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峰會顯示中俄影響力,拜登缺席,日本未提「亞洲北約」|Whatsnew

東南亞日益成為中美俄交鋒的空間,東盟內部的分歧有因此擴大的危險。
2024年10月10日,中國總理李強(左二)在第27屆東盟峰會上合影後走下台。攝:Dita Alangkara/AP/達志影像

離開真相,談何看見彼此和追求正義?我們的日報、速遞Whatsnew、端聞Podcast能夠保持免費,離不開每一位會員的支持。暢讀會員首月5折尊享會員全年85折,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即時報導和深度內容。

10月11日,在老撾(寮國)舉行的2024年東盟(ASEAN,東協)峰會正式結束,會議最終未能達成任何聯合宣言。

路透社引述匿名美國官員表示,東盟十國提出的宣言草案遭到了中國與俄羅斯的反對而最終未能發表。路透社還指,草案中關於南中國海的部分遭到了中俄的反對。而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當天則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宣言未能通過是因為「美國、日本、韓國、澳洲和紐西蘭不斷試圖將其變成純粹的政治宣言」。

據報導,草案中提及呼籲「各方遵守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又提及「法庭在解釋或適用《公約》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權威。」此前,常設仲裁法院(PCA)受國際海洋法法庭(ITLOS)委請,在菲律賓訴中國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一案的仲裁結果中裁定中國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下對南海自然資源不享有基於「九段線」的歷史性權利,而中國則自始至終拒絕參與仲裁過程,稱中國已依據公約規定排除「爭端處理機制在海域劃界等問題上對中國的適用」,同時稱仲裁庭不享有管轄權。

對此次東盟峰會上涉及南海問題的報導,中國外交部沒有回應有關置評要求。中國總理李強則在峰會上表示,「中方始終致力於遵守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始終恪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堅持與當事國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處理分歧,積極開展海上務實合作」。他又指中國和東盟國家正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有關域外國家應當尊重和支持中國與地區國家共同維護南海和平穩定的努力,切實為地區和平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這一「域外國家」或在暗示美國介入地區議題。

連月和中國的海上衝突略有降溫的菲律賓,則在東盟峰會上批評中國。針對中國強調的「南海行為準則」,菲律賓總統小馬科斯表示:「談判進展緩慢,我們無法討論核心內容⋯⋯甚至連『自我克制』這樣基本概念的措辭都還有待確定。」他還指控中國艦船在菲律賓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非法鳴笛、使用水炮、撞擊菲律賓船隻」,導致「誤判和緊張局勢升級的風險持續增加。」

除了涉及南海的爭議外,東盟峰會也成為美俄和中美交鋒的舞台。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峰會上批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指這一行為違反了東盟國家商定的原則。拉夫羅夫則強烈批評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政策,指責美國是「將日本軍事化」的「幕後黑手」,並批評了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企圖加強一個主要由日本、韓國、澳洲、紐西蘭和日本等國家組成的地區集團。

此前,日本新任首相石破茂在美國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了題為《日本外交政策的未來》的署名文章,表示亞洲因為缺乏北約式的集體自衛體系,可能導致戰爭爆發,因此建立「亞洲版北約」(Asian Nato)對於西方盟友威懾中國至關重要。這一設想,石破茂已提出多年,亦在其競選自民黨總裁時提出。

不過,「亞洲北約」的設想並不受美國與印度歡迎,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已表示華府並不打算在印太地區建立類似北約的防衛組織,而印度外長蘇傑生(S. Jaishankar)也表示印度「沒有考慮那種戰略架構」。

因此,日本新任外務大臣岩屋毅和防衛大臣中谷元皆表示現在沒有針對亞洲版北約提議展開準備工作,最好是建立一個不排斥任何國家的亞洲安全合作框架。在出席東協峰會時,石破茂也僅在與李強會面時提及,「不能容許試圖憑藉力量和脅迫,單方面改變現狀」,沒有再提出「亞洲北約」的設想。

2024年10月11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老撾舉行的東盟峰會的新聞發布會上講話。攝:Tang Chhin Sothy/Pool via Reuters/達志影像

《南華早報》分析指,東盟峰會因南海問題未能達成最終宣言與美俄在峰會上的交鋒,特別是中俄聯手反對最終宣言,反映出「東盟峰會內部分歧日益擴大」,東南亞已日益成為大國影響力的戰場。《經濟學人》則批評拜登連續兩屆缺席東盟峰會,阻礙了美國在東南亞地區與中國競爭。

此前的一份民調顯示,近50.5%的東南亞受訪者表示,在當前中美競爭的背景之下,如果必須要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做出選擇,那麼他們會選擇中國。

不過,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則認為美國仍然重視東南亞,但應管理東南亞國家的期望,並指出東盟峰會並非與東南亞夥伴協商合作的最好平台。

在出席完東盟峰會後,李強又於12日前往越南訪問。這是李強任內首度訪問越南,也是越共總書記蘇林履新後,中國政府首腦首度訪問越南。訪問期間,李強與越南總理范明政簽署了《聯合聲明》,聲明中有一段涉及南海主權爭議,其指:「(中越)雙方就海上問題深入坦誠交換意見,強調要更好管控和積極解決海上分歧,維護東海(越南對南中國海的稱呼)與地區和平穩定⋯⋯不採取使局勢複雜化、爭議擴大化的行動⋯⋯推動海上共同開發磋商和北部灣灣口外海域劃界磋商早日取得實質進展⋯⋯」

聲明還指「越方重申始終把對華關係視為越南獨立自主、全方位、多樣化對外政策的頭等優先。這是雙方的戰略選擇。」中越又簽署了交通互聯、海關、民生、教育、農產品貿易、新聞和銀行等領域的10個合作文件。

此前,蘇林在訪問完中國後,又接連訪問了美國與法國。美國指美越將在半導體和供應鏈方面大量投資,並在網絡安全領域展開前所未有的合作;而越南與法國又升級為全面戰略夥伴,並同意加強在航空航天科技、人工智能、機場交通基礎設施以及可再生能源和氫能等領域的合作。

分析指,蘇林將繼續延續越共前總書記阮富仲的「竹子外交」理念,並努力尋求加強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