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劇集《怒嗆人生》:東亞家庭的枷鎖去到大洋彼岸也無法擺脫?

東亞傳統文化中儒家倡導的忠、孝、仁、義塑造了一代又一代隱忍的東亞人,以及哪怕是移民到大洋彼岸也無法擺脫親情的枷鎖。
《怒嗆人生》劇照。
影視 族群政治 風物

最近網路爆紅的電視劇《Beef / 怒嗆人生》講述了兩名陌生人在各自人生低谷中因為一起路怒事件結下樑子,在一系列逐漸升級的復仇行為後,如鏡子般照應出彼此的自我毀滅。

這部由A24製作、Netflix出品的劇集在全球範圍內引發一系列的討論。亞裔美國人群體對於劇中關於代際創傷、亞裔群體內部權力和階級差異的探討很有共鳴,而中文互聯網上的討論更多側重於東亞原生家庭中的「心裡債務」,以及男弱女強的婚姻關係。

亞裔憤怒何去何從

這不僅是典型的東亞家庭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一個眼神就能輕描淡寫地把你的一切努力都扔出窗外,也是一種更深層的對於人能夠獲得幸福的不信任感。

劇名Beef其實是俚語中有爭執、有過節的意思。電視劇中因為怒路事件而結下樑子的兩位主角,分別是Steven Yeun飾演的事業不順的裝修公司小老闆韓裔美國人Danny Cho,和Ali Wong飾演的家庭事業平衡岌岌可危的企業家越南華裔Amy Lau。

短短幾集的時間,我們就能體會到他們的憤怒從何而來。

Danny因為自己亞裔的身份,在生活中需要面對無處不在的微歧視。他的原生家庭的溝通與表達愛的方式,也日積月累影響著他為人處事的方式:劇中一場大火燒毀了Danny為爸媽建的房子的那一刻,他爸媽說出的不是安慰的話,而是「我們不該希望事情會有所好轉。」 這不僅是典型的東亞家庭父母對於孩子的態度——一個眼神就能輕描淡寫地把你的一切努力都扔出窗外,也是一種更深層的對於人能夠獲得幸福的不信任感。

當然,這種不信任感來源於Danny爸媽的移民經歷:背井離鄉的痛苦,由於語言不通無法發揮自己能力的痛苦,一輩子的奮鬥換來的小旅館卻因為他人的過失而被迫倒閉,這種一次又一次失去尊嚴的痛苦,也傳遞到了Danny和弟弟的這一代。Danny身上背負著父母的代際創傷,還有他隱藏在大男子氣概背後的自卑與自我厭惡,讓他的每一天都憤怒且痛苦著。

《怒嗆人生》劇照。
《怒嗆人生》劇照。

而反觀Amy,通過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完成了階級跨越,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完成了一位當代女權主義者能有的所有覺醒,卻依舊無法走出獨立女性尷尬的困境:如何做到家庭事業雙豐收。劇中Amy事業有成的時候,最大的願望卻是趕緊賣掉公司來做全職主婦,來滿足自己作為母親和妻子的職責。

她用賣公司賺到的錢給家人購置度假房,請全職保姆來幫忙打掃衛生帶孩子,但仍然會內疚自己做的家務不夠多。她頂著一頭金髮出現在會場上,告訴觀眾們「你可以擁有全部」的時候,其實也是把這個無法實現的謊言說給自己聽。劇集的設定恰到好處地揭穿了新自由主義女權在Amy這樣的獨立女性眼前吊著的這根胡蘿蔔,是跑到世界盡頭也是吃不到的。

現實無法和解的:只能在魔幻世界

國內觀眾和美籍亞裔這兩個觀眾群體都特別有共鳴的一點,就是這種拼命追求事業和完美的精神狀態背後是為了逃避自己內心和家人對你無可理喻的要求的真相。

Amy和Danny其實互為鏡像:他們都把自己內心的自卑與自我厭惡轉換到了社會階級和財富的問題上面,彷彿成為有錢人就是獲得無條件的愛的必備資格。但是錢只是藉口,並無法掩蓋他們憤怒的來源:自身的不自愛,由於二代移民和少數族裔雙重身份下的成長經歷造成的極度缺乏安全感,以及東亞傳統家庭文化給他們造成的窒息感。他們彼此都想方設法去解決自己的憤怒,從心理諮詢到偷情出軌,都沒法阻止他們一點點親手毀滅自己身邊最親密的關係。

正是Amy和Danny這種破罐破摔,不計後果地將自己的憤怒付諸於行動的行為,給這部劇的觀眾帶來了不少宣泄感。東亞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所倡導的忠、孝、仁、義塑造了一代又一代隱忍的東亞人,以及他們身上哪怕是移民到大洋彼岸也無法擺脫的親情枷鎖。國內觀眾和美籍亞裔這兩個觀眾群體都特別有共鳴的一點,就是這種拼命追求事業和完美的精神狀態背後是為了逃避自己內心和家人對你無可理喻的要求的真相。

十集電視劇的結尾,Amy和Danny要如何與自己的憤怒和解呢?編劇給出了一個有些偷懶的方法:既然這種和解是無法在我們所認知的現實世界中發生,那麼就安排主角誤吃野果產生幻覺,在魔幻的世界裡卸下平日的包袱,坦誠相見,互相拷問靈魂,達到和自己的和解,和《瞬息全宇宙》中兩個石頭的對話有些異曲同工之處。

只有在這樣一個脫離現實的場景中,兩人才可以不去思考自己所做出的犧牲和自己的「犧牲」所帶來的對他人的道德綁架,不去思考有條件的愛,放下自我仇恨和自我催眠,去直面自我。哪怕最後的最後,現實還是追上了他們,結尾畫面兩人在醫院的病床上相擁的那一刻,想必他們也是原諒了自己,原諒了彼此。

《怒嗆人生》劇照。
《怒嗆人生》劇照。

美國亞裔群體複雜性

創作團隊所精心設計的人物飽滿且豐富多彩,每個角色都有自己成長(或者衰敗)的弧線,也讓很多簡中語境的觀眾看到了好萊塢對於瓦解東亞移民刻板印象所做出的努力。

《怒嗆人生》在華語圈的口碑是相當好的:豆瓣上有10萬人標記看過,拿下了8.7的高分,並幾週蟬聯口碑榜榜首。相比之下2022年上映的同為A24製片的《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2022,又譯《媽的多重宇宙,》)只有7.6分,而2018年的《摘金奇緣》(Crazy Rich Asians,2018,又譯《瘋狂亞洲富豪》《我的超豪男友》)只有6分。

它之所以好評如潮,其中一個原因是它非常真實且具體地展現了居住在南加州洛杉磯的美國亞裔二代移民的故事,並沒有想要去「代表」所有華人,所有東亞人。2018年的《摘金奇緣》之所以口碑不好,一方面也是因為觀眾並不喜歡它對於亞洲文化元素獻媚式的商業利用。甚至是橫掃2023年奧斯卡學院獎的《瞬息全宇宙》也有不少網友詬病它所塑造的模糊面孔和刻板印象,怎麼又聚焦於華裔移民的艱辛生活,東亞傳統文化中的代際創傷。

《怒嗆人生》從一開始的設定就並沒有想要去代表任何一個群體,而是通過細膩刻畫具體的人物來展現美國亞裔群體內部的多樣性於複雜性,這也是大部分美籍亞裔群體對《怒嗆人生》讚不絕口的一大原因。Amy的父親來自中國,母親是越南裔,她的丈夫George是日裔移民的後代;Danny全家是韓裔移民。Amy和老公所居住的Calabasses是實打實的富人區,現實生活中卡戴珊等名人就住在這個區,而Danny和弟弟所在的洛杉磯韓國城明顯就沒有那麼光鮮亮麗。

劇中的人物的貧富差距也反應了美國社會的現狀:2021年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表明,美國亞洲人群體的財富差距是所有種族群體中最大的,其中收入分配排名前10%的人群的收入幾乎是底層人群的11倍,這種差距是在1970年至2016年間迅速形成的。創作團隊所精心設計的人物飽滿且豐富多彩,每個角色都有自己成長(或者衰敗)的弧線,也讓很多簡中語境的觀眾看到了好萊塢對於瓦解東亞移民刻板印象所做出的努力。

東亞男性之厭女

觀眾看得出他們僅僅是在打嘴炮吹吹牛,但是反應了東亞文化中有毒的男性氣質(toxic masculinity)和亞裔男性在美國被「去勢化」(emasculate)的交叉。

說到亞裔刻板印象不得不提劇中的一個角色,表哥Issac。Issac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罪犯,自己的非法勾當導致Danny父母一生積蓄經營的小旅館被舉報破產,Issac也進監獄服刑了幾年。他的角色設定是非常典型的韓裔男性憤怒的化身,而他說話的方式和作派其實非常類似非裔美國人,這其中是有歷史因素的。

《怒嗆人生》劇照。
《怒嗆人生》劇照。

1992年洛杉磯暴動就是美國多種族之間不同的階級,和不同的這種社會群體之間矛盾激化的一個典型——劇中有一段場景是Issac給Danny指出他牆上的一張照片,說就是92暴動的時候拍攝的,是他在場見證歷史的證據。暴動起源是1991年有一位叫Rodney King的黑人在街上被警察暴力執法,被鄰居拍下來視頻,但是最後判刑的時候警察只是被罰款,於是這個裁決引發了一系列的暴動。

而與此同時,1991年早些時候,韓裔和非裔社群間關係已經比較緊張。有一位15歲的小姑娘去韓裔美國人開的便利店買東西,便利店老闆懷疑小姑娘偷竊,在衝突過程中小女孩被老闆娘開槍射擊,當場死亡。這件事情的後續直接造成了當年的429暴動,洛杉磯的非裔社群開始去洗劫和攻擊韓國城居民。這個衝突被主流媒體簡化成了韓裔美國人與非裔美國人之間的種族衝突,但其實這個矛盾背後反映了很多長期的社會問題。當時洛杉磯有三千多家商鋪被洗劫一空,其中一般都是韓裔移民所開的,其實經濟損失非常慘重。

從Issac身上我們能看到種族和性別的一種交叉性,在他這個年齡的有移民背景的韓國男性身上是如何體現的:他拿出了自己的大男子氣概來武裝自己,只要他比其他人更兇,更橫,那麼就不會有人欺負他。這和當時暴動期間,韓裔移民拿著槍去屋頂「掃射」,捍衛自己的社群和地位,是一樣的。

而且劇中Issac和表弟Danny之間的厭女的對話,反應了東亞男性在跨種族的環境裡能說出的最惡臭的一些言詞,觀眾看得出他們僅僅是在打嘴炮吹吹牛,但是反應了東亞文化中有毒的男性氣質(toxic masculinity)和亞裔男性在美國被「去勢化」(emasculate)的交叉。

崔大衛爭議

但是把藝術家和藝術創作分開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力。

非常有必要提及的一點,也是中文媒體比較少側重的一點,就是Issac的扮演者David Choe崔大衛的爭議。Choe是一位小有名氣的藝術家,《怒嗆人生》每一集開頭的畫都是他的創作。崔大衛曾經給當年剛成立的Facebook臉書辦公室畫壁畫,選擇了拿股份作為收入,臉書公司上市的時候小賺了一筆,一下子進入了主流媒體的視線中。

電視劇上映後,他被再次爆出曾在2014年一檔播客節目中公開討論自己如何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觸摸一名黑人女按摩師,強迫對方進行口交,引發不小的風波。不少觀眾認為他的行為需要被追究刑事責任,也開始呼籲大家杜絕看《怒嗆人生》,不以任何方式去支持崔大衛。

《怒嗆人生》劇照。
《怒嗆人生》劇照。

風波越演越烈,最後崔大衛出面澄清是故事是為了「娛樂效果」而編造的,並非事實。他表示:「如果說我有什麼罪的話,那就是用不好的方式講糟糕的故事,就像我的許多畫作、展覽經常被誤解一樣。我的主要目的是挑戰和激怒我的朋友以及節目中的合演人。」

崔大衛個人的這些言論和表哥Issac的人物設定重合度非常高,這也是當初選他來扮演Issac的原因之一。但是他性侵這個爭議(至少在美國主流媒體語境下)是變得越來越無法忽視。如果我們不去探討Issac表哥或者崔大衛這樣的行為,不去指出他所營造的人設和脫口而出的言論是多麼的有害,那麼會有越來越多的男性以種族和性別為藉口去繼續說有害的言論。

而且崔大衛為自己辯護的藉口是,純屬藝術表達,我們就讓藝術停留在藝術的層面。但是把藝術家和藝術創作分開不是每個人都有的權力。NPR(美國公共廣播電台)有一檔節目叫做Louder than the riot,是專門研究嘻哈音樂和美國大規模監禁之間的關係的播客。

節目中提到了美國司法系統其實會把說唱歌詞拿來作為證據證詞來針對嘻哈音樂家,從1991年開始至少有500起這樣的案例,甚至有時候檢察官會把兩首不同的說唱曲目中的兩句話拼貼在一起,讓文字本身脫離原來的語境,用來說服陪審團,進行音樂創作的人一定是罪犯。而崔大衛的現況正好相反,雖然接受著大眾的審判,卻並沒有任何司法機構打算將他繩之於法甚至去開案。這也是和他作為亞裔的身份是息息相關的。

《怒嗆人生》根植於洛杉磯和南加州這樣一個有種族群體間衝突的歷史政治背景的地方,但是創作團隊卻選擇了避開討論亞裔與非裔社群間的關係,也是錯過了一個機會。

讀者評論 8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当时洛杉矶有三千多家商铺被洗劫一空,其中一般都是韩裔移民所开的,其实经济损失非常惨重。” 我猜應該是“一半”…

  2. 開篇就拼錯了Steven Yeun, 韓裔*變港人。讓人不想讀下去。最基本的都做不到了嗎?

  3. 開篇就拼錯了Steven Yeun, 韓籍變港人。讓人不想讀下去。最基本的都做不到了嗎?

    1. 謝謝!

  4. 没看懂楼下想说什么,治病要知道病因,如果觉得病因不重要,随性把癌症当感冒治那能治好吗?

  5. “个人认为这是几千年来人类对所谓「东亚(或者说中华)传统文化」最深也最糟糕的误解——塑造隐忍的明明就是法家的思想,什么时候成了儒家的思想?”
    哈哈,太較真兒了,這個應該留給專門研究百家爭鳴的人,墨家的“兼愛非攻”也有點隱忍的道義在裏面吧。”廢黜百家(哪有那麽容易),獨尊儒術(只不過是師夷長技以制長罷了)“

  6. 「東亞傳統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所倡導的忠、孝、仁、義塑造了一代又一代隱忍的東亞人」
    个人认为这是几千年来人类对所谓「东亚(或者说中华)传统文化」最深也最糟糕的误解——塑造隐忍的明明就是法家的思想,什么时候成了儒家的思想?

  7. 最後一段藝術家和藝術作品之間的關係很有趣,希望有個深度的文章討論這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