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邀請報導中國,一名尼日利亞記者眼裏的「中國道路」和中非未來

「我找到的所有關於中國的新聞和書都是白人男性寫的,幾乎找不到任何非洲人寫的東西。」
上海浦東金融區的一間辦公室反射一個人的剪影。
異鄉人 國際 大陸 非洲 政治 經濟

「中國當然對非洲有益,但重要的是如何充分利用這種關係。」

尼日利亞記者Solomon Elusoji的這番話,或許最能夠概括他對自己祖國和大陸在21世紀最重要、最被討論也最充滿分歧的雙邊關係的態度。但是,這並非他一貫以來對中國的看法,2018年,年僅23歲、當時還是尼日利亞日報社ThisDay實習記者的Elusoji,一天接到了編輯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編輯對說他:「我想讓你去中國。」

「那時我對於中國一無所知。我知道那是個共產政權,並且看起來像北韓,一個十分軍事化的國家。對我來說,那只是一個遙遠的地方,非洲人們去那購買廉價商品,再把它們賣回非洲。」

去中國的機會由中非新聞交流中心(China-Africa Press Center,CAPC)提供,這個中心由中國公共外交協會組織,後者由中國外交部主管。很明顯,這一走訪中國的項目是北京在非洲公共外交布局的一部分,Elusoji收到的具體解釋為:「旨在幫助(非洲記者)理解中國媒體、政治和社會」。它不只全款資助參與者在遙遠的中國進行報導——這是非洲記者很少能得到的機會——更讓他們能在北京有名的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報導機會包括參與重大會議和政治活動,例如全國兩會,還有巡遊採訪各地、參觀媒體機構和政府部門,以及大量的文化旅遊。

那時,年輕有志的Elusoji剛剛從尼日利亞中部的貝寧大學(University of Benin)畢業,正規劃著未來的職業生涯。他已經為去英國上學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那是尼日利亞人選擇出國深造的傳統目的地。手握兩份正式的錄取通知書的同時,他還申請了英國政府資助的志奮領獎學金。

然而,來自中國的機會意味著意想不到的採訪機遇。

「當我開始了解中國時,我才猛然意識到,在某個地方有這樣一個不同的世界,一個⋯⋯完全和我的世界不呼應的現實⋯⋯我處於發現的邊緣,非常渴望知道它是什麼。」Elusoji在他的書裏寫道。

在冒險和未知的感召之下,Elusoji選擇了中國。這段經歷被證明是濃墨重彩以及讓人成長的。他對中國的理解由此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事實上,他對自己家鄉的看法同樣發生了改變。2019年回到尼日利亞之後,他將自己的經歷寫進了《與老大哥同行:一個記者的中國旅程》(Travelling with Big Brother: A Reporter’s Junket Across China)一書。也正是這本書,構成了今年七月端傳媒與他對話的背景。

尼日利亞記者 Solomon Elusoji。
尼日利亞記者 Solomon Elusoji。

走近中國

接受了在北京報導和學習的機會後,Elusoji做了任何初生牛犢的記者在一生一次的冒險之前都會做的事:他狼吞虎嚥地閱讀了大量有關中國的資料。

「我找到的所有關於中國的新聞和書都是白人男性寫的,幾乎找不到任何非洲人寫的東西。」

這很說明問題。

「例如,我不認為一個西方人會去到中國,然後會被那裏的基礎設施震撼,」Elusoji說。

但是,這恰恰是2018年,Elusoji在北京步下飛機時收穫的第一個深刻印象。在書裏,Elusoji描述了從首都機場到建國門附近的外交公寓的路上,窗外流逝的基建風景。建國門將是他和非洲記者同伴們在這一年中居住的地方。

「有點像魔法⋯⋯摩天大樓直刺夜空。寬闊的路、精細複雜的天橋,這座城市近乎神聖般的壯麗宏偉⋯⋯我對於中國的看法已經被重置了。」

這是貫穿全書的話題,也一直出現在我們的對話中。事實上,這也是中國在發展中世界投射軟實力的一大要點——雄心勃勃的基建項目包含了變革性力量,而中國國有企業恰恰擅長於此。

英語世界中對中國看法的多樣性缺乏可能帶來很大的侷限性,Elusoji評論道。他說,西方傳媒解讀中國的方法過於受中美對抗的視角支配,這大多預先將各個國家和地區在強權對抗的棋盤上做出角色定義——比如非洲的窮而無助,以及中國作為崛起中的大國,具備著修正主義的力量。

「這沒有深度,並掩蓋了真正的問題」他說。

Elusoji舉的一個例子是,中國政府將「發展的權利」作為全球政治和人權的一部分,這一概念在過去幾年中被近乎刺耳地不斷鼓吹宣傳。西方傳媒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於這一點不屑一顧。這往往僅被視為對西方的人權與政治自由概念的挑戰。但是,「對於來自非洲的人來說,由於那裡大部分人都很窮,這個概念聽起來並不一定是壞主意。」

Elusoji很謹慎,不想直接跌入某一邊。這個問題很大、很複雜,並且與作為殖民地的過去和競爭性的未來願景相交織。或許,無論如何,這種二元分立都是錯誤的。「作為一名記者,我可能最強調政治自由⋯⋯但同時我也理解,經濟自由可以是一個力量強大的東西。」兩者可以共存,而Elusoji最熱切呼籲的是,關於中國和非洲的報導能夠在打破框架的同時,也涵蓋複雜性和細微差異。

2021年3月4日,北京,中國媒體的一名記者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新聞發布會上。
2021年3月4日,北京,中國媒體的一名記者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新聞發布會上。

北京的非洲思辨

不過,在中國生活後,透過應對這些問題的經驗,讓他得出了明確的結論:「的確,非洲有很多可以從中國學習的東西。」在書裏,Elusoji觸及了一個更深層面的問題。待在中國的日子裏,他發現自己一邊觀察一邊「好奇(非洲)本可以怎麼樣」。有一種感覺是,中國做了一些正確的事,而太多的非洲國家則走上了浪費了希望的道路。

這往往源於貧窮以及腐敗的政治。

「非洲各國政府一次又一次地讓民眾失望,在人民與權力之間選擇後者,」Elusoji說。而這一問題,也深切影響了中非關係。最終,Elusoji說,這一雙邊關係的成功或失敗將由非洲各國政府如何對待它決定,換句話來說,我們對於中非關係的理解,需要比通常情況下更加立足於非洲政治的現實才可以。

「當然,中國對非洲有益。中國擁有對非洲經濟發展有用的能力⋯⋯擺脫幹擾的問題能夠讓我們專注在真正的問題上,即讓非洲掌握自身的命運⋯⋯重要的,說真的,是非洲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嶄露頭角?」

Elusoji說,迄今為止,我們見證了太多非洲領導人濫用了中非關係提供的機會,去選擇建設足球場等民粹主義項目,而不是追求那些真正能為國家經濟和民眾帶來福祉的建設。「但還是有希望的」,Elusoji大膽說道。他認為,不僅非常有必要對非洲領導人進行如何與中國接觸的培訓,同時也需要擴大非洲的公民空間,以便民眾能夠讓與中國打交道的政府負起責任。

在非洲各國政府的國家治理挑戰,以及自己需要仔細觀察和更好地了解中國的背景下,在北京,Elusoji發現了一群活潑、折衷、有充分參與感的非洲人——記者、學者和商人——他們討論的正是這些問題。

在三里屯SOHO鋼筋與玻璃結構的內部,有一家尼日利亞餐館。帶著對異國他鄉中屬於故鄉的這座小島的好奇,Elusoji前去調查,想寫一個關於該地的報導。到達後,他點了一份種子和蔬菜做成的埃古斯(Egusi)湯、名叫Okazi的松樹狀蔬菜,以及山藥,這些都是尼日利亞的主食。剛坐下不久,一個非洲男人走了進來,「按照北京大多數黑人的習慣」,他朝Elusoji招了招手,「(以表示)這是位在異鄉的同志。」並坐下來和Elusoji聊天。這個男人,Sunny,也來自尼日利亞。寒暄很快轉換成聊政治,兩個尼日利亞人在北京一間地下室餐館裏,熱烈糾正祖國那些政治家們所犯的錯誤。

這只是Elusoji在北京與充滿活力的尼日利亞人和非洲人社區眾多次邂逅中的一次。參加CAPC資助項目的非洲同儕們來自毛裏裘斯、突尼西亞、肯雅、博茨瓦納,而針對亞洲國家的相似項目的參與者們則來自蒙古、馬爾代夫以及其他地方。建國門附近的一家義大利餐館為這一多元、且無疑是不知所措的記者們,提供了最能調和眾人口味的食物和會面地點。對於此前從未出過國的Elusoji來說,「認識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的感覺就像是在宇宙間展翅高飛⋯⋯特別是交到非洲各地的朋友,幫助我以不同的方式思考那片大陸,思考我們是如何如此不同卻又這麼相近的。」

Elusoji在項目後期認識的一個尼日利亞同行名叫Charles Okek,一名轉行到學術領域的商人,他甚至為熱心政治的在京非洲人建立了一個社群網絡,叫做「Conscious African Network」(清醒的非洲人網絡)。這群人以「教育、啟蒙、感召非洲同胞⋯⋯讓他們了解參與到這片大陸的復興努力的必要性」為目的,每月一次在城市各處的餐館會面。Okeke主張將尼日利亞改革為一黨制、任人唯賢的國家。儘管這聽起來像是從中國共產黨的治理方針中直接抽出來的理論,Okeke實際上將其視作與歐洲那些成熟、富有的君主立憲制一致的政治制度。他補充說,這一結論是在自己遇到其他在京非洲人後才得出的,這些人向他講述了遍布非洲大陸的糟糕治理與腐敗故事,這些情況,他原以為僅僅是尼日利亞本國的問題。

「尼日利亞的情況並非特例。55個非洲國家都有同樣的問題。這就是領導力的問題⋯⋯由殖民者們設計,他們留給我們的是一個並不民主的民主政體,」Okeke在採訪中告訴Elusoji,該對話發生在現已關閉的在京外國人知識分子活動中心「老書蟲」(The Bookworm)的屋頂上。

「我們今天在非洲擁有的民主是有缺陷。這便是我們必須審視它的原因。這樣做,我們才能獲得一個以功績為衡量標準的民主體制。」

Okeke只是Elusoji在北京遇見的眾多非洲思考者之一,他們中的許多人正從中國的成功發展中吸取經驗,並將其應用到非洲的語境中。

這一激烈討論非洲和全球議題的社群的存在,與Elusoji剛到北京不久後就遭遇的嚴格受控的媒體空間形成對比。CAPC學員們第一次的報導出行——抵達後僅數日之後——目的地是2018年的兩會。Elusoji回憶起枯燥的會議討論,以及全美電視台的記者張慧君奉承式的問題,同為記者的梁相宜誇張翻起的白眼讓張就此出名。「兩會加深了我在閱讀中對中國的印象,中國不是一個言論自由的國家。」

不意外的是,項目中的很多記者都對於在中國自由報導範圍持懷疑的態度。然而,當其中一個記者問CAPC的項目負責人陳哲(音),他們的報導是否需要在發表前受審查,陳回應說「我們沒有那個(審查的)權利。」這一點被堅持了下來,記者們隨心所欲地為家鄉的出版物寫作。當然,這並不是他們的中國同行可以享受到的奢侈。

2014年5月30日,尼日利亞,與中國土木工程公司一起建造的輕軌上,一名工人正在調整安全帽。
2014年5月30日,尼日利亞,與中國土木工程公司一起建造的輕軌上,一名工人正在調整安全帽。

種族主義在中國

有一個問題深層次地動搖著中非關係。種族主義。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Elusoji有點牴觸在中國對非洲態度的語境中使用這個名詞。「『種族主義』(racism)這個詞與奴隸制以及殖民主義緊密相連,」他說,「我會把種族主義與白人和西方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舉個例子來說,我發現很難想像一個黑人對一個白人有種族主義,或是一個中國人在一個黑人面前是種族主義者。種族主義存在著一個很強的政治和社會語境。」
​​
這個論點,早在2018年,就被活躍在中國的非洲學者之一、時任浙江師範大學東非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現任索馬里總理顧問的 Hodan Osman博士反覆強調。「殖民者們在非洲做了什麼?」Elusoji回憶起Osman博士說的話,「他們對待人比對待動物還糟糕,將人們帶出非洲大陸並且奴役他們。那麼殖民主義這個詞,以及其所蘊含的那些歷史意義,怎麼能被用來描述中非關係呢?我認為這是極其愚昧的。」

中國政府的確對待非洲時展現出的尊重,遠超西方國家一路以來的作法。正如Elusoji指出的那樣,出訪北京的非洲國家領導人常常享受紅地毯的迎接。並且,中國與非洲的交往並不伴隨著對後者在國家治理方式上的要求。「有很多關於中國在非洲的擴張主義的議論,但那(與實際)並不是一回事。」Elusoji總結道。

可是,他在中國的生活卻呈現出一番矛盾的景象。Elusoji回憶說,有一件小事深刻改變了他的想法。在CAPC項目組織的武漢報導之旅的某個晚上,為報導和採訪忙碌了一天後,兩位同事來到酒店的游泳池放鬆。但當他們一進入泳池,兩名當時正在游泳的中國女人隨即匆忙離開。這種事情再加上被路人盯著看、試圖觸摸皮膚和頭髮,一幅顯而易見的、非洲人在中國受到歧視的畫面便由此浮出水面。

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Elusoji僅僅將這些事情看作是愚昧,最終是無害的。然而,他的一些同事對此的看法卻截然不同。他來自南非的同學斬釘截鐵地認為,這就是種族主義。

武漢的泳池風波之後,Elusoji和他們站到了一邊。「仔細想過(他們的)這段經歷後,我發現不用這一行為的本質,也即種族主義去稱呼它是很愚蠢的。如果不這樣做,就是在粉飾這一行為,是在嘲弄作為黑人的經歷,」他在自己的書裡這樣寫道。但Elusoji還是對此做出了限定,指出在中國,種族主義是「微妙、難以言表以及容易被忽視的。」

他還指出,在宣傳機器堅持的中非之間的平等兄弟情誼之下,暗含著一種敘事:中國在「幫助」非洲,這種說法進一步助長了非洲人即貧窮又低劣的觀念。

但是,Elusoji仍然不清楚如何處理這一問題。

「中國的種族歧視是一個大問題,一個對很多生活在中國的非洲人非常糟糕的東西。但你能怎麼辦呢?我們有什麼應對籌碼呢?所以很多人索性無視它,繼續正常過日子。」

近期關於中國男子盧克(Lu Ke)為了中國的在線視頻市場,拍攝年輕的馬拉維人唱歌,甚至讓他們朗讀明顯帶有種族歧視意味的中文語句的醜聞,便讓Elusoji在非洲人的反應中看到了這樣的狀況。很多非洲人在BBC的調查爆光後察覺到了這個故事,但很快就轉移了注意力。這類事件太尋常,同時也不是非洲人優先關注的議題,他解釋道。

根本上,Elusoji認為「非洲國家需要成為更好的自己」,這與他對關於非洲國家在中非關係裏需要「嶄露頭角」的論點產生連結。他相信,非洲良好的治理以及堅實的經濟,將會是驅散在中國、歐洲以及全世界揮之不去的種族主義情緒的良藥。這個層面上講,中非的雙邊關係提供了一個克服種族主義的機會,前提是在非洲各國政府對這一關係妥善處理,並充分利用好現有機會強化非洲的情況下。

2022年6月5日,山東省青島的船廠,排列著出口到非洲的新車。
2022年6月5日,山東省青島的船廠,排列著出口到非洲的新車。

回到拉各斯

2019年回到尼日利亞海港及最大城市拉各斯(Lagos)後,Elusoji在對中國感興趣或在中國待過的非洲記者社群中越來越活躍——這個社群也日益蓬勃。他在Twitter上主持Space討論中國、人權、發展等問題,並繼續同尼日利亞媒體合作,報導與中國有關的故事。對於他的報導以及他對中國對新觀點,來自尼日利亞的各方反應很複雜。許多人發自內心地讚賞他對中國投射的新看法,這個國家常常被認為是神秘而不可知的,而另一些人,則將他視為「某種中國特工」。

「一般來講,我覺得很多尼日利亞人都想要更多地了解中國,但沒有足夠的理由去做這樣的努力。比如語言障礙。並且,中國不是有誌移民者的理想目的地,大多數尼日利亞年輕人便屬於這一類人。」

對於Elusoji來說,他相信,「中國在本世紀的世界經濟和政治中會發揮巨大的作用,特別是關係到非洲各國的發展上,無論好壞。」

而這個過程,值得被全面、詳盡、細緻入微地報導。正是像Elusoji這樣,帶著好奇、有理解力,以及有意願不斷探究追問的人,在扮演著追究中國和非洲利益相關者責任的角色,以及,如他所說,也是在塑造非洲國家在對華關係中「嶄露頭角」方式中的關鍵角色。

2018年1月31日,北京。
2018年1月31日,北京。

讀者評論 1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第一次 mak1st 沒有臭嘴。也第一次贊成他的發言
    文章就講了,非洲國家本來就不套用於中美對抗的框架,這位記者只是從他國家的角度觀察中國可收為己用的地方,和面臨的歧視。終究是回到自己國家的發展,又不構成舔中。應該要多點同理心了解不同的視角

  2. 這篇訪問報導太短了,後續還有深入報導嗎?

  3. 或者我們需要多一些關於作者的介紹

  4. 同情这个作者,写的比较客观,不过发表到这里不会受欢迎的,这里很多都是政治正确的大脑😇😇😇

  5. “Okeke主張將尼日利亞改革為一黨制、任人唯賢的國家”
    太可怕了,被中共洗脑成这样的真外宾。这些非洲记者肯定没机会看大凉山之类的你国底层故事。

  6. 受邀请一年,然后写了一本书,书名有点意思。

  7. 同意@翁浚明,文章视角很不错,但是内容缺乏深度……
    “非洲人赞赏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有意对其进行学习“这一事实过去也有所耳闻。我想知道的是,他们具体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哪些方面适用于非洲、又有尝试怎样的本土化改造?希望端邀请非洲驻中国的学者或记者从非洲视角写一篇这样的文章。

  8. 不僅非常有必要對非洲領導人進行如何與中國接觸的培訓,同時也需要擴大非洲的公民空間,以便民眾能夠讓與中國打交道的政府負起責任。
    一方面對西方要求政治改革之條件嗤之以鼻,一方面仗住自己讀過幾年書,覺得自己憑空即可對非洲領導人指指點點。
    一方面覺得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可兼得,一方面又落入中共的話術,將人權與發展對立起來。
    一方面覺得反對種族歧視是普世價值之一部分,一方面又將與白人之歷史私憤帶入,不正視中國的歧視問題,配合中共搞黃黑一家親的把戲。
    這些記者留學光顧住與學伴玩,未讀過書嗎?

  9. 「中國做了一些正確的事,而太多的非洲國家則走上了浪費了希望的道路。」
    恰恰相反,中国正是利用了腐败才能在非洲大肆攫取自己的利益。中国的「援助」到底给当地带来了多少的就业?恐怕大部分利益都流进了统治者的腰包吧。

  10. 角度不错 要是有相关角度的更深度insight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