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羅世宏:為什麼要看《沖天》和《老鷹想飛》?

為了搶救抗戰歷史記憶,為了療癒集體心靈創傷,為了救老鷹,也為了救自己,我們可以從進戲院觀看這兩部紀錄片開始。

羅世宏:為什麼要看《沖天》和《老鷹想飛》?
「老鷹想飛」紀錄片。

台灣是華人世界最自由與活躍的紀錄片重鎮,也是在背後推動台灣民主化、守護台灣民主多元價值的一股力量。正如我的同事、知名紀錄片導演蔡崇隆所說的,過去20多年來,台灣第一代紀錄片工作者的貢獻是打破威權,創造多元,第二代的使命則是防止威權復辟,守護得來不易的民主價值。

特別是過去十多年來,台灣的紀錄片類型多樣,數量繁多,是台灣新電影沒落後難得一見的電影榮景。

紀錄片的勢不可擋,從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的得獎紀錄就可以清楚感受。台北電影獎每年從劇情長片、紀錄片、短片、動畫片四大類競賽影片中各選出一部最佳影片,再從中選出唯一的百萬首獎得主。2010年至2014年,連續五屆的百萬首獎影片皆為紀錄片(分別是《乘著光影旅行》、《沉沒之島》、《金城小子》、《築巢人》、《不能戳的秘密2:國家機器》),直到今年才由張作驥導演的劇情片《醉‧生夢死》終結了百萬首獎由紀錄片作品「五連霸」的記錄。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