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新媒體研究院的組成部門及人員,在研究院成立之前,基本處於「失業」狀態。就在這幫「毛派」人士試圖以建制化自救時,互聯網發展早已經拋開了他們試圖重新立足的「互聯網」範圍。
新華網最近以「新華輿情」為電頭,通報中國社科院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成立了新媒體研究院。「這是國內首家由中央部委、軍隊、群團組織、研究機構、高校、新聞單位和正能量新媒體專家等共同組建的權威新媒體研究機構,也為更好地打贏新三十年意識形態反擊戰組建了一支生力軍」,「有效維護中國的網絡意識形態安全」。
在這個簡訊中,這個中心因為被簡稱為「國家意識形態中心」,受盡了社交媒體上意見領袖們的嘲弄。擔任新媒體研究院院長的朱繼東,毫不吝嗇地在網絡上展示作為一名「毛派」信徒的虔誠,他曾呼籲國家立法確認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父」。這個新媒體研究中心,等於豎起了一面「毛左」旗幟,讓機構及個人信徒的識別度更高。
儘管「意識形態」一詞帶有強烈的貶義,此一新媒體研究院更受到網民萬般諷刺,但是其成立自有現實邏輯。從網絡論壇時代發展「五毛黨」規模化污染信息,到社交媒體時代培植文宣大V進行洗腦作業,再到以研究院的名義對網宣的現有勢力進行建制化,表明意識形態主管部門一直在設法適應新技術變革,力圖穩定意識形態的壓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