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衞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上週在記者會上影射台灣外交部操作網路攻擊、根據他的族裔進行死亡威脅與種族歧視羞辱,引發台灣社會的不滿。台灣政府在隔日立刻回應,要求譚德塞對於 WHO 排除、歧視台灣而道歉。
面對譚的指控,台灣公民社會也迅速發起行動。由沃草的林祖儀、YouTuber 阿滴與設計師聶永真等人發起的紐約時報全版廣告募資,在一天內便迅速達標。然而,團隊提出的初稿卻引發了廣泛的討論,部分人質疑是否應在美國疫情嚴重之時登報控訴 WHO 與中共的欺壓,也有人認為「Taiwan can help」的論述應該重新思考,或探討登報是否為最有效益的策略。
此次 WHO 事件引發的討論熱度與行動速度,的確展現了台灣對於長年在國際上被邊緣化的挫折,以及公民社會意圖在國際上為台灣發聲、為台灣的公民外交盡一份心力的能量;也因此,藉此事件或許是檢視國際情勢,以及反思由公民社會自主發起的國際倡議策略的好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