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澳洲總理安東尼·艾爾巴尼斯宣布,中國將解除對最後兩間澳洲牛肉出口商的出口限制。這意味著,長達五年的中國與澳洲貿易戰正式結束。
2020年4月,澳洲因在聯合國發起動議,要求獨立調查2019年冠狀病毒起源,引起北京強烈不滿,隨後對澳洲施行貿易制裁,包括:對澳洲進口大麥徵收80%的關稅;對澳洲進口葡萄酒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幅度從116%到218%;以標簽不合格為由,禁止或限制澳洲10間牛肉屠宰商產品出口中國;禁止澳洲龍蝦進口中國;以禁止已海運到中國的煤炭運入港口為藉口,禁止澳洲的煤炭進口;以在木材中檢測到害蟲為由,禁止澳洲的木材進口。
中國與澳洲在2016年簽訂自由貿易協定,而中國在2020年和2021年先後宣布的這些經濟制裁,令兩國關係跌到最低點。被制裁的行業大多依賴中國市場,尤其是煤炭、紅酒和龍蝦。在中國的高關稅下,澳洲對中國的紅酒出口總值,從2019年的12億澳元,跌到去年的不足一百萬澳元。
儘管中國的制裁在一開始令商界焦躁不安,但他們很快就發現,中國的經濟制裁不全是壞事。澳洲政府和商界一直對農業產業出口過度依賴中國有所憂慮,在反過來中國推一把力後,部分受制裁的產品找到新市場,彌補了中國禁令下的損失;從總出口商品價值來看,中國並沒有對與自身經濟命脈緊密相連的鐵礦石進行制裁,令澳洲2021年的商品出口總值大幅度反升。
在中澳之外,全球各國也關注中澳貿易戰的走向。澳洲是美國的重要盟友之一,也是典型的「中等國家」,在經濟上與中國交好。隨著中美關係在新冠疫情期間惡化,中國借新冠獨立調查對澳洲的制裁,也被外界視為有「殺雞儆猴」之意,警告加拿大、法國等同類型國家要「慎言慎行」。
2022年,澳洲工黨當選,在新政府的主導下,澳洲和中國關係緩和,從2023年起,中國也逐步解除對澳洲的商品禁令。在這場中澳貿易戰中,澳洲的損失顯而易見,但中國在這場制裁中得益如何,卻少有分析。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2024年11月,中國駐澳大使肖千舉行中澳經濟戰略關係十週年記者會,被問到中國是否後悔(regret)對澳洲進行經濟制裁,肖千表示,「我說我對此感到遺憾(regret),我認為這麼說,從理論上沒有錯,因為當時在那一段時間裡,這些事情發生了,並損壞了雙方的關係。」
但肖千認為,澳洲需要承擔同樣的責任,指中國的做法源於澳洲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以及禁止華為參與澳洲5G建設。肖千指的,是澳洲在2019年對中國的鐵道輪殼和風塔採取反傾銷措施,並在2020年2月對中國的不鏽鋼水槽延長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中國在2021年就這三項商品向世界貿易組織申訴。今年三月,世貿組織判決中國勝訴,澳洲表示接受。
究竟中國對澳洲實行的這五年的貿易戰,對澳洲打擊有多大,對中國自身經濟又是否出現「反噬」?端傳媒梳理了這五年來中澳貿易數據,並為你逐一分析。
涉及200億經濟制裁,卻被鐵礦石扯平?
中國是澳洲的最大出口國和進口國,但從中國的角度去看,澳洲出口至中國的商品只是佔中國進口總值的5%左右。以2024年1月到10月的數據來看,中國最大的進口國家和地區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其次是拉丁美洲,然後是台灣、韓國、美國、日本,再到澳洲。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中國從2020年5月開始對澳洲實行制裁,但是整體而言,澳洲出口至中國的商品價值相對平穩,細看的話,甚至會發現,在被制裁後的一年,澳洲出口至中國的商品價值不降反升。
澳洲官方出口貿易機構對此進行分析,發現這全得益鐵礦石的出口。作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中國雖然鐵礦儲備量佔全球第四,但是鐵礦品質差,因此中國超過80%的鐵礦石依賴進口,其中澳洲是中國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從2018年到2023年,鐵礦石也是澳洲最大出口商品。
根據澳洲工業部的數字,2021年,澳洲出口了8.72億噸鐵礦石,僅僅比2020年多了增加了0.6%,然而,由於鐵礦石價格上漲,從2021年1月的146美元/噸上升到七月的230美元/噸,因此澳洲的出口鐵礦石價值急速上升。在2021年,鐵礦石佔據澳洲往中國出口商品總價值的77%,在2019年僅為61%;鐵礦石佔據澳洲往全世界出口商品總價值的38%,在2019年僅24%。
儘管中國曾試圖通過從巴西、南非、印度進口鐵礦石來減少對澳洲鐵礦石的依賴,但從需求上看,他們都無法取代澳洲的中國市場的地位。
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增大,除了本身鋼鐵生產所需外,也和2020年的「十九五全會」批示集中經濟發展,大興基建有關。但高額的國際價格也讓中國在2021年下半年採取措施,推動國內鐵礦石生產,雖然遇上秋冬季環保控標,鐵礦石開採限制,鋼鐵廠限產,沒有從源頭上解決依賴進口問題,但也減少了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導致全球鐵礦石的價格下跌,因此在2021年下半年,澳洲的鐵礦石商品總價值有下滑趨勢,但整體而言,還是要比中國實行經濟制裁之前要高。
澳洲的「尋找新市場」戰略如何?
中澳貿易戰,令澳洲大眾對澳洲經濟對中國的依賴度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無論是官方還是坊間,都開始呼籲澳洲各大產業尋找中國的替代市場,以此降低中國的經濟制裁的負面影響。
其中,作為澳洲經濟支柱的礦業,比起其他受制裁的行業,在尋找替代市場上更具靈活性。從2019年到2023年,鐵礦石和煤炭是澳洲出口價值最高和第二高的產品。中國是澳洲煤炭第二齣口大國,在此次貿易戰中,中國禁止已航運到中國碼頭的澳洲煤炭入港數月後,正式禁止澳洲煤炭進口,直到2023年1月解除禁令。儘管如此,澳洲的煤炭出口總值在2020年到2022年間上升,主要是因為出口到日本的煤炭也在2021年和2022年大幅度增加,從而帶動了澳洲煤炭出口。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進口澳洲煤炭最多的國家分別為日本、印度和韓國,而這三個國家均是澳洲工黨政府上任後,致力在亞太地區發展軍事戰略關係的對象,以應對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威脅。
不過,日本和澳洲的煤炭供應關係上也遇到碰壁,澳洲工黨政府上台後,推動澳洲能源轉型,以實現2050年的零碳排放的目標,並優先解決國內能源供應不平衡、能源價格上漲等問題,因此日本能源企業曾抱怨,澳洲不是一個值得依賴的煤炭能源供應夥伴,並轉向開發中東能源市場,這也對澳洲在2023年的煤炭出口總值造成重要影響。
相比之下,中國對澳洲煤炭的依賴程度更高。在對澳洲實行禁令後,中國曾轉向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和加拿大進口煤炭,但仍無法填補澳洲煤炭的空缺,再加上俄羅斯2022年對烏克蘭開戰,西方國家緊密關注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貿易關係,令中國難以擴大對俄羅斯的煤炭進口。缺煤的直接影響是在2021年,中國冬季北方大規模缺電,東北甚至在九月份就要拉閘限電。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在2021年九月份,有多艘因無法卸貨而滯留在港口的澳洲煤炭運船,得以卸貨,涉及煤炭約45萬噸。2023年,中國恢復澳洲煤炭進口,取消限制後,中國市場迅速恢復對澳洲煤炭的需求,路透社甚至報導,因中國對澳洲煤炭的需求突然增高,澳洲減少了出口到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的煤炭,來滿足中國市場。
農業是澳洲經濟第三大產業,其中穀物種植業是農業中的最大行業,貢獻約22%的收入。在此次貿易戰中,中國從2020年5月開始對澳洲大麥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直到2023年8月取消。在這之前,澳洲是中國最大的大麥進口國。
儘管一開始,中國的高關稅對澳洲的大麥出口有重大影響,但隨著貿易戰持續發展,澳洲大麥農民順利在中東、東南亞和東亞找到了中國的替代市場,尤其是沙特阿拉伯。根據澳洲種植業行業協會2021年的報告,在2017-2018財年和2019-2020財年期間,中國佔了澳洲大麥出口53%的市場,到了2020-2021財年,這53%由沙特阿拉伯(30%)和越南、日本、科威特、泰國以外的其他國家(24%)順利填補,因此2020-2021年,澳洲大麥出口總量有所上升。
報告也提到,中國大麥進口的總量在貿易戰期間有所上升,從原本排在澳洲之後的加拿大、法國、阿根廷和烏克蘭進口了更多的大麥。在2023年,澳洲大麥重新出口中國時,雖仍低於2019年的水準,但已比2020年貿易戰開始時高。
煤炭和大麥屬於必需品,又是出自澳洲傳統經濟支柱行業,儘管在貿易戰中面臨將近「中國零進口」的危機,但在政府和行業共同積極開發新市場的努力下,在一年內填補了中國市場的空缺。其中,根據澳洲政府數字,煤炭從2019年到2023年一直是澳洲第二大出口商品,而大麥在2022-2023年成功晉身澳洲出口前25名。
中國中產決定澳洲被制裁的程度?
然而,對於葡萄酒和龍蝦這兩項商品,中國的經濟制裁不僅有效,甚至在禁令解除後,澳洲產品也難以重奪中國市場份額。在2018-2019年,澳洲酒類(包括葡萄酒)在澳洲出口商品中排名21, 中國也是澳洲葡萄酒最大出口國。然而2020年,中國對澳洲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直到2024年3月才取消。
澳洲對中國的葡萄酒出口,在兩國2015年12月開始實行自由貿易協定後,一路上升;而中國對澳洲葡萄酒實行制裁後,澳洲的葡萄酒出口總值大幅下降,哪怕美國、英國的出口價值在2021年和2022年有所上升,中國市場的缺口還是難以被填補。
反觀中國,從2020年到2021年,中國葡萄酒進口市場很快就找到澳洲的替代品,轉向法國、智利和義大利。然而,從2021年起,中國葡萄酒進口總量下降,一份關於中國國產葡萄酒的市場報告也顯示,國產葡萄酒產量也在2021年開始持續下降。幾年前對葡萄酒中國市場的分析顯示,當時中國葡萄酒市場的興起,得益於當時不斷增長的中產階級;而2021年開始,中國面臨新冠疫情和經濟衰退的雙重影響,人們減少外出聚餐和次要消費,因此葡萄酒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也減少,因此哪怕澳洲葡萄酒從2024年3月開始「禁令」不再,澳洲業界也預計,短期內難以恢復回禁令前的份額。
澳洲龍蝦也是得益於中澳自由貿易協定的簽訂,從2017年大規模出口至中國,到了2019年,澳洲出口到中國的龍蝦價值甚至佔了總出口的將近一半。在自由貿易協定簽訂之前,澳洲官方曾發現,澳洲的龍蝦都是經越南或香港再出口到中國,因而在兩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後,澳洲出口到越南和香港的龍蝦的價值大幅度降低。
在西澳和南澳,一些龍蝦養殖戶極度依賴中國市場,甚至養殖的95%的龍蝦會出口到中國,因此當中國宣布龍蝦禁令時,整個產業感到非常擔憂,為了解決庫存,連續三年在澳洲國內低價出售,有業界形容龍蝦的價格「和巧克力的價格差不多便宜」。
和其他商品一樣,澳洲龍蝦試圖轉向東南亞和東亞尋找替代市場,但效果一般,比如越南、香港和台灣的市場雖有增長,但仍無法填補中國市場的缺口。2023年,台灣《報導者》就曾發現,有澳洲龍蝦經台灣走私到中國。
至此,我們可以發現,若商品本身僅是為了迎合中國市場而擴張,那麼當北京實行經濟制裁時,這些商品受到的打擊和損失也是最為慘重,尤其是龍蝦,在國內市場相對飽和的情況下,整個行業都是依賴中國消費者而生。龍蝦和葡萄酒均是中國中產階級消費者的消費品,一旦中國經濟放慢,消費者減少不必要的消費,那麼即使沒有經濟制裁,這些行業也會受到影響。
耐人尋味的是,對葡萄酒、龍蝦這些明顯依賴中國市場的商品,北京採取的是「一刀切」的措施,但對於中國普通消費者要強烈需求的產品,北京採取的手段卻「不痛不癢」。
和其他商品不同,北京在牛肉的處理上是以公司為單位,選擇了十家規模較大的牛肉加工商下手,制裁的確造成這些企業損失慘重,其中一家首輪被禁的牛肉企業高管就表示,當時的禁令讓他的公司一夜間損失30%的生意,損失收入過千萬,而澳洲近年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農業生產屢屢極端氣候影響,令他的生意雪上加霜。
但從整個行業來看,澳洲雖然在2021年在中國的市場份額有所減少,但是仍然位居中國牛肉進口國前四,就連澳洲肉類行業委員會的主席也向媒體表示,雖然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牛肉「乘虛而入」,但從數據上看,澳洲牛肉在中國市場地位仍是相當穩固,因此他有信心,當澳洲牛肉可以全面回歸中國市場時,會再創新高。
對於澳洲的牛肉行業來說,北京的經濟制裁,損失可能更多體現在行業在中國市場的增長,不能和中國市場擴大的速率一致。從2019年起,中國牛肉消費市場持續增高,在2021-2022年時,人均牛肉消費增速甚至達到了4%,在供不應求的市場裡,巴西、阿根廷和烏拉圭等中國傳統牛肉進口國的進口量及商品價值快速增長。但一份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報告指出,2023年開始,由於中國國內消費乏力,市場對進口牛肉的需求下降,因此中國進口的情況也有所影響。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對澳洲經濟制裁影響明顯的產業和商品,他們往往和中國的中產階級消費水平緊密相連,結合這兩年中國經濟放緩,也因此他們在中國的經濟制裁面前更為脆弱。
澳洲對中國的「制裁」又如何?
在中國宣布首輪經濟制裁後,澳洲政府在2020年8月禁止蒙牛收購澳洲乳業雄獅,該舉被視為是對中國制裁的反擊。期間,也有澳洲國會議員提議,澳洲政府應限制澳洲奶粉出口到中國,以此回應中國的措施。自2008年中國出現「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後,中國消費者對澳洲奶粉需求大增,隨著電商的發展,澳洲「代購」奶粉規模也不斷擴大。
然而,若澳洲採用限制奶粉出口來反擊,那麼首先被砸到腳的是澳洲乳業行業。儘管在中國的乳製品進口名單上,澳洲排名第二,次於新西蘭,但中國是澳洲乳業出口的第一大國,因此,若澳洲限制奶粉出口,不一定會對中國奶粉市場造成重傷,但必然對自己的行業造成打擊。
在最近的記者招待會上,中國駐澳大使肖千指稱中澳貿易戰是由澳洲率先發起,直指澳洲在2019年對中國的風塔、鐵道輪殼和不鏽鋼水槽徵收反補貼稅。然而數據顯示,儘管澳洲對這三項中國商品徵收額外稅,但整體仍依賴中國進口,反而從中國的角度來看,對澳洲的出口量只是龐大市場中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
在過去五年的中澳貿易戰中,北京的經濟制裁固然有效,但這也是對那些本身為滿足中國需求而存在的產業和商品而言。在實行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中,澳洲的煤炭和大麥等產業雖一開始有所損失,但在行業和政府的主導下,迅速找到替代市場,既打破了長期依賴中國的困境,又讓行業從此更具韌性。
北京也是有策略性地挑選行業進行制裁,沒有選擇鐵礦石這一類關乎經濟支柱的商品進行打擊,也沒有選擇限制奶粉這一類與民生民意緊密相關的商品,避免遭到「反噬」。
許多國際關係學者指出,中澳貿易戰,是北京想給親近美國的中等國家傳遞「選邊站」的信號,然而從結果來看,這場貿易戰不僅讓法國、加拿大等中等國家警惕起北京實行經濟制裁的手段,而且澳洲的回應和收穫也顯示,只要加強和「志同道合(like-minded)」國家在經濟和戰略上的合作,就能對抗北京的經濟制裁。
如今兩國貿易合作重回正軌,卻遇上中國經濟疲乏軟力,中產階級消費者謹慎支出的時段,澳洲國庫部長吉姆·查默斯就在十二月的預算演講中表示,在中國經濟衰退、內需大減的情況下,澳洲預計明年的礦業出口收入會大幅減少。特朗普在美國總統選舉勝出,既增加中美雙方貿易關係的不確定性,又讓澳洲政界疑慮,澳美英的軍事聯盟「奧庫斯」難以順利落實,美國幫助澳洲打造一支核潛艇動力艦隊的計畫能否如期完成。2025年,「中美澳」三角關係註定挑戰重重。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