%,與港人北上熱現象有關。

北上人潮復返,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邦說,「完全預計到,一點都不覺得神奇」。他強調港人北上消費非新鮮事,但因為來港旅客數字追不上離港玩樂的人,這才突顯了當中的經濟問題。

永東直巴管理有限公司經營直通巴來往香港、澳門,以及九個大灣區廣東省的城市,澳門是主要目的地。副經理蔡順基指,目前業務只是恢復至疫情前約三至四成。他發現,疫情前大陸乘客比香港客多,約六四比;但現時港客比大陸客多,佔七成,往深圳的旅客多選擇經皇崗口岸和蓮塘口岸出境。

根據統計處數字,撇除經機場、郵輪碼頭、港澳客運碼頭和港口管制站出境的人次,疫情前的2015年至2019年間,每年有至少7千萬港人人次北上、訪港陸客4千至5千萬人次。2020年中港封關,北上人次急降至500萬,再在2021年和2022年跌至30多萬。但自通關以來,數字持續上升,由今年1月的每月約66萬人飆至8月的529萬人,直到9月回落至480萬人。2023年1月至8月,北上港人人次為3千萬,大陸訪港旅客為1.6千萬。

中秋國慶三日連假,港人出境總人次逾80萬人,當中59萬多人經各陸路和高鐵西九龍管制站到大陸、10.6萬多人經港珠澳大橋到大陸或澳門、6.7萬人經機場出境、3.2萬人經港澳客輪碼頭、中國客運碼頭和啟德郵輪碼頭出境。同一時期,經所有管制站入境香港的大陸居民約48萬餘人。

2023年10月27日,於中環海濱舉行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3年10月27日,於中環海濱舉行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攝:林振東/端傳媒

重陽節非大陸法定假期,反差更為顯著,網上流傳關口「逼爆」、塞車的相片。三日連假,共約有111萬港人出境,當中85萬人經各陸路和高鐵西九龍管制站到大陸、10.2萬人經機場出境。對於港人離境比大陸旅客入境數字多,特首李家超在10月3日回應指香港人愛去旅行,政府要面對這個趨勢;政府有帶頭作用,但業界都要多構思,令香港的吸引力多樣化。

疫情之後,香港的經濟復甦步伐仍未如理想。2023年第一、二季GDP分別按年增長2.9%和1.5%,第三季預估按年增長4.1%,但仍低於市場預期。李家超於10月發表施政報告,指香港出口仍不理想,環球經濟未見好轉,地緣政治亦持續影響供應鏈,而消費及旅遊業是經濟復甦主要動力。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經濟學講師何志培在9月分析訪港旅客數據,2023年3月至7月每月平均過夜訪港旅客與2019年前比較只恢復63%,其中大陸客恢復七成;不過夜旅客則恢復至疫情前一半。他估計受政府「你好,香港!」的機票和優惠券贈送計劃影響,過夜訪港旅客上半年人均消費普遍高於2015年整年水平,大陸過夜旅客人均消費回復至九成;不過夜旅客人均消費只達2019年的一半。

香港推出夜繽紛計劃想鼓勵留港消費,而深圳亦頻有動作吸引港客。這包括深圳市政府在8月公布的18項陸路口岸優化措施:在口岸設立臨時便民金融服務點,協助港人使用掃碼支付、常態化整治黑車拉客等;以及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9月提出的便利港人消費措施,例如開設免費接駁交通,連接口岸與重點商圈和景區;另外有商場以港人限定優惠作招徠。

競爭底下,崔定邦認為政府已提出深度遊等措施和宣傳吸引旅客,香港亦正在重新定位,他對此樂觀,認為只是時間問題。他補充,香港人手不足,但深圳勞動人口充足;現在香港輸入外勞,可以提升服務業質素。物價方面,「沒得搞,香港和東京一樣,都是一個高消費的地方。」他不覺得政府應出錢讓商界減租,況且政府背負過千億赤字,「都快沒錢了」。

而且,「內地人赴港的模式、或者品味都變了。」小紅書上流傳不少香港「特種兵式旅遊」、窮遊、打卡攻略,成為新趨勢。「我們可以怎樣做呢? 要發掘一些新產品,或者更加多元化。」

2023年9月27日,灣仔海濱夜市,市民享用現場消費的美食攝:攝:林振東/端傳媒
2023年9月27日,灣仔海濱夜市,市民享用現場消費的美食攝:攝:林振東/端傳媒

振興經濟,最終振到哪裏?

Gordon 想過在香港花錢,響應政府振興經濟或是支持小店,但最後仍是卻步。「錢最終去哪裏?我們是窮光蛋,去振興經濟,最終振到哪裏?就是在地產商上面。」雖然到大陸消費的錢最終也是流入商家口袋,但他覺得那邊能提供 「additional value」,有服務之餘而且便宜。當香港租金不調低,Gordon 認為在香港消費到「破了產,都不會有任何幫助」。

「這是非常大的洪流,我把整副身家擲下去振興香港經濟,都不會有一個浪花彈起來。」他說。

方梓然去過灣仔的夜繽紛市集,以觀光的心態而言,她覺得灣仔海傍很美,但旁邊「隨便弄些小攤檔、大排檔的椅子」,只是「懶是懷舊」。「幫不了多少,去一次什麼都夠。」

她仍然會留意在香港新開的餐廳,心態跟到大陸一樣:「試新事物。」但卻失去在老字號和小店消費的衝動,一來倒閉時才去光顧,不是發自真心,二來要倒閉,可能真的做得不好。「香港經營環境不好,一時之間你都救不了它。」

大陸的商場消費也是以連鎖店為主,他們會厭倦嗎?「會的,花無白日紅。」Gordon 說,「如果純粹喝杯手打檸檬茶,你喝兩次三次 ok 啦。」他正觀察這股熱情何時消散,或會否很快被新產品和飲食取代。方梓然卻覺得,深圳有許多連鎖店;潮流可能會過,但深圳或是整個廣東省很大。玩厭後,人們也可能會坐一、兩個小時車程,到廣州室內滑雪場等地方。

Mia、 Lydia   和Eva三人於「開蠔屋」享用378元人民幣的四人餐,包28隻蠔。攝:林振東/端傳媒
Mia、 Lydia 和Eva三人於「開蠔屋」享用378元人民幣的四人餐,包28隻蠔。攝:林振東/端傳媒

她在深圳遊玩的最後一站是手搖飲料店,店內擠了十多個店員,不慌不忙地低頭倒材料。她叫了一杯招牌芋圓麻糬奶茶,售29元人民幣,想到昨天才在香港喝手搖,盛惠41港元。過了一段時間,她拿着單據到取餐區走了幾趟,店員都說「還沒好」。她這才看到等候時間預計40分鐘;過了一小時,她才拿到飲料。

入黑後,Mia 打開手機上的美團 app,看到「開蠔屋」378元人民幣的四人餐。她們取號後在店外坐,等了快一小時,她們即興又在美團買了三束花和炒栗子,由騎機車的外賣員送到手上。進店後,店員端上串牛肉,灑上又紅又橙的調味粉,Mia 笑道把「元素周期表」都吞下肚。她反問,「香港沒有嗎?我不信。要安全的話,永遠在家吃才行。」她已計劃好,11月開團再跟網友北上。

(應受訪者要求,方梓然為化名。)

讀者評論 37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真的能够远离政治吗?你觉得滴滴好方便,那滴滴背后针对司机的无劳工保障问题是不是可以靠政治干涉一下呢?你觉得商场饭店好便宜,背后还有没有食品安全问题和消防问题呢?你觉得服务业好便宜,是不是背后也是劳动保障的问题呢?人需要在社会中生活存钱,完全可以理解,自由市场经济的确是可以自由选择商品。但是你的选择就是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未来什么样子真的与你每一次选择无关吗?当然去哪里玩都是你的自由,如果你觉得无所谓当然ok,但总有人“有所谓”。因为还有一点点自由,你以为自己可以主动闭眼享乐,那总有有一天你会“自愿”无法睁眼。

  2. 一個香港人來大陸吃喝玩樂就了解平民生活了?說來說去喜歡大陸無非因為便宜?還不是佔盡了服務業工資低的便宜?這算哪門子的了解平民生活?

  3. “出了商场,街道的机车在行人路上四面八方驶过,快要把人撞倒,她觉得是城市的倒退”笑死,人行道上横冲直撞的电瓶车和自行车的确是深圳特色,深圳tnn的没有非机动车道

  4. 看到评论笑死,说省出来钱给社会运动组织的那位,你可一定要捐出这些钱哦!@Notalking

  5. 其实很简单,钱是自己的,能省一点是一点。省出来的钱可以去捐给社会运动组织嘛!既满足了消费,又不愧对良心嘛!

  6. 在香港消費,交稅金比政府推國安法,推23條。在大陸消費,交的稅金就可以變成限制大陸人的防火牆,驅逐低端人口,討薪民工的鐵棍,那是多麼令人開心的事情啊。

  7. @madlex 另外唔知你細個阿媽老師點教你做人的道理。一個人窮有好多的原因,講到窮要用「遮羞布」。你唔會自戀到覺得你自己的事業同成就全是因為你本人的腦力與智慧吧😅

  8. @madlex 至於將「先進」理解為「窮」的遮羞布,更喺展現右膠只用「常識」同「直覺」去理解這個世界又唔讀書,唔思考。緣木求魚地理解現實的反智之處🤭 「先進」的科技與社會,結合不公義的制度是會造成大量人民陷於貧窮與壓迫。可惜只用「常識」理解這個世界的右膠無法理解,不願意去理解,甚至拒絕理解這些更能解釋現實的複雜理論,只能腦補「先進」是「窮」的遮羞布😂

  9. @madlex 你呢個右膠同你最鄙視的小粉紅一樣玻璃心🤣畀人笑兩句就高呼畀人追殺🤭 嘴上說的言論自由只是自己的言論自由。一旦別人的言論自己唔鍾意,就係「小肚雞腸」,「畀人追殺」😆

  10. 按照自由市場經濟,當然你可以有北上的自由,同樣按照自由市場經濟,你窮就窮,不過按照左膠的做法,發明一套套反常識的理論,講北邊如何先進作為窮的遮羞布,就殊為可恥。
    不愧是左膠,同共產黨一樣小雞肚腸,講消費話題都會藉機搞追殺。

  11. 隻眼開、隻眼閉嘅人,其實係咪真係當簽咗生死約咁上去呢?建築得豪華,美輪美奐,但入邊可能係豆腐渣,你可能行行吓就成棟冧落嚟。從來,政治就喺你身邊。唔係一句“我唔講政治”就可以逃離。

  12. @madlex 用你最愛的只有右翼自由市場經濟理論:人客水流柴,唔夠人競爭仲咁大條道理🙄

  13. @madlex 你最鍾意講自由市場,港人北上消費也是自由市場機制的體現😅,你有咩資格去睇唔慣?

  14. @c_s_tpehk 這一點可以看看小紅書上的貼文,也可以看看10年前香港人對於內地自由行旅客的評價,然後把主語換成深圳人😂

  15. 看完更好奇:深圳當地生活會因為港人湧入受到怎樣的影響?物價會上漲?服務業如何迎合港人?那深圳本地人會不會溢出到其他地方休閒?還是提供了更多工作機會吸引更多外地人到深圳工作⋯⋯

  16. 窮都有咁大條道理

  17. 可能也同匯率有關。港元聯繫美元,美元強勢也就是港元強勢。去年有報道,the strong US dollar has Americans flocking to Europe. 香港人北上可能也有這個原因。

  18. 見到佢哋自欺欺心真係好好笑。唱k有歌唔俾唱當唔知,明知果啲「先進」嘅支付方法係用乜嘢換嚟但第一反應都係吹噓。最後仲講話香港都有元素周期表?
    貪平我明,香港消費真係貴,多人去大陸消費我都理解同尊重。但平就可以自己無視啲缺點甚至幫人粉飾?

  19. 不管你想不想要,
    你的基因有政治的過去,
    你的皮膚有政治的色彩,
    你的眼裡有政治的神情。
    你說的話,有政治的回音,
    你的沉默,訴說著許多話語,
    橫著看豎著看都是政治性的。
    甚至當你走入森林,
    你也踏著政治的步伐,
    走在政治的地面上。

  20. 就算唔講政治,大陸的食品安全先係最令人卻步

  21. 有多於一天時間的話,我就不會呆在深圳那些大同小異的商場嗱,起碼去廣州或者其它珠三角城市,看看古蹟博物館都比深圳犀利,飲茶食飯更合胃口,說粵語的人更多,上星期去 開平 小旅遊就遠比留在深圳舒坦。深圳外省人太多,那些酸菜魚、辣火鍋,重口味的菜實在不是沿海每天有新鮮食材的人能習慣的。///我也覺得穗深兩地最令人討厭的不是政治,而是縱容電動腳踏車在行人路亂竄。///我去大陸或者其它地方旅行,就是想證實別人口中的評價有多真。那些看到別人去大陸、歌手去大陸演出就發飆的人,心中只有正確與不正確,沒有中庸餘地,看事情太不立體,舉個例子:去北韓旅遊的,不等於要認同當地所有政策吧!而且有些人對於大陸的印象滯後在十幾年前,治安、衛生和交通確實改變不少,當然隱私權問題還是可以討論的。去不去大陸是各人的自由,但大陸民生百態那麼多,沒了解就去消極批評別人去大陸,是限制了自我視野。

  22. 他們呀,就是一群豬,一群港豬~

  23. 盡可能在「黃色經濟圈」消費。

  24. 香港應向中國旅客大力宣傳:中國對日水產禁令後,香港係最方便食日本海鮮、蔬果的地方、香港的omakase反而比深圳更好!
    中國一定尚有大批人崇日,不能時時去日本(冇免簽+機票),針對這些人給出旅遊優惠以日本嘢吸引他們來港說不定更能提振旅客經濟。
    可惜港府盲跟北京,不會用依啲做噱頭吧

  25. 蛮有意思的,引发一个思考。在公民身份前,第一性可不可以是人类,我们一定需要谈论政治吗?后天构建的政治立场,舍弃或是坚持,有那么重要吗?

  26. 端传媒的受众会统计上偏年轻,而年轻人会更不容易平衡个人的原罪与社会的罪恶的关系。意识形态叙事与现实的偏差只能通过阅历解决,这篇文章或许会对他们有启发。
    光复之路慢慢走吧。不只是城,也是社群和个人。

  27. 這篇文章有甚麼主旨?

  28. 今年只去了一次香港,感觉就是很落寞,而且物价太高,七八十吃了一顿快餐,买东西也不像三年前便宜,也没动力去了

  29. 「Eva 則分享最近到廣州商場的室內動物園」——这个是真的不应该支持的消费,说的应该是天河的正佳广场吧,他们此前在室内狭小空间里圈养北极熊,完全无视动物福利

  30. 内地食品安全堪忧,建筑安全堪忧,一切都堪忧

  31. 看得五味杂陈,大陆普通人是没钱(经济不好)没时间(加班)没处(不是所有人都处于像北上深广这种一线消费天堂)消费。而且大陆的消费水平深圳也不算便宜。

  32. 關於香港的獨特優勢,我是覺得在「國安法」,「中港融合」和「大灣區」的浪潮下真的不見得還剩下什麼獨特的文化又或是制度優勢。過去還有內地旅客組團來港看禁片和演出,現在在國安大法下優勢已不復存。有特色的我只能想到下面幾個:
    1. 參觀新鮮滾熱辣國際金融中心遺址的演變過程🧐
    2. 欣賞街頭江湖仇殺,享受國際大刀會的魅力🗡️
    3. 感受香港夜繽紛,享受來自祖國,俄羅斯,東南亞各地佳麗提供的服務🥳

  33. 你以为你可以远离政治,但是事实上政治永远渗透各处,光说旅游一点,香港护照免签德日法意,来大陆也更简单。这些区别为什么会产生去思考过吗?你大可在享受红利时对这些区别闭眼不看,闭口不谈,但是你不能否认这些差别本身就是政治。

  34. 至於崔定邦所講的:「香港人手不足,但深圳勞動人口充足;現在香港輸入外勞,可以提升服務業質素。」,我真係得啖笑🤣。隔離澳門不止有大陸外勞,還有東南亞外勞。面對澳車北上,澳門的中小企業們還有什麼反擊之力?😅
    隨著大灣區融合不斷推進,特區政府,中央機構,央企國企和電視台不停合作拍各種中國各地風景名勝的風光片,吃玩買的玩樂片🤣 政府不斷出錢資助宣傳本地零售服務業的競爭對手,也是一件趣事🤣

  35. 港人北上旅遊消費的潮流早在反送中運動前就興起。甚至可以追溯到回歸前港人北上按摩以致北上包二奶召妓的潮流。如果不是疫情和反送中運動,中港之間以北上消費娛樂帶領下的中港融合回畀現在要容易得多,也不知道是該好氣還是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