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華語紀錄片節,台灣紀錄片導演李惠仁,帶來作品《蘋果的滋味》,梳理黎智英和壹傳媒在台灣十年起伏生死。
電視新聞記者出身的李惠仁,2011年讓觀眾記住了《不能戳的秘密》。這部調查報導式議題紀錄片歷時八年調查,揭露了台灣防疫系統的責任缺失。他用最直接的鏡頭,戳破行政官僚涉嫌隱匿禽流感疫情的秘密。
這一次,他把鏡頭對準台灣壹傳媒,不過主角卻不是黎智英,而是十年來的台灣媒體生態。從進駐台灣就不斷被罵的「毒蘋果」,反而成了新聞自由的試金石。台灣、香港、中國大陸,三地媒體環境的前世今生有的互為鏡像,有的糾纏不清。
黎智英的壹傳媒在香港發跡,其影響力傳統左派報紙完全望塵莫及。2001年,台灣《壹週刊》正式面世。從政要富賈到藝人明星,起底踢爆一視同仁。台灣傳統大報對壹傳媒一面大加韃伐,一面在市場壓力下紛紛效法。調查倫理,新聞道德這些老生常談之外,鮮有人願意正視,台灣解嚴之後的新聞自由其實非常脆弱,各種勢力在媒體的置入性行銷從未遠離。誰的面子都不買,一心只唸生意經的香港人黎智英,反而成了自由鬥士,對標榜民主自由的台灣,不啻為一種諷刺。
打破線性思維的李惠仁,沒有採用傳統的故事線索去架構整個影片。壹傳媒牽涉的法庭案、社會運動現場、聽證會……他極力還原每一個新聞現場。分段敘述、緊湊的節奏感,呈現出台灣人對「毒蘋果」的愛恨交集。
《蘋果的滋味》片頭向因言獲罪的中國大陸記者高瑜致敬。在今天,新聞的本質意味着什麼,香港、台灣、中國大陸追求新聞自由的成本有多大?
端傳媒記者專訪導演李惠仁,談他眼中兩岸三地的媒體環境和新聞自由。以下是訪談摘要:
端傳媒(以下簡稱「端」):拍這部紀錄片的初衷是什麼?
李惠仁(以下簡稱「李」):透過分析蘋果,看到台灣媒體十年生態。看到中港台三地新聞自由相關的狀況,凸顯出那種荒謬性。一個沒有民主自由的國家,記者因為說真話被關;而一個所謂自由民主的國家,新聞業卻各種被收買,自我審查;當台灣媒體的公眾信任度下降,卻是一個來自香港的「真小人」成了捍衛新聞自由的大英雄。那為什麼這麼多年,台灣沒有人譴責這些傳統大報的偽君子。所有人都把矛頭指向壹傳媒,的確,它有很多問題,但它被指責的問題,那些偽君子媒體都有在跟風做,為什麼他們沒有被指責。
端:從2011年11月開始拍攝,到2015年完成,四年間你對壹傳媒和黎智英的認識,有哪些變化?
李:拍片之前有做過很多研究,關於壹傳媒的書,它的公司年報,我都看過。我想看到的軌跡是,從2000年壹傳媒到台灣,到2011年黎智英灰心要離開,到底出了什麼事情。我並不是想要關注黎智英本身,而是想藉此討論台灣這十年的狀況。黎智英是一個鏡子。
端:剪輯選擇材料的時候有哪些取捨?
李:我原本的初剪是四個小時。黎智英的訪談裏可以看到他的矛盾性。他一方面說他沒有新聞理想,談理想很奢侈,另一方面又說反共不是生意,是不能賣的。更多關於他身上的複雜我放在番外篇,沒有作為主要部分處理。還有台灣電視台記者立場的隨波逐流,也是很想探討,但還是礙於時間關係就先剪掉了。
所謂口味「清淡的」調查報導,主要是為了比較高端、精品廣告主需求。
端:壹傳媒在台灣的策略有哪些特點?
李:壹傳媒在台灣玩腥膻色是其中一個策略,另一個就是「自由」。跟其他台灣媒體比,在「自由」這一點做的是最好的。不會有人干預,不會有置入性行銷,不會因為被爆的是老闆的朋友、高官就不報。這是蘋果最厲害的。對讀者來說這一點還是有吸引力的。
在我拍攝的過程中,他們編輯部,當天什麼上頭版,是編輯會議大家投票。總編輯也沒有一票否決權,只是負責最後下標題。蘋果其實有做很多調查報導,比如踢爆黑心床墊這種,但這種頭條,讀者並不買賬。如果完全按照讀者口味,就不會放這個。
片中有採訪馬維敏(編按:台灣《蘋果日報》總編輯),他的說法也沒錯。他說之所以會有調查報導做頭條,因為讀者吃多了麻辣鍋也需要清淡的,雖然蘋果的拼盤大部分是腥膻色這種辣的。但這並沒有講出重點。重點還是在廣告。所謂口味「清淡的」調查報導,主要是為了比較高端、精品廣告主需求。這正正體現了平台經營的拼盤概念。他們主打麻辣,其他媒體可能主導其他口味。但其實做拼盤的這個邏輯是一樣的。
蘋果內部副總編輯搶版面是一個技巧。清淡的調查報導怎麼上頭條,如果今天沒有重磅突發、很厲害的煽色腥內容,副總編就會出來提他的調查報導。所以他很會選擇時機,要保障他的同仁能上頭版,就不要直接衝撞。蘋果內部的team還蠻平等的,調查中心、娛樂記者地位都是比較平等的。蘋果內部不會通過權力去實現拼盤,能保障採編自由。
端:中國因素對香港和台灣的影響有什麼不同?
李:中國對香港來說是「惡婆婆」,對台灣來說是「惡鄰居」。台灣、香港的媒體都充滿了各種政治力量介入、干預。但在台灣,這種影響還會遮掩,比如台商拐了幾個彎才來影響。蔡衍明即使用經濟力量影響、壟斷,但他也不算那麼直接的。在香港的干預更直接,施加的壓力比台灣更大。畢竟香港不是主權獨立的,所以被干擾、操控更容易。
人類的慾望不止是快速信息可以滿足的。我相信深度報導一定有需要。
端:台灣傳統媒體向新媒體轉型的情況如何?
李:現在網絡平台有非常多即時新聞,大家都在做,要衝點擊率,也是為了給廣告商證明受眾很廣。但是,人類的慾望不止是快速信息可以滿足的。我相信深度報導一定有需要。比如電視,第一現場的畫面一定有人看,這個被滿足了。但是對於比較深度的調查,畫面美感的需求,是不會降低的。所以更好的攝影、說故事的方式,這是不會消失的。但我覺得這兩者要分流。
獨立記者寫長文章,但如果要做一個平台完全是長文章、深度報導,就會很難,點擊率就會比較低,也沒辦法經營。所以才要拼盤,各種層次、類型的產出都要,這個很必要,才能維持日常營運。但獨立記者也不適合去做短平快的東西,精力有限。獨立記者和平台需要合作。
台灣蘋果現在就和很多非主流的獨立記者合作,把他們的文章拿去用。比如轉載苦勞網的文章。他們還在募集夥伴,可能之後會談到如何做廣告分成盈利。不管蘋果的出發點是什麼,但有人經營平台,還是重要的,必要的。比如我自己做報導,也要找各種渠道發揮最大效益。不得不和主流媒體合作,自己的傳播渠道還是太有限。
傳統電視業者以為只要把原來的內容放上YouTube就好了,這種思維太老舊了。線性思維沒有轉成非線性思維。
端:台灣媒體是否開始重新洗牌,新媒體怎麼影響這種變化?
李:全世界來看,數位媒體發展之下傳統媒體還是有一定影響力,比如議題設置。但網路媒體的滲透力量很大。台灣所有的媒體都在思索要怎麼辦,都在找一個新的盈利模式。
當初黎智英在台灣想要做電視也是看到這一點,雖然各種干擾之下沒有做成。 但壹傳媒在台灣適應新媒體這方面仍然是跑得最快的。台灣的有線電視自己都沒意識到這一點。我自己以前是電視記者,傳統電視業者以為只要把原來的內容放上YouTube就好了,這種思維太老舊了。線性思維沒有轉成非線性思維。
台灣到目前還是通過有線系統才能看到電視。每月繳費才能訂到節目,系統就開始分配給頻道供應商。這種授權還是有影響。我的學生、年輕人幾乎都不看電視。所以我們看五年、十年後,有線電視系統並不樂觀。但做電視的思維沒有轉向,到時候如果真的危機,就沒辦法了。
台灣廣告商還是覺得在電視上做廣告利潤很高。等到有一天,他們發現花了很多錢但作用不大,就會開始改變投放廣告的平台。板塊挪移其實變化很快。網絡媒體平台雖然現在還不是廣告商最看重的,但接下來局勢翻轉是肯定的。只是大家還不知道在什麼時間點。
蘋果的滋味
李惠仁
台灣 / 2015 / 118 min
國語對白,中英文字幕
預告片:https://youtu.be/M7KnMELfjc8?list=PLzZjsLxD83MHC-bTNxdd3uFTdu6uZXjOS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