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保系統一直為人稱道,便利、穩定而且全面性的醫療,使得病患能夠獲得最快、最好的照護。然而,體制與人性之間總是存在著微妙的裂縫,歷經時間變化後也就不可免會產生新的問題。譬如近年引起較多討論的無效醫療――一方面家屬因為有健保給付,大多同意醫院予以用藥或急救處理;另一方面醫院方可以向健保請款,自然會傾向更多的醫療行為介入,儼然經營生意。由是,濫用醫療資源或成為台灣健保最大的缺陷。而對於喪失自主意識與能力的病患,及其必須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照護患者的家屬來說,無法痊癒、只能仰賴機器而活的狀態,就像是長期戰,患者與家屬身心靈各方面,皆在遭受巨大折磨與耗損。
陳志漢拍攝的紀錄片《一念》,便針對台灣健保制度下的「無效醫療」主題,主要人物是二十幾歲就因車禍癱在病床七年的劉進育,以及要決定母親該持續搶救、還是拔管的緯緯。唯陳志漢並不帶著主動判斷的意識,對他來說,生死之事從來都無法斷言,並不止是醫療的有效或無效論述而已。他在意的不是拍攝對象行為對錯,而是紀錄片作為一種探索方式,究竟會帶他以及觀眾前往何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