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裏有廁所嗎?

上廁是小朋友每天都會做的事,但在地球好些地方,廁所原來是奢侈品,不是人人都有機會使用。每年11月19日的「世界廁所日」,就是要我們正視這個問題。
兒童新聞 家庭 風物

你可以叫它洗手間,也可以直接叫「廁所」,它的英文名字更多了,washroom、bathroom、lavatory、ladies' room、powder room、men's room⋯⋯差點忘了最直接的叫法:toilet。

今時今日,大部分小朋友家中都有廁所,但你可會想到,把時鐘撥到50、60年前的「七層大廈」(當年香港政府徙置區住房的俗稱),那時的居民都是很多個家庭共用廁所的?石硤尾美荷樓生活館便展示了那時的公用廁所,裏頭找不到抽水馬桶,卻有一條長長的溝渠貫通各個廁格。人們要紮穩馬步,雙腳橫跨溝渠蹲下「辦事」。

然而,生活館未能展示沖廁的瞬間:不知道什麼時候,洪水般的沖廁水突然從水渠的一端湧到另一端,把一切污穢物沖去。小時候不習慣,真的會被那聲響嚇一跳。

回到沒抽水馬桶時

用水沖走排泄物這構想,是現代抽水馬桶的雛型。有人考證過,3700年前已經有原始的沖水馬桶,但它不普及,可能是因為排池物都是好肥料。正如中國人有句話:肥水不流別人田。

大約16、17世紀時,倫敦這個城市還沒有抽水馬桶,便桶滿了便隨手往窗外傾倒──你沒有看錯,的確如此。滿街都是糞便,那麼人們怎樣走路呢?據說,高跟鞋便是這樣發明出來的。(《廁所之書——第一本廁事大全》,台北:博雅書屋,2010年)

不單如此,隨地便溺更曾經是一道見怪不怪的風景──不管是17世紀的荷蘭小市民,還是18世紀的法國貴族。

在名畫裏大解

白金漢宮正在展覽一幅英國王室藏畫《 A Village Fair with a Church Behind 》,它是荷蘭著名畫家范奧斯塔德(Isack van Ostade)1643年的畫作,寫實地呈現當年的農村風貌。有趣的是,專家在修復過程中發現畫中一個隱藏了的細節:右下角的灌木叢原來由後世所加,遮蓋了原作裏一個正在大解的男子。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看看Royal Collection Trust的介紹影片,找找那個曾經令王室尷尬的寫實細節。

即使極具氣派的凡爾賽宮,當年也屎尿處處。18世紀作家Turneau de la Morandiere曾描寫法王路易十五時的凡爾賽宮,無論是通道是走廊還是庭院,貴族們一樣照「辦」可也。

印尼首都雅加達附近一個貧民區,孩子們使用建在海上的公共廁所。攝:Beawiharta/REUTERS
印尼首都雅加達附近一個貧民區,孩子們使用建在海上的公共廁所。

七分一人沒廁所用

時至今日,全球六成八人口都能使用抽水馬桶或有蓋茅廁等「改良衞生設施」(improved sanitation),它們的作用是分隔人與排泄物,防止疾病傳播。

但你可能不知道,世界上每七個人當中,仍然有一人因為沒有廁所使用而被迫露天排便(open defecation),他們十居其九住在農村,代表着世界上極其貧窮的一群。聯合國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出版的最新報告提到,南亞地區未能使用「改良衞生設施」的人口中,六成四仍然在露天解決。

露天解決不單提高了人們感染腹瀉及肝炎等疾病的風險,還把婦女暴露在性侵犯的危險之中。

上廁也是「衞生權」

「世界廁所日」的其中一個重點,便是喚起大家關注這群處於社會最下層的人的「衞生權」──聯合國已於2010年宣布,享用衞生設施和食水同樣是人權。今年的主題更明明白白地指出,衞生設施及食水不足,導致兒童反覆腹瀉及感染寄生蟲,跟他們營養不良、發育遲緩及身體虛弱離不開關係。人糞分離的廁所,對小朋友的健康成長極為關鍵。

最後,讓我們把鏡頭拉回現代都市。即使我們很容易便找到廁所,但是如果用得污穢不堪,難保不會把大小便中的細菌或其他致病源散播出去,變相幫忙傳播疾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不喜歡使用髒兮兮的洗手間,何不用得乾乾淨淨,讓下一個人可以舒暢又安心地使用呢?

讀者評論 0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目前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