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11月13日終於通過延長資金法案的表決,結束了長達43天的史上最長政府關門狀態。該案最終以222:209票數通過,共有6名民主黨眾議員「跑票」投下同意,部分棄權或未投票。法案宣布通過之後,議會響起熱烈的掌聲,有報導稱少數議員起身走了出去,但所有人臉上都寫著如釋重負。
美國參議院於11月10日通過延長資金法案,民主黨人期望透過此份與共和黨的協議,能夠結束政府關門窘境。該法案內容包括:先行資助部分政府機構——如農業部與糧食援助、退伍軍人事務及立法部門等。其他資金則將延長至2026年1月31日,暫時讓政府雇員免遭裁撤,國會也多出兩個多月的時間完成其餘撥款法案。協議還要求恢復在關門期間遭解雇的聯邦員工職位,並確保所有人能補領關門期間應得的薪資。
另外參議院同意在12月底前,針對延長《平價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增額保費稅收抵免的法案進行表決。這項法案即是政府關門的導火線,這項稅收抵免曾在COVID-19疫情應對期間受到拜登政府延長,但預計將於12月底到期。若不續期,數百萬美國人的健康保險平均費用將一口氣翻倍,且依國會預算處(CBO)估計,超過200萬人明年將失去健康保險。
此外,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關門以來,至少也衝擊了數百萬美國人的生活:聯邦雇員薪資遲發、營養補助計畫中斷使得食物銀行大排長龍等等,令民眾在感恩節假期前夕陷入極度焦慮。勉力維持運作的政府部門也開始搖搖欲墜——聯邦航空管理局(FAA)上周因空中交通管制員的疲勞狀況,不得不開始大減航空運量。光是11月10日(周一)就有2400趟班次遭取消、9600趟班次延誤,周二也取消將近1200趟班次。
因此,當眾議院435席議員在周一、周二試圖趕回華府投票時,還出現多位眾議員沒有飛機可搭的狀況。《路透社》報導,阿肯色州眾議員克勞佛(Rick Crawford)與密西西比州眾議員凱利(Trent Kelly)表示他們是共乘一輛車開抵國會大廈;而威斯康辛州眾議員范・奧登(Derrick Van Orden)則在寒風中騎著重型機車、長途跋涉16小時趕赴華府,窘態百出。

民主黨的敗陣
然而,這份由民主黨溫和派與共和黨達成的協議中,並沒有提到眾議院也會進行相同表決,意味著參議院的表決可能只是做做樣子,法案極有可能無法獲得兩院通過並施行。因此,眾議院民主黨議員仍有不少人抨擊該協議「屈服」於特朗普政府,仍然希望在眾院否決此協議。
「如果我們確定眾議院會表決這項法案,我大概會支持這份協議,」來自紐約的民主黨眾議員蘇奧齊(Tom Suozzi)10日受訪時如此說。至少有13位民主黨議員都公開做出類似的表態,他們的選區在去年總統大選時都是由特朗普勝出。
根據報導,屬於溫和派的「新民主黨聯盟」(New Democrat Coalition)於11日公開反對該協議,這代表該聯盟116名成員中至少有三分之二同意此立場。加州眾議員哈德(Josh Harder)批評投票支持該協議的參議院民主黨人,稱之為對特朗普政府「不可接受的屈服」。哈德說:「這根本不是協議,這是投降——完全沒有幫助數百萬加州人降低醫療成本與保費。」
但如今法案通過,政府必須重啟,且最核心的醫保爭議尚未解決,此次長達43天的僵持,也被部分評論視為共和黨的一次勝利。
但實際上,根據美聯社-NORC公共事務研究中心民調,約6成美國人認為川普與國會共和黨對這次關門負有「很大」或「相當大」的責任,而54%的人也認為國會民主黨同樣有責。至少75%的受訪者認為兩黨都應負「中等以上」責任。儘管兩黨政治人物每天在新聞和輿論戰中攻訐彼此,兩黨的政治形象可能都損害極大。
國會預算委員會則估計,這六個星期的關門至少造成約110億美元的永久性經濟損失,而政府雇員與一般民眾的財務和心理壓力更是難以估計。堪薩斯州共和黨參議員莫蘭(Jerry Moran)表示:「政府關門不僅傷害了選民與國內經濟,也向全世界傳達了危險訊號,讓盟友懷疑我們是否可靠,也讓敵對國家看到我們連國會最基本的職責都無法協作完成。」
特朗普如何決定?
兩院通過之後,法案仍必須送至總統特朗普辦公室,待總統簽名批准後才能正式生效。特朗普已經表示,將在美國時間13日晚上10點之前火速完成簽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