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槿惠的彈劾案正式提交到了憲法法院,一週前彈劾案能否在國會通過還是個未知數,但在12月3日,全國230萬人大規模遊行爆發後,對投票造成了非常大的壓力,也終於通過了彈劾。從「親信干政門」爆發到檢方大舉調查、朴槿惠被停職,民眾的抗議可謂重要因素,而其中見到,南韓藝人第一次在政治事件中如此高調。他們參與遊行,在光化門前搭起的舞台上表演,在社交網絡上呼籲人們走上街頭。在南韓,政治、社會等敏感話題,一直以來都是許多藝人選擇迴避的,考慮到對日後演藝事業的影響,所有具有爭議性,尤其是關於政治的議題都成為了默認的禁忌。但此次朴槿惠「親信干政門」的爆發卻打破了這一不成文的規定。
「雖然將來的路無比崎嶇,但我們仍會勝利」「紅色太陽在墳墓升起,受盡酷暑的折磨,我將走向曠野,拋下所有的悲傷」——這是出自「常綠樹」和「晨露」的兩句歌詞。11月26日,南韓傳奇歌手楊熙恩在燭光集會上演唱了這兩首七十年代的歌曲。
這兩首七、八十年代民主抗爭時的代表曲,在朴正熙時代曾經都是禁曲,如今卻在要求他女兒下台的集會中響起。
楊熙恩並不是唯一一個在燭光集會上登台表演的歌手,南韓民謠搖滾始祖「野菊花」的主唱全仁權也在11月19日的集會上演唱了國歌及「請你不要擔心」等歌,唱哭了許多在場的示威者。近一個多月來,每週末超過百萬人的燭光集會被外媒評價為更像一場盛大的慶典。在萬人聚集的光化門廣場,民眾手持蠟燭,與台上的歌手齊唱,讓遊行變成了露天演唱會。
還有許多藝人拿著蠟燭,走上街頭,有網民曾拍到過帶著黑色棒球帽、黑色口罩的演員劉亞仁,他在去年就曾參演揭露政商勾結的電影《Veteran》,是目前南韓最年輕的「青龍獎影帝」,單在Instagram的跟隨者就有150萬人;「MBLAQ」前成員李准也先後在自己的Instagram上面曬出了兩張在集會現場的自拍,分別得到兩萬左右的點贊;神話成員金烔完、演員李清雅、車仁表等人也在十一月的週六晚上參與了一場又一場的集會。
老牌歌手李承煥自家公司外牆掛「朴槿惠下台」布條,並發布新歌《被遺棄在路邊》,希望藉此來安慰因為崔順實事件而受傷的民眾,張弼順、申大澈、尹道賢、河東均、韓東俊、李昇烈、屋頂月光等百餘位音樂人參與。MV裏,「世越號」罹難學生家屬、已故農民白南基的女兒、慰安婦受害人吉元玉老人等,20多人手中拿著寫有歌詞「被遺棄在路邊」的紙板。搞笑藝人朴明秀則在自己主持的電台節目中,對即將參與彈劾案表決的國會議員表示;「12月9日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希望議員們不要忘記初衷,做出不以私利為出發的決定。」
出道超過20年的老牌演員車仁表參與了11月26日第5次的燭光集會,在現場,他對記者說:「實在是忍受不了了,所以今天出來了。」
實際上,讓這些演藝界人士憤怒的事情早在兩個月前就已經發生。
當時韓國輿論指,朴槿惠政府手中有一份「文化演藝界黑名單」,並下達給文化體育觀光部,震驚全國。雖然青瓦台一直否認這一「黑名單」的存在,但外界,特別是演藝圈跟文化界都認為這份名單是真實存在的,名單上的一些人確實曾經遭遇過政府削減支援等事。
「黑名單」多達9473人,其中包括594名曾反對政府頒布的「世越號」船難事件試行令的文化及演藝界人士,754名針對「世越號」船難事件發表時局宣言的作家,曾在上一屆大選中支持朴槿惠的競爭對手文在寅的6517人和曾在2014年地方選舉中支持首爾市長朴元淳的1608人也均在名單上面。
名單中不乏一些知名人士,像曾經主演《辯護人》的宋康昊就在此榜單上,他曾在「世越號」事件後,支持遺屬追究責任而被政府列入黑名單。他曾表示,在接拍《辯護人》這部電影之後,突然就斷了片約,這是他1996年出道以來的第一次。2013年《辯護人》上映時,宋康昊已經算得上是南韓一線的演技派演員,憑藉《殺人的回憶》、《怪物》、《密陽》等三十餘部電影得到了肯定,但即便如此,2015年,他一部片子都沒有。他沒有指出這其中是否有任何來自政府的壓力,但在《辯護人》上映之後,投資該影片的公司遭到了高強度的稅務調查。
宋康昊表示,在接拍《辯護人》之前,他也曾經猶豫過,但最終還是決定加入。他的擔心源於電影是以已故南韓前總統盧武鉉為原型,講述盧武鉉成為人權辯護律師的過程。七十年代末,南韓正處於朴正熙的獨裁統治之下,他被刺殺後,另一獨裁者全斗煥上台。經歷過光州民主化運動之後的全斗煥政權如驚弓之鳥,1981年,全斗煥製造「釜林事件」,非法拘禁釜山讀書會的22名成員,當時還是一名稅務律師的盧武鉉為學生們辯護。因為電影的特殊性,而讓朴槿惠政府「很不開心」。
除了宋康昊之外,曾指導《親切的金子》、《老男孩》、《下女誘罪》的導演朴贊郁,一線女演員金惠秀等都因「世越號」事件而被列入疑似黑名單。曾因2013年創作諷刺朴正熙以及朴槿惠的戲劇《青蛙》的導演朴根炯,去年被剔除韓國文化藝術委員的支援名單之外。不僅如此,本來計劃今年十一月在國立國樂院的演出也因國樂院的阻撓,無法成行。也有人公開表示對黑名單的看法,知名男星鄭宇成並不在意自己被列入黑名單這回事,在近期的某個電影發布會上,他曾大喊「朴槿惠,你出來!」轟動全場。首爾市長朴元淳曾針對黑名單事件,在facebook炮轟政府,曾引起藝文界強烈反響,要求停止政治干預。
韓國自九十年代提出「文化立國」戰略,之後政府也一直在文化這一產業不遺餘力地投入,經過歲月的淬鍊,韓國的文化產業已經相當發達,形成獨特的「韓流」。從1998年到現在的十多年時間,文化產業一直是韓國政府大力扶持的,可以說已經形成了支撐「韓流」不斷壯大和「走出去」的舉國體制。朴槿惠就任後,提出了創造經濟的思路,其中就包括文化產業。政府支援得多,干預的自然也會多,看似蓬勃且自由的文化市場,實則也是充滿各種政治審查。獨裁政府年代,軍人獨裁政府視電影是一種教化大眾的思想工具,軍政府統治時期,南韓的「大鐘獎」內,甚至有一個名為「最佳反共電影」的獎項。民主制度形成之後,粗暴干預行業的情況得到了改善,但取而代之的是無形的政治滲透與間接干預。由親政府傾向的《朝鮮日報》主辦的「青龍電影節」就被許多進步陣營的導演所排斥。
而南韓國內認受性相對來講較高的「釜山國際電影節」也因電影人與政府之間的矛盾,在過去兩年間差點夭折。2014年釜山電影節上,釜山市政府以「可能引發政治爭議」為由,要求取消放映「世越號」事件的紀錄片《潛水鐘》。《潛水鐘》記錄了當時的搜救情況,矛頭指向南韓政府與社會。電影節委員會認為,政府用政治手段破壞電影節的獨立性,照常讓電影上映。事後,電影節執行委員長「被辭職」,主辦單位其他工作人員也被政府調查,政府抽調了部份投入該電影節的資金支持。
雖然青瓦台否認文藝界黑名單的存在,但對於演藝界的審查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這也是為什麼許多藝人願意承擔風險,參與到今次的示威活動中。
每次看到那種“藝人就不要參與政治了”、“一群戲子懂什麼”的言論就覺得很想笑。人家先是一國公民,再是一個藝人,憑什麼藝人就不能發表自己的意見了呢。這年頭還得姓趙才能議政?樓下的評論說的好,拍政府馬屁的時候你你不拍就有罪,不好的時候就說不得
人的思想上容易被控制操纵的。就像朴槿惠被弹劾,国人不是想本国公民没有这种权利而痛苦,反而是把这件事当成韩国内乱甚至衰落的表现,认为中国“必成最大赢家”。国人还是把领导人的荣衰和国家的兴衰还是捆绑在一起,以为这种事件对韩国是巨大打击一样(虽然是一种打击,但是对国民却没有太大负面影响,相反,如果没有弹劾体制,各种腐败、裙带、干政才危害国家和人民。这种弹劾恰恰体现了韩国民主化近30年来的成就),几百年前黄宗羲说的“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家之忧乐”的观念到现在还是没有进入广大人民心中。
之所以一方面批评艺人关注政治,一方面又对诸如九三阅兵、南海仲裁要求艺人表态,其实就是典型的双重标准嘛。在很多国人看来,只要是对外的政治事件,就得团结一致表态,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人就转”,如果是“内部”事物,就又变成“莫谈国事”、“这是国家政府的事,老百姓不用操心”、“国家会做的,你操心也没用”、“换能做你行吗?不行别bb”、“家丑不可外扬(虽然很多微博微信对政府的批评并没有“外扬”到国外,外国知道这些事也不是网友评论了才知道)”……这时候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话又被抛到九霄云外了,而且你这样说马上一堆嘲讽紧随而至:“拿镜子照照你自己,你自己尽到义务了吗”“你自己工作学习上用功了吗”“你们这群埋怨体制的情怀党什么实事也没做”,不跟你正面讨论而是一味嘲讽。所以教育问题太重要了,培养了那么多双标党。
在新浪微博看到劉亞仁參與燭光集會的新聞下面有人評論說“藝人還是遠離政治為好”,不知該如何回復了,人家去行使公民權利,有何不可?
很奇怪,在我們的網絡上,總有人罵台灣和香港的演藝人士,說他們演戲就好好演戲,唱歌就好好唱歌,不要參與政治,但同時,「9.3閱兵」沒在微博說自己很感動的以及之前沒對「南海仲裁」結果表達抗議的演員或歌手都被一些網友批評了。這難道不是政治?
經常關注外國歌手或演員就會發現他們的公共事務參與度很高。看蘇格蘭演員James McAvoy的各種訪談時不禁感慨,真敢說!批評執政者、支持蘇格蘭獨立、批判英國的教育制度……香港有何韻詩黃耀明,台灣也有焦安溥戴立忍,或許在正常的社會中,這些都很正常。
可我們呢?以前至少發生人禍的時候有些所謂“明星”還會發微博表達一下憤慨,可是現在都裝作沒看見沒聽說。特別希望中國的演員也能有這種擔當,但我不能強迫他們,黑暗的時代,人們寧願選擇以沈默來自保。
在新浪微博觀察過中國大陸公眾人物在公共事務上的參與度,情況越來越差,也“惡意”揣測過他們是不是受到過某種暗示甚至是“威脅”,甚至9·3閱兵那一天香港藝人集體微博表忠也是官方操作的結果。
雖然之前也看了《竊聽風暴》《V字仇殺隊》等電影,但讓我開始思考文化與政治的關係卻是受韓國電影啟發,作為看韓劇長大的一代,我看韓國電影居然是在大學後期,但那個時候都是很晦澀的文藝片,《密陽》《薄荷糖》之類的,畢業後才看到《熔爐》《辯護人》《恐怖直播》,很受震撼也很感動,原來電影也可以這樣,通過反映社會現實推動社會改革。
當然了,音樂也有著同樣的力量,譬如Bob Dylan。
中国大陆的明星还在跪着挣钱。啥时候站着也能把钱挣了呢
是不是這樣的:
「民主制度行程之後」->「民主制度形成之後」
還有,根據語境,第二段藍字的部分
「名單上的一些人卻是曾經遭遇過」->「名單上的一些人確實曾經遭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