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3日在巴黎發生的協同恐怖攻擊行動震撼了全世界,血腥的犧牲打破了「911」以後歐美中心城市防止大規模恐怖襲擊的較成功記錄。各主要國家領導人均迅速表達對暴行的譴責,全球絕大多數分屬不同文化圈的人民也紛紛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對遇難者的哀悼,對花都巴黎的同情,以及對國際反恐事業的支持。
人們不約而同而又很恰當地將本次襲擊的烈度和影響與「911」相提並論,直覺到本次襲擊對歐洲的未來,乃至全球政治將產生深遠和重大的影響。奧朗德總統已經下令在全法國實行緊急狀態,同時宣布法國的反恐鬥爭是「一場戰爭」,而巴黎和法國各地的人民則以比10個月前《查理週刊》襲擊發生後更大的勇氣展示,表達了保衛自己生活和價值的不妥協決心。對此,人們很自然會聯想到「911」後美國在安全和國際政策方面的重大變化,以及這些政策變化對地緣政治和全球格局帶來的主客觀兩方面影響。
當然,法國不是美國,作為慘劇兇手的IS也不是當初的基地。作為日益活躍的歐洲大國,已經近年國際恐怖主義襲擊的主要受害國,法國在採取行動時可能面臨怎樣的目標和困難,已經為此可能實行怎樣的安全與政治對策,以及,這些政策對國際反恐事業有怎樣的影響,可能造成怎樣的地區與全球政治衝擊效應,這些無疑都是今天應予嚴肅前瞻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