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丘吉爾、皇室到英聯邦:英女王的七十年

她或維持了過時的制度和階級特權,但她也許也緩和了大英帝國的衰落和結束,為英國帶來的劇變。
2022年9月12日,人們走過在倫敦市中心一家商店,店內掛上了剛去世的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肖像。
國際 歐洲 英國 政治 社會

(周浩霖,遊走台灣、東南亞的記者)

伊莉莎白二世女王(下稱「女王」﹑「英女王」)最著名的「亮相」之一,是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會開幕式的開場。在電視上播出的短劇中,由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扮演的占士邦(James Bond)用一架直升機,將有哥基犬隨行的女王,從白金漢宮護送到奧運會現場。然後,一名扮演英女王的演員從裝有英國國旗降落傘的飛機上跳了下來。這種花招令王室脫離了宮廷禮儀,變得更有活力,更平易近人,更吸引年輕一代。這也是女王幫助引導她的角色和君主立憲制度進入現代世界的最佳表演之一。

由英國作家弗萊明(Ian Fleming)創造的占士邦,名聲早已跳出小說並蜚聲國際;他也許是自柯南.道爾(Conan Doyle)創造的福爾摩斯之後,文學史上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英雄。而伊莉莎白二世的作風也在不斷發展和步向現代化。兩者的比較相當有趣:占士邦是一名虛構的間諜,英女是以盛典、禮儀取代實權的立憲君主,兩位都是非常受歡迎的人物。弗萊明的第一部小說《皇家賭場》於1953年出版,那年剛好伊莉莎白二世亦加冕成為國君。《在丘吉爾的陰影下:面對現代英國的過去》(In Churchill’s shadow : confronting the past in modern Britain)作者康納丁爵士(Sir David Nicholas Cannadine)認為這場「對英國持續的大國地位和帝國規模重新肯定」的加冕儀式,回溯起來卻無半點說服力。

弗萊明的最後一部小說《金槍人》於1965年出版,同年女王任命的第一位首相﹑二戰英雄丘吉爾(Winston Churchill)舉行葬禮。一位極為顯赫的歷史學家跟我說:「我還很清楚地記得,許多人將丘吉爾的葬禮描述為他作為歷史偉人的最後儀式,而且也是英國作爲一個大國的安魂曲。」威爾斯歷史學家珍·莫里斯(Jan Morris)就是以邱吉爾的葬禮,作為她的名著《帝國三部曲》的終章。「自1965年以來,英國在多方面陸續去殖民化,我認為女王的葬禮很可能是最後一個大規模的皇室事件,正如她的加冕儀式,也是自愛德華七世始的最後一個皇室加冕儀式。」這位歷史學家又指,查理三世的加冕儀式將會更精簡,更低調。

的確,她的第一任和最後一任首相有非常明顯的差別。1955年4月,丘吉爾在退休前夕邀請了英女王和菲臘親王出席告別宴,他稱讚英女王是「英國人的智慧與親切的,最年輕﹑耀眼的擁護者」。相比之下,卓慧思(特拉斯)在大學時是反君主制共和主義者,曾在自由民主黨的一次會議上公開呼籲廢除君主制。現時的保守黨黨魁卓慧思當然是君主制的支持者,但首相有共和主義背景,在以往也是難以想像的。

英女王在慶祝登基70周年後數月後去世,留在身後的是一個動盪的英國:英國現時面對著近年最惡劣的經濟環境﹑由俄烏戰爭引起的能源危機以及國內種種不平等--卓慧絲在英女王去世前兩天才接替踉蹌下台的約翰遜,並組建了一個極度缺乏經驗的內閣。新政府面臨一項項艱鉅的任務:生活成本的急劇上升,能源帳單問題,還有蘇格蘭獨立運動的憲法危機。現在還加了一項,就是全國對女王的哀悼,以及查理三世的加冕儀式。

2022年9月11日,已故的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靈柩由黑色車隊載往愛丁堡供民眾瞻仰弔念,民眾在愛丁堡的皇家大道上,夾道送別。
2022年9月11日,已故的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靈柩由黑色車隊載往愛丁堡供民眾瞻仰弔念,民眾在愛丁堡的皇家大道上,夾道送別。

英女王在位70年,於2022年9月8日在她的蘇格蘭莊園巴爾莫勒爾城堡辭世,夏季的大部份時間,女王都在那裡渡過。她的在位時間是英國史上最長、人類史上第二長--見證了15位英國首相,並親身遇過13位美國總統和4位教宗(她同時是英國國教的領袖。)。她還是澳洲、加拿大、紐西蘭和其他11個國家的女王,以及英聯邦(Commonwealth of Nations;又稱作大英國協,但兩個中文名稱也沒有正確反映組織的英文名稱,因為1949年組織的頭銜中已經去掉了「英國」一詞)的領導人。

她的去世可能會引發巨大後果。有輿論認為,她的去世可能會破壞聯合王國(由英國﹑北愛爾蘭﹑威爾斯和蘇格蘭組成的聯盟)的穩定,而有人則警告,澳洲等英聯邦王國可能會「廢帝」(切斷與君主制的聯繫),成為共和國。其他批評者則說,她延長了英國對自己在世界霸主地位的幻想,也維持了過時的制度和階級特權。

充滿裂痕的英國

曾任荷蘭駐英國大使的資深外交官範登阿蘇姆(Laetitia van den Assum)就指出,英國現在是 「一個撕裂的國家」。貧富、教育背景、就業機會以及種族和身份之間的鴻溝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但近年英國脫歐,國會歷屆政府似乎也不了解普羅大眾的日常問題,於是這些早就存在的鴻溝,變得更加明顯。

在分裂的英國,女王卻似乎是可以跨越政治分歧的存在。9月8日,女王離世的消息傳出,英國廣播公司(BBC)的主持改穿黑色西裝,倫敦市民在餐廳裡不斷用手機更新消息。當天晚上,首都下起了雨,夏末的舞台劇和嘉年華海報消失了,商店和車站的電子廣告板上即時換上已故女王的黑白畫像和紀念信息。群衆聚集在白金漢宮外獻花,許多人哭了。各國領導人的悼詞紛至杳來,當中以法國總統馬克龍說得最動人:「她在法國有着特殊的地位,在法國人民的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沒有哪個外國君主比她更常登上愛麗榭宮的台階⋯⋯擁有十六個王國的女王愛着法國,而法國也愛着她。」

來自英國內外的悼念之聲也一樣跨越了政治分歧。發悼詞的元首包括與英國關係複雜的愛爾蘭總統和正在攻打烏克蘭的俄羅斯強人普京。美國總統拜登將參加葬禮,而美國的公共建築在葬禮舉行前將下半旗致哀。

許多香港人在社交媒體上悼念伊莉莎白二世,有些人穿着一身黑衣,在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獻花和弔唁,排隊的市民一度沿正義道伸延到香港公園的茶具文物館。在這個前殖民地,她被稱爲 「事頭婆」(即「老闆娘」)--香港公務員在九七前對她的稱號。伊莉莎白二世曾兩度訪港,而查理斯王儲也出席了九七年的香港主權移交儀式。在殖民時期,親北京人士和香港的民主派都有反英政府運動。但九七後的中國開始對香港收緊自由、加強打壓,許多民主支持者就對英國殖民時期更加留戀,覺得是「兩害取其輕」。

2022年9月12日,香港,民眾到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外獻花悼念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
2022年9月12日,香港,民眾到英國駐香港總領事館外獻花悼念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逝世。

她在位期間的失誤 — 包括她初始決定不到訪1966年威爾斯阿伯凡一個發生災難性倒塌的煤礦廢料堆,以及「冷處理」戴安娜王妃在一九九七年的意外身亡,即使曾經重挫過女王的支持度,最終都沒有為她帶來太大打擊。但多年來,儘管公衆普遍支持王室,但女王和她的家庭仍然受著公眾的審視,特別是在查理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婚姻問題,哈里王子和其妻梅根(Meghan Markle)脫離王室,還有她的兒子安德魯王子與美國億萬富翁和性交易罪犯愛潑斯坦(Jeffrey Epstein)令人瞠目結舌的關係。

範登阿蘇姆就指,女王雖然能夠終身受民眾歡迎,但查理三世未必能有一樣的待遇。「當人們對當權者失望時,便會將希望寄託於其他人。伊莉莎白女王一直都深受愛戴和尊重;政治家們來來去去,但她一直在。大多數英國人都不認識其他君主,於是在不確定性愈來愈多,巨變似乎逼在眉睫的時代,她成爲穩定的象徵。這就解釋了爲什麼人們如此悲傷 。」但範登阿蘇姆也指出:「但這種尊重和愛戴,是不會自動轉移到她的繼任者查理三世身上的。」

「這位96歲的君主的去世讓我們反思,她的一生跨越了世界大戰、殖民帝國的終結、英國入歐和脫歐,以及氣候危機的出現。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預料到,他們對女王的離世會有如此深刻的感受和持久的悲傷。」範登阿蘇姆續說。

殖民地與王室外交

無論女王代表的是個人還是王室,對不同的人都意味著不同的事情。對許多英國人而言,她作為立憲君主,象徵著國家不可多得的穩定;但對不少前殖民地而言,英女王無疑跟大英帝國曾經的嚴重迫害和不公密不可分,甚至曾參與其中。

伊莉莎白繼承王位時,印度和其他殖民地已經獨立,由貴族與仕紳、國王和王后、王座和宮殿、加冕禮和慶典主導的舊世界秩序,隨着獨立共和國的出現、大西洋兩岸咄咄逼人的資本家以及世界各地王室的崩潰而迅速消退。1952年,世界地圖上的大片區域還都披著代表大英帝國的紅色。而到1997年,當英國把香港移交給由共產黨掌權的中國時,除了還有幾個偏遠的島嶼,這個帝國已真正日落西山了。

今天的英國充滿很多不穩定和不安全因素,就像70年前的英國一樣。英國商會的一位首席執行官曾跟我說,這個國家在品牌打造方面非常出色。英國人可能再沒有足夠的財力在國外市場進行掃蕩投資和基礎建設,但他們的品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才、企業和創新。

但批評者認為,在英國脫歐的混亂局面下,這一品牌已經大不如前,至少在歐洲的部分地區是如此。與此同時,新興大國對老牌大國的領導地位也帶來了許多挑戰。2017年,英國在與印度的激烈爭鬥後,首次失去了其在國際法院自1946年成立以來一直佔有的一個席位;就在本月,印度--英國的前殖民地--超越了其前宗主國,成爲世界第五大經濟體。

女王對一個日漸式微的品牌來說是非常有效的營銷者。範登阿蘇姆亦指:「女王對於保持英國在世界各國的形象非常重要。她是一股強大的軟外交力量,對於世界各地的領導人來說,來自白金漢宮的邀請都是非常珍貴的。」

2022年9月11日,人們在倫敦白金漢宮前排隊為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獻花。
2022年9月11日,人們在倫敦白金漢宮前排隊為伊莉莎白二世女王獻花。

「如今軟外交正變得越來越重要。但由於她在國家事務中不扮演政治角色,而是禮儀角色,因此女王在歐盟成員中的地位完全沒有受到英國脫歐所產生的困難影響」,這位外交專家指出女王「超脫了世俗紛爭」。

她留下的國際政績的核心是英聯邦,一些與大英帝國有關的國家構成的國際組織。在1953年的聖誕廣播中,她稱讚英聯邦是 「一個全新的概念--建立在人類精神的最高品質上:友誼、忠誠以及對自由與和平的渴望」。

從那時起,她就把這個組織放在優先地位,並定期出席其大型會議。在她的領導下,英聯邦一度取得了更多的政治成就。在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圭亞那秘書長Shridath Ramphal爵士協助推動南羅得西亞(South Rhodesia)獨立,成爲現時的津巴布韋;並向當時仍有種族隔離制度的南非施加了許多壓力。那些公然不尊重民主的國家,例如軍事獨裁者統治下的斐濟、尼日利亞和巴基斯坦,或在穆加貝(Robert Mugabe)統治下陷入暴政的津巴布韋都被暫時中止了成員身份,或者在被驅逐前就離開了英聯邦。

這個由56個國家組成的聯邦囊括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超過四分之一的聯合國會員國以及世界五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大多數英聯邦成員國以英語為官方語言,擁有從英國繼承來的法律和政府體系。這是一個仍然在吸引新成員的組織,好些新加入的國家甚至不以英語為官方語言,例如於1995年加入的盧旺達,於2005年加入的莫桑比克,以及於2022年加入的加蓬和多哥。

「從帝國到英聯邦的發展當然是女王所鼓勵的,她不知懈怠地到訪大多數前海外領土和殖民地,並經常出席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一位著名歷史學家向我指出。「她爲英聯邦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和承諾;反過來,這也鞏固了她作爲末代全球君主的地位。」

「女王在21歲身處南非時便承諾致力於爲大英帝國和英聯邦服務。她在位期間,英聯邦從一個白人俱樂部演變爲一個多種族組織」。但這位歷史學家也同時指出:「當然在一些殖民地獨立的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暴力事件,例如肯尼亞、馬來亞和塞浦路斯。」

1996年7月9日,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南非總統曼德拉在英國會面。
1996年7月9日,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南非總統曼德拉在英國會面。

在女王登基後,帝國還是有更黑暗、更殘酷的一面。在1955年的塞浦路斯和1963年的也門亞丁,英國總督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抵抗反殖民主義的攻擊;他們對平民實施酷刑。在擺脫殖民統治後,許多政權—從香港到緬甸-—利用英治時代遺留的法律和行政制度來迫害自己的少數民族和人口。同時,英媒對已故女王專君的順從和皇家儀式越來越被視為不合時宜。

「女王的長壽使得對第二個伊莉莎白時代的過時幻想更容易持續下去。她代表了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活生生的聯系,也代表了一個愛國的神話,只有英國從法西斯主義手中拯救了世界。」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賈薩諾夫(Maya Jasonoff)在《紐約時報》上指出。「那些喊著第二個伊莉莎白時代的人希望伊莉莎白二世能維持英國的偉大;相反,這是一個帝國瓦解的時代。」

王室外交:英聯邦和英國的未來

無疑,今日的英國皇家海軍已經不再是海上霸主。也許女王穩如磐石的象徵性統治減緩了衰退,但她無法扭轉衰落的趨勢。戰後歷屆英國政府都更重視與美國的跨大西洋夥伴關係,以及和歐洲的關係。至於以女王為元首的英聯邦,重要性要弱得多--英聯邦成員國每兩年舉行一次英聯邦政府首腦會議,這個會議通常由女王主持。英聯邦缺乏促進民主的有力的機制,也沒有發展經濟的財力。設在倫敦的常設秘書處沒有太多存在感,近年來還遭受資金縮減的困擾。

正如一位外交官向我指出的,大英帝國衰落,正是英國轉身擁抱歐洲的原因。「英國當權派認爲,加入歐洲共同體或歐洲經濟共同體,是保持英國逐漸消失的全球影響力的唯一途徑;或者像主導英國加入歐共體的複雜談判的外交官奧尼爾爵士(Sir Con O’Neill)所說的那樣,英國維持影響力的辦法是入歐,否則會淪為一個『加強版的瑞典』。」

在女王時代過去後,決定英聯邦未來的將會是大國博奕,而非元首查理三世。在接任首相前不久,卓慧思表示她計劃推出 「英聯邦新政」以 「加強整個英聯邦的經濟聯繫,並確保它成為一個可以來對抗中國的重要堡壘。」她並說:「作爲熱愛自由的最大民主政體之一,我們必須確保繼續留在英聯邦有明確的好處,併爲各國提供一個明確的替代方案,以應對來自北京日益增長的不良影響。優先考慮與英聯邦國家進行貿易合作將加強經濟和安全聯繫,同時也有利於爲英國企業進入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集團之一提供機會。」

上述的英國外交官提醒我:「許多成員國不會支持這個想法。這才是關鍵。」而查理三世的個人喜好對英聯邦的未來而言,似乎是無關宏旨。駐倫敦的中國問題分析專家山姆霍格(Sam Hogg),則認為大多數國家不會希望被迫靠邊站,而且中國的貸款通常沒有西方或多國經濟支持所附加的道德束縛,比較容易獲得--也即是說,「英聯邦新政」未必能吸引這些國家留在聯邦內。

1950年3月22日,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倫敦市長全國感恩節基金會啟動晚宴上握手。
1950年3月22日,英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倫敦市長全國感恩節基金會啟動晚宴上握手。

伊莉莎白女王十五位首相中,丘吉爾和戴卓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另譯柴契爾夫人)曾預告過英國的衰落,英國的大國地位早就被撼動了。但英國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穩定、最強大和最繁榮的國家之一。為什麽女王在經歷了帝國的解體和不列顛治世(Pax Britannica)的結束後,卓越的地位得以不被動搖,沒有隨帝國一同衰落?

在現今的英國,國民對於君主制的看法存在著明顯的世代差異:去年YouGov的一項民意調查發現,在英國18至24歲的年輕人中,只有三成同意君主制應該繼續存在,而65歲以上的人則有81%。雖然這其中有一些是關於王室最近的是非,但《衛報》專欄作家約翰-哈里斯(John Harris)說:「這似乎也反映了深刻的社會變革是永無止境的;相比過去的帝國,我們在過去三十年演變成的更撕裂,更前路未明的國家,兩者是天差地別。」

《在丘吉爾的陰影下》作者康納丁爵士指出,20世紀的英國是一個衰落的時代,也是一個富裕的時代。雖然英國國力下降,今天大多數英國人享受的生活水平,仍然是維多利亞時代後期的英國人幾乎無法想像的。

丘吉爾在伊莉莎白女王登基時對他的醫生莫蘭勳爵(Lord Moran) 表示,「沒有任何制度像君主制這樣付出紅利。」

相對法國、比利時和蘇聯等國,大英帝國的衰落和結束沒有為英國帶來翻天覆地的劇變。她的長壽、地位和國際上的影響力,減輕了英國因失去霸主地位所引發的創傷和屈辱,並延續一定程度的繁榮和實力。英國如今面對著脫歐﹑蘇獨運動﹑生活水平危機等重大社經議題,英聯邦面對著國際上的其他競爭對手,前景也不明朗--女王已經遠去,王室或再也沒法維持舊日的角色,必須開創此前未曾敞開的路。無論是王室,還是英國,或許都要洗心革面,面對這個我們已不再熟悉的世界。

讀者評論 4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校對應該要更認真,邱吉爾邀請的是菲臘親王不是希臘親王,新首相卓慧思的思在文中又有兩個不同寫法……

  2. 英国没有大一统的概念,早在19世纪就有人讨论过殖民地独立是早晚的事情。

  3. 「在女王時代過去後,決定英聯邦未來的將會是大國搏奕,而非元首查理三世。」應該是「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