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許寶強:極權民粹下的社會自我保護

香港今天的政治與管治危機的「深層次矛盾」,其實早在1980年代種下。

許寶強:極權民粹下的社會自我保護
示威者於去年香港「雨傘運動」清場前,在佔領區留下寫有「WE WILL BE BACK」 標語的貼紙。

隨着建制派非常突然的荒誕表現,2017特首假普選方案,終於大比數否決落幕。紛擾過後,各方都必須思考前路。回顧及檢討過去,自是不可迴避的第一步。

30年民運背後的雙向運動

香港今天的政治與管治危機,自然與「831」和「689」這兩個數字直接相關,然而,引發危機的「深層次矛盾」,其實早在1980年代種下。

從民主運動的角度回顧1980年代,焦點往往集中於中英談判和八九六四。最近網媒一系列有關民主回歸和匯點的深度報導,是較為詳細的相關討論。這裏補充一個相對受忽略的視角,也就是一種政治經濟學或文化經濟學的角度,循此探討香港當代危機的前因。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