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採編需要資源投入,你正在閱讀的即時新聞能夠免費開放給公衆,全因有會員訂閱支持。你可以選擇月付暢讀,也可以訂閱端x華爾街日報雙會籍;如果你是學生、教師,更可以享受優惠。邀請你成為端傳媒會員,選擇適合你的訂閱方案,支持我們繼續推出優秀報導。
2025年3月5日,以色列司法部長Yariv Levin援引2000年通過的一項内閣決議,以政府與以色列檢察總長Gali Baharav-Miara之間存在「長期實質性意見不和、使得雙方之間無法有效合作」爲由,向内閣提出動議將其罷免。
3月23日當地時間下午,以色列内閣全票通過對檢察總長的不信任投票,開啓以色列歷史上首次罷免檢察總長的正式流程。Baharav-Miara則在其致内閣的公開信上反駁內閣決議的說法,表示自己並非與政府「意見不合」,而是政府「試圖凌駕於法律之上」。
22日起,以色列各地爆發大規模抗議,特拉維夫的抗議者人數一度達二十萬人,以色列各大學主席均對政府提出警告。23日清晨,以色列最高學府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校長、教務長、教職工協會會長向全體師生發送聯名郵件,聲明對最高法院的威脅即是以色列國家的威脅。郵件中承諾,一旦最高法院的決議受到藐視,大學將被關停以容許師生參與遊行活動。
檢察總長制度為何成為政治風暴中心?
在以色列的政治制度中,作爲立法機構的議院(Knesset)與行政機構内閣皆由執政黨聯盟掌控,司法系統承擔著監督政府權力的主要職責,而檢察總長則是司法系統與政府之間的橋梁。作爲政府執法分支的總負責人,檢察總長擁有對於法律和最高法院決定的解釋權,因此其法律意見對政府行政具備約束力,政府行爲不得罔顧其意見。與此同時,檢察總長領導著國家公訴人辦公室,有權對首相以及政府部長提起訴訟。
檢察總長這一職位作爲英屬巴勒斯坦托管地的制度遺產,其職責在以色列法律中並未受到清晰定義,而是遵循政治傳統與最高法院的歷史判例。檢察總長的職權向來是以色列政治系統中的爭議焦點之一,支持者認爲檢察總長是以色列民主的首席守門人,而反對者則認爲其限制了民選政府的行政權力,「以色列的民主制度不需要守門人」。削弱檢察總長職位、將其部分職權移交政府下屬的法務部亦是内塔尼亞胡政府2023年司法改革的目的之一。

現任檢察總長Baharav-Miara長期被内塔尼亞胡内閣視爲眼中釘,執政黨的諸位内閣部長曾多次公開批評其「暗中破壞政府」,控訴其為「人民的敵人」。在其任内,Baharav-Miara多次公開就内塔尼亞胡政府所推行的司法改革公開表達反對意見,且一度阻止内塔尼亞胡的關鍵人事任命。
目前,Baharav-Miara正領導檢查總長辦公室對内塔尼亞胡涉嫌腐敗的案件進行檢控。根據以色列左翼媒體「國土報」分析,檢察總長有權終止對内塔尼亞胡的腐敗檢控、或是輕易與其達成和解,因此現任政府罷免Baharav-Miara的決議涉及巨大的利益衝突。
由於以色列法律中缺乏涉及檢察總長任命、罷免的法條,此次罷免流程中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以色列政府與最高法院之間的直接對壘似乎難以避免。在流程開始後,政府將召集調查委員會對罷免案給出意見,這一五人委員會將由保守派前最高法院院長Asher Grunis領導。無論調查委員會意見如何,政府可以在討論後繼續推進罷免流程,但需通過最高法院審議。最高法院有權凍結罷免流程、並對其召開聽證會。
內塔尼亞胡的「深層國家」論
政府對檢察總長的不信任投票將以色列近期的内政風波推至新高。3月21日,以色列内閣通過了對以色列國家安全總局「辛貝特」負責人Ronen Bar的罷免案。在收到來自檢察總長Baharav-Miara以及大量反對黨派的上訴請求后,以色列最高法院於當日凍結罷免案,等候後續聽證會召開。
自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突襲以色列以來,Bar所領導的「辛貝特」與内塔尼亞胡政府長期在事件歸因上相互推諉責任,指控對方應對未能預防襲擊負責。此外,「辛貝特」正在對多起涉及内塔尼亞胡政府關鍵成員的醜聞進行調查,其中包括對内塔尼亞胡親信收受卡塔爾資金、通過社交媒體洗白卡塔爾形象的指控,以及以色列警察部隊在極右翼國家安全部長Ben Gvir領導下被以色列極右翼勢力滲透的嫌疑。

這兩件罷免案的背後,是以色列内閣與最高法院醖釀中的決裂。内塔尼亞胡内閣早在2023年就劍指最高法院、發起司法改革,意圖削弱最高法院阻礙政府決議的權力、以及提高政治黨派對於任命最高法院法官的影響力。儘管2023年的司法改革連同以色列各地針對司法改革爆發的抗議均因哈馬斯的襲擊而擱置,内塔尼亞胡内閣計劃將於本周四(27日)進行新一輪的投票,試圖通過一項修改法官任命過程的法律修正案。
内塔尼亞胡將來自司法系統的阻力解釋爲來自左翼「深層政府」(deep state)的迫害。在3月19日的一篇英文推文中,他寫道:「在美國和以色列,每當有強大的右翼領袖當選,左翼深層政府就用司法系統作爲武器來阻撓人民的意志。」
自從2019年時任檢察總長對其提出涉嫌腐敗的指控以來,内塔尼亞胡曾多次在聽證會中表示以色列的司法系統與執法系統試圖通過將其定罪來顛覆現任政府,但這篇推文的内容為其首次將「深層政府」論訴諸筆頭。「國土報」曾對此論調發文駁斥,指出在以色列歷史上,僅有兩任以色列首相因被定罪而被迫下臺——兩人均爲左翼。
與此同時,以色列社會各界均擔憂内塔尼亞胡將效仿特朗普政府,在對辛貝特負責人或檢察總長的罷免流程中公開藐視最高法院的決議。22日,「國土報」呼籲以色列公民上街遊行、對政府施加壓力,否則「以色列將進入一場全面爆發的憲法危機、不再是一個民主國家」。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