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撿垃圾,做怪獸:藝術家原田透愛做的兩件事

他在日本和中國撿垃圾,他從小就愛做怪獸,他當然關注環保,但他說:垃圾上棲息著兩種記憶。廢物,就是故事的講述者。

撿垃圾,做怪獸:藝術家原田透愛做的兩件事
「物件的力量源於蘊含其中的記憶,起伏思潮混合想象力與回憶,毋庸置疑,賦予物件力量。……儘管沒有太多實質推論,但我仍然全心全意地相信,這種情感並非專屬於我,參觀過我的博物館的遊客細看物件,經過漫長的歲月,最終亦會明白。」——帕慕克 Orhan Pamuk ,《純真博物館》

他戴了一頂軍綠色的帽子,皮膚是健康的小麥色。畫着埃及眼線,戴了副框架眼鏡。從來都對畫埃及眼線的男生有好感,比如 Johnny Depp 或年輕時的 Ewan McGregor。這位名叫原田透(Toru Harada)的藝術家1980年生於日本宮崎,如今生活和工作在有上海後花園之稱的朱家角,以及日本福岡。從九州產業大學藝術學院雕塑系畢業後,因爸爸的生意在杭州而來到中國,一待就是11年。

位於香港上環的獅語畫廊7月末開幕的「轉角世界:原田透與煙囪雙人展」,呈現了一批原田的裝置作品,大部分都是掛在牆上的可辨認的肖像。說是肖像,其實是用各種廢料拼貼起來、有着可辯五官的壁掛雕塑。乍一看,會讓人聯想起朱塞佩·阿爾欽博托(Giuseppe Arcimboldo)著名的肖像畫,這位16世紀意大利畫家長於用精細的手法描繪由蔬果、植被、花卉、動物所組成的人像,例如上百種不同的鳥類(「四元素」系列之《空氣》)或各類昆蟲與枯枝(「四季」系列之《冬》)拼湊出的人像。從薩爾瓦多·達利到馬修·巴尼乃至廣告創意界都仍從其創作汲取靈感。再仔細看,這些圓形機械零件眼睛、扭曲的易拉罐眼框、不規則幾何形狀塑料碎片或撿來的枯枝鼻子、臟兮兮的舊拖把布鬍鬚、歪歪扭扭的小號頭嘴巴,都散發着濃濃的蒂姆·波頓式哥特氣息:這些乖張、略帶恐怖而又惹人憐愛的怪獸面孔,以空洞的眼神直視着你。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