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庸置疑,來自美國波特蘭的《Kinfolk》絕對是這幾年最熱銷的獨立雜誌。
不管是Instagram、臉書或推特,你可能很難不看到像這樣風格與內容的照片:穿着棉質衣物的有型男女、從餐桌上方拍攝看似隨意其實經過精心設計的餐點與擺盤、透明空瓶插着幾根花草⋯⋯這些從《Kinfolk》中激發出猶如宗教儀式般的「生活美學」,佔據了現下的社交網絡跟我們的生活。
「無論何時有攝影作業,我總是收到一堆大量柔焦、從高過於頭頂由上往下拍的餐桌。」波特蘭州立大學的平面設計系助理教授Kate Bingaman-Burt在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表示,學生繳交的作業中居然有高達90%的視覺風格一致,這個發生在《Kinfolk》創刊後的現象,恰恰證明了這本雜誌對於年輕世代的影響力。
這並非單一個案,《Kinfolk》帶動的美學風格浪潮早就像宗教狂熱般地在全世界各地席捲開來。一位名為Summer Allen的部落客作者偶然間發現,她的Instagram世界裏瞬間充斥着一種特定風格,例如取景拿鐵上的拉花分享早午餐時光,或者拍攝麻線、剪刀這類單一生活物件,看似自然輕鬆的影像風格,為的是留下剛經歷美好生活的片刻。
《Kinfolk》以大量留白、無負擔的構圖傳達一種追求簡單幸福、尋找美好事物的生活態度,說起來有點類似台灣這幾年流行的「小確幸」調調。而那些信奉《Kinfolk》的教徒,多半是喜愛沉浸在咖啡館思考、工作的網路新世代,不僅注重裝扮、更強調個人風格,也會以「品味」做為消費的優先考量。這個族群凝聚的強大社群力量,讓《Kinfolk》創刊後立刻廣受歡迎,從波特蘭一路挺進向來以生活風格雜誌見長的日本,進而拓展至中國、韓國及俄羅斯等地,成為擁有最多譯本的歐美獨立雜誌。因此,當波特蘭在地媒體以「《Kinfolk》征服全世界」形容這獨有文化現象,確實一點都不為過。
從分享個人生活開始
《Kinfolk》名滿天下,不過說來有趣,在我這趟採訪超過15本雜誌、20多位創意人的旅程中,許多受訪者得知我即將造訪《Kinfolk》之後,都忍不住表達出或多或少的質疑:有人立即露出不以為然的表情,也有人認為《Kinfolk》是本做作且內容了無新意的雜誌,更有人對《Kinfolk》是否能算得上是獨立雜誌表示懷疑。
但是當我最後終於來到波特蘭,這個曾被朋友形容「聚集美國文青」的城市後,才漸漸開始理解《Kinfolk》的風格其來有自,而非只存在於紙本的憑空想像。波特蘭是一座充滿了各式各樣手工製作小店的可愛城市,舉凡凸版印刷、手工紙本、手工香精、啤酒、馬克杯、咖啡等⋯⋯都能找到「made in Portland」的生活物件。就連波特蘭的男性也蓄着典型落腮鬍、短褲戶外休閒服裝,女性則是偏向中性自然生活裝扮,在在與《Kinfolk》重現的人、事、物及自然生活一一吻合。
抵達波特蘭第三天下午,我來到了藏身在波特蘭北區巷弄、被綠意藤蔓包覆着的《Kinfolk》工作室,從外頭看來就像某間溫馨小型聚會場所。身型嬌小、笑容可掬的Katie Searle說話聲音輕柔,她從容不迫地引導我一路穿越開放通透的辦公空間,我則一路睜大眼睛觀察,從入門玄關處擺放員工拍立得大頭照、幾近全白乾淨的空間放入木製家具及綠意盎然的植物、幾處天窗灑落的些微陽光、廚具完備的廚房等⋯⋯可以感覺到他們試圖在這裏營造出家的氛圍。
Katie Searle與Nathan Williams這對夫妻檔是《Kinfolk》的創辦人,同時也是此波生活美學運動的推手。倆人的生活環境與背景有幾分相似,Nathan來自加拿大南方、一個人口只有三千多人的農業小鎮,高中畢業同學不到70人,夏天在水上玩耍,冬天則大打雪球戰;Katie出生於俄勒岡州,波特蘭是她自小成長且熟悉的城市,不僅有便利簡單的城市生活,也能從事爬山、滑雪、泛獨木舟等戶外運動。
2008年, Nathan與當時女友、現任妻子Katie尚在夏威夷的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就讀,課業之餘,Nathan發現比起在外跟朋友喝酒狂歡,他更喜歡與朋友、家人一同聚餐;於是他漸漸開始在部落格中以步驟化圖像記錄每個晚餐派對、夏天活動,透過講究的食器、在地農產品製成的佳餚、精心佈置的餐桌到聚會上溫暖歡樂的對話,營造出一個美好生活的氛圍與情境。漸漸地,這個名為「小小聚會的指南」(A guide for small gathering)的部落格累積了超過6萬名死忠支持者,並成為《Kinfolk》日後的雛形與基礎。
令人著迷的美學風格
在大學宿舍裏誕生的《Kinfolk》創刊號,裏頭寫滿如何打造一場完美聚會的訣竅,內容以「One」、「Two」、「Few」分門別類,分享《Kinfolk》如何在一個人獨處時找到心中的平靜,在兩人世界中找到相處的樂趣,及和家人朋友們齊聚時如何分享生命中美好時光⋯⋯看起來像是工具教學書,輔以大量編輯精美的圖片,讓人不自覺地想依樣畫葫蘆,彷彿這樣就能更接近雜誌內的美好生活。Nathan與Katie並將創刊號部分內容放上官網,短短三週,網站就湧入超過6百萬的點閱流量。
讀者反應雖好,但很快兩人就得面對畢業、步入職場的關卡,雜誌也因此一度陷入不知道該停刊或繼續的局面。Nathan當時前往美國紐約的金融業發展,領着6位數美元的高薪,展開金融新貴的生活。一日,他意外發現公司政策中明文禁止員工私下參與出版事業,一時之間,Nathan必須面臨維持《Kinfolk》出版或者持續金融工作的抉擇,但這樣的想法卻沒有困擾他太久。他迅速地選擇追求自己喜愛的生活,揮別金融業,毅然決然地搬回波特蘭,與Katie一同重拾製作《Kinfolk》的往日生活,那時是2011年。
之後便是我們熟悉的故事:《Kinfolk》的聲勢一飛沖天,網路強大的社群凝聚力,讓來自全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作家、設計師、攝影師、廚師紛紛上門表態想在雜誌上發表作品,最高紀錄是雜誌曾一次集結多達50位的特約撰稿與攝影師,他們用抒情散文、食譜、訪談、個人故事等形式,分享生活及餐桌上的一切,並捕捉看似自然隨興的一面呈現在讀者面前。
與過往居家美學雜誌相比,《Kinfolk》的影像呈現確實有其獨創性,即使每一期由不同攝影師掌鏡,卻能夠精準地捕捉到認真生活的瞬間,分毫不差地展現 「慢生活感」。網路上有不少關於如何拍攝《Kinfolk》影像的探討,有人歸納是仰賴膠卷相機、也有人認為是開大光圈、更有人直接點明得加強擺盤裝飾的功力。無論是哪種說法,相信多數攝影師們絕對會同意的是,這些照片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設定擺放。
即使如此,這些詩意的影像確實帶人遠離了塵囂,投射進入一個美好的世界。無獨有偶,《Kinfolk》「圖像故事」單元更藉由游移在現實與非現實間的「超現實」之間,讓讀者超脫現實世界。例如法國攝影師Maia Flore曾在第11期中展示一系列「化身為家」(Becoming your home)的照片,抽象傳達一個人在家時如何與家真正地融為一體,入鏡的模特兒全以長髮遮臉示人,撲倒在閣樓樓梯間、後仰攤在皮沙發上、臉埋進矮桌內⋯⋯荒誕不經到讓人過目不忘,也難怪影像能成為《Kinfolk》最具魅力的一大招牌。
《Kinfolk》的品牌力
短短數年,《Kinfolk》已躍身一變成為眾所週知的生活品味招牌,不僅成立選物品牌ouur,販售小至海鹽、大至衣物產自波特蘭的物件,還在日本開了間實體店面。此外,《Kinfolk》也相當重視社群的經營,為此還定期舉辦晚餐活動「Kinfolk Dinner」。Katie說,晚餐活動第一年先從波特蘭開始,之後每個月轉換到不同的城市,邀請當地的編輯朋友與讀者一起聚會,當然不論是擺飾、裝盤與氣氛,都是百分百的Kinfolk式風格,「讀者可以藉此親身參與Kinfolk,成為我們的夥伴。」
上述種種嘗試,都是為了解決傳統紙本雜誌被廣告綁架的困境。「財務問題一直都是《Kinfolk》很大的挑戰。」即使如此,《Kinfolk》仍選擇拒絕廣告,專注在雜誌內容,「我們不想做一本滿是廣告的雜誌,告訴別人你必須先擁有這些物品,才能擁有這樣的生活。」而且唯有如此,團隊們才能夠多創造些有趣的內容,而不是把時間用在應付廣告廠商,Katie說,「這些新的商業模式,我們也還在摸索。」
Katie說,創業自然不容易,他們也在黑暗中摸黑前進,「但是我們看到了潛力。」Katie自謙,未來希望能像英國獨立雜誌《Monocle》看齊,建立起成功的商業模式及品牌識別度,最重要的是還能「一直做自己」。
隨着《Kinfolk》的成功,陸續有許多小雜誌竄出,甚至在視覺風格上與《Kinfolk》非常相近,我問Katie怎麼想,她的回答倒是非常坦率:「我相信多數人喜歡看到不一樣的設計、不一樣的內容,很多雜誌會從某些地方擷取靈感,這或許很正常,但若想要取得成功,就得堅持不一樣。」
《Kinfolk》的不一樣,在於它的慢、它的留白,不管外界對這本雜誌的評價如何,它的確開創了獨樹一格的美學流派,並影響了Instagram的世代。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