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評論| 馬立明:邊緣的印第安人與大涼山的悲傷

印第安人花了500年,仍未成功進入主流世界。或者,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進入全球化視野中。大涼山可能也很難。 但是,何嘗不像馬科斯說的那樣,「追求一個不同的世界?」

馬立明:邊緣的印第安人與大涼山的悲傷

1994年的元旦,一群蒙面人包圍了墨西哥的聖克裏斯托瓦爾市。市民們很快就辨認出,他們就是山林中落魄潦倒的印第安人。當時,員警與衛隊還沉浸在節日的狂歡中,沒怎麼抵抗就迅速投降。掌握主動權之後,這群印第安人衝向當地電視台,市民們很快就收看到一個臨時安插的特別節目。

「新大陸從未被發現 」

若從土著人的角度來寫一部美洲史,近代化意味着:就整個新大陸而言,他們的人口減少了90%~95%,他們從美洲的「第一民族」變成了「少數族裔」。

「今天我們宣布:我們受夠了!墨西哥人民、墨西哥的兄弟姐妹們,我們是500年抗爭的產物……」在電視中,蒙面的印第安發言人宣布了他們的來意。他們認為,自己是拉美大陸的主人,卻在現代社會中失語,成為邊緣人、底層人,甚至是歷史的遺民,卑微得幾乎隱形。而1990年代國家頒布的土地私有化條款,讓印第安人的處境雪上加霜。

本刊載內容版權為 端傳媒編輯部 或相關單位所有,未經端傳媒編輯部授權,請勿轉載或複製,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