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十月颱風,山陀兒吹襲下的高雄

山陀兒狂風暴雨橫掃南台灣後,尤以高雄、屏東市區更是一片颱風過境景象,路樹倒伏、商家看板傾倒、街道上。
2024年10月3日,高雄,颱風登陸前,一名老人在躲雨。攝:陳焯煇/端傳媒
台灣 社會 極端天氣 氣候與環境 災害

2024年編號第18號颱風「山陀兒」,3日中午以中颱強度於高雄小港登陸,登陸後移動速度緩慢,且因山脈地形因素,在台灣上空迅速減弱,暴風圈也不斷縮小。同日下午5時,山陀兒減弱為輕度颱風,並於4日清晨5時,颱風雲層結構迅速消散,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

山陀兒也是繼2001年颱風「潭美」後,史上第二個在台灣上空消散的颱風,中央氣象署已解除山陀兒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

此前,由於山陀兒路線詭譎且移動緩慢,途中一度數鐘頭滯留在高雄外海處,致使台灣警戒週期不斷延長——從颱風警報發布到登陸,歷經四天四小時,創有紀錄以來的警報最久。此外,山陀兒也是台灣史上第二個從高雄登陸的颱風,前一個以類似路線登陸高雄的颱風,已經要回溯到47前的賽洛瑪,當年賽洛瑪亦重創南台灣。

不過,即使山陀兒從生成後一路增強到強颱級別,氣象署指出,由於山陀兒移動速度緩換,全盛時期在海面上,長時間的滯留,讓山陀兒登陸高雄時已減為中颱,但其帶來的狂風暴雨,依然重擊首當其衝的高雄市區。

在山陀兒登陸點小港區,氣象署表示,觸陸前已在高雄港區颳起17級強風,小港機場亦有15級強陣風,瞬間最大陣風達14級風,全高屏的強陣風幾乎都在12級以上,不僅有重達15噸的鐵架都被吹倒,3.8噸重的貨櫃也被暴風吹著跑;一間位於小港區的便利超商,大片的玻璃門窗遭到暴風擊破,碎裂的玻璃及滿目瘡痍的貨架,顯見颱風挾帶的暴風威力。

這樣的情景不單是小港區的這間便利超商。根據社群媒體上大量上傳的影像,多個行政區的多家超商,也同樣遭到暴風侵襲。由於位處一樓的超商採用大立面的玻璃櫥窗,在颱風侵襲之際「扛」不住而被吹破。此外,高雄市區的一處飯店大門,從影像中也可見飯店員工奮力以身軀抵住玻璃大門,以防止這堵玻璃門遭到強風破壞。大量上傳的影像也分享,市民居住的大樓遭暴風搖憾,身在暴風圈中卻宛如經歷一場大地震。

2024年10月3日,高雄,淹水的街道。攝:陳焯煇/端傳媒

同時,從網友上傳的多部影片及照片顯示,一些高雄市民的住家鐵皮屋頂遭到強風「拔起」吹飛。在台灣,一些市民會在屋頂加蓋樓房,並使用輕便的鐵皮作為屋頂建材。不過由於鐵皮年久失修或鏽蝕,結構強度較差,便容易在颱風侵襲之際出現整個屋頂被掀走吹飛的景況。

在山陀兒狂風暴雨橫掃南台灣後,尤以高雄、屏東市區更是一片颱風過境景象,路樹倒伏、商家看板傾倒、街道上一片狼籍。此次山陀兒颱風,其暴風圈壟罩高雄市、屏東縣逾60個小時,颱風中心更停留高雄市上空逾10個小時,更讓高雄、屏東創下連續四天停班停課的颱風假紀錄,為歷史新高。這場風災也導致全台至少兩死、逾百人受傷。山陀兒引進的西南氣流,導致南台灣降下超級豪雨、多處淹水,北台灣的基隆及新北市北海岸的金山、萬里等地也因外圍環流及地形作用而大雨不斷,出現多處亦發生積淹水情況。其中,基隆降雨量更達單日408毫米,創下設站78以來新高紀錄。

路線詭譎且與台灣於海上對峙多時的山陀兒颱風,在登陸後不到24小時卻快速地消散、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這場10月颱風,讓南台灣從驚心動魄中歸來,一位網友則在社群媒體上寫下:「如果這已經是減弱為中颱的山陀兒,實在讓人不敢想像如果以強颱之姿上岸會如何?」

2024年10月2日,高雄,西子灣的浪。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2日,高雄,暴風下行人攜手前進。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3日,高雄,風雨中的宮廟。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2日,高雄,山陀兒登陸前,走過海邊的行人。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3日,高雄,颱風下市民合力安裝防水閘。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3日,高雄,淹水的街道。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3日,高雄,酒店的員工將外面的雕塑搬入室內。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3日,酒店窗外,暴雨下的愛河。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3日,高雄,暴風下的機車騎士。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4日,高雄,市民在颱風過後的公園內運動。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4日,高雄,颱風過後,一個倒掉的招牌。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4日,高雄,市民清理學校內被風破壞的樹木。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4日,高雄,倒掉的貨櫃。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4日,高雄,市民在颱風過後的公園內休息。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4日,高雄,一間超商外貼上破舊的海報,上面有一片葉子。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4日,高雄,市民跨過倒下的大樹。攝:陳焯煇/端傳媒
2024年10月4日,高雄,風暴過後,市民回復日常生活。攝:陳焯煇/端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