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近日趁著印度疫情二次大爆發,中共中央政法委新聞網站官方微博「中國長安網」,在5月1日上載一張題為「中國點火VS印度點火」的圖片,圖中包涵中國發射火箭和身著防護服的印度人執行火葬的畫面,被認為是在諷刺印度抗疫不力。該微博隨後被主動刪除,但事件引起爭論,認為這條微博不合適的人,被認為是「公知和推牆派」,「偽裝成愛國者」。其中,樂評人丁太升是一個犧牲品。
在民族主義、流量經濟、粉圈文化高度滲透在中國年輕一代的網絡生活的背景下,支持與舉報通常僅一線之隔,體制維護者與反體制者的定義更為模糊,而民族主義則以多元、新鮮的面貌出現。本週,端傳媒共推出三篇文章分析這種中國現狀,本篇為第三篇。歡迎閱讀前兩篇,《學者粉圈、民粹動員與流量經濟:當民族主義學者沈逸「網暴」胡錫進》,及《陳純:「被公知」的胡錫進和兔主席,分裂的中國國家主義者》。
常年混跡在中國各類音樂節目當嘉賓的樂評人丁太升,因爲就中印點火事件發表了一些社會評論,在五四青年節這一天,遭遇社會性死亡了。丁太升發表微博批評嘲諷印度的輿論,稱「那些對世界(除了對自己的國、自己的省、自己的市、自己的縣、自己的鄉、自己的村、自己的家、自己)滿懷恨意和敵意的人,也終將被他人所仇視,所敵視,所鄙視」。
這樣的言論引來民族主義網民的巨大反彈,丁太升的過往發言也隨即被逐一回顧,他曾對武漢疫情宣傳表達不滿,繼而被網民批爲「恨國」「公知」。被網友追擊一天後,丁太升發表公開道歉,但這沒能阻止他隨之而來的命運:他的微博帳號徹底消失,他被「社會性死亡」了。這個在音樂節目上因出位的批評爭議不斷、剛剛登上大陸脫口秀節目「吐槽大會」決賽、引起不少反響的樂評人,在可以想像的未來,不會再出現在公共螢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