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国认同在台湾还有市场吗?都是“台独教育”惹的祸?

中国认同在台湾,真的还有市场吗?如果有,是谁还抱持中国认同?
2016年5月14日,台北,一个台独组织的成员手持旗帜站在一群亲中国支持者内。

日前,台湾艺人杨丞琳在中国综艺节目,宣称自己虽然长在台北,但自认是“广东人”,引起网路议论;更长期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于台湾也宣称是血浓于水,同属一个民族;许多读者可能也知道,早期台湾在中国国民党统治下,长年实行“爱国教育”,教育人们要成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但这也已经是数十年前的事了,因此也让人好奇,这对近代台湾是否还有残余的影响?

而这些当今现象与历史发展,都共同指向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认同在台湾,真的还有市场吗?如果有,是谁还抱持中国认同?此外,这20年以来,中国认同在台湾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是持平、成长还是萎缩?变化趋势有没有族群跟世代的差异?

我利用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实际的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以下三个重要的现象:

  1. 在今日的台湾,中国认同非常小众,人数只有两成出头,其中,“第一、二代外省人”更有可能抱持中国认同(外省人指“战后从中国迁徙来台湾”的移民及其后代,约占台湾人口一成);

  2. 中国认同在这20年来大幅萎缩,从原先将近半数,下降到今日的两成;而且中国认同的萎缩,并不如一些人所宣称的只是近年来(比如318占领立院行动蔡英文当选后)的现象,也不都是由年轻世代(所谓“天然独世代”,或者中共口中受所谓“台独教育”的一代)驱动;相反地,中国认同的萎缩,在2000至2010年之间就已经相当明显,尤其对70年代出生的人更是如此;

  3. “外省人”虽然更容易抱持中国认同,不过,在这20年间,不同世代的外省人,中国认同也与台湾全体潮流一起下降。

2021年11月10日,基隆,年轻人在街上聊天。
2021年11月10日,基隆,年轻人在街上聊天。

“小众”的中国认同

虽然中国方面可能希望台湾艺人、商人,能多表达对“祖国”的认同,但这在今日的台湾,其实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认同──换言之,即使杨丞琳等人是真心认同中国,也不代表台湾真实的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使用的是台湾中研院2000、2010、2020三个年度的调查(调查对象为台湾社会18岁以上的民众),在这些调查中,都问了人们同一个问题:“下面有好几种对自己的称呼,请问您觉得哪一项对您最适合?”,选项包含:“我是台湾人”、“我是中国人”、“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我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以及“其他”。

在本文的分析中,只有第一个选项(纯粹的台湾认同)视为没有中国认同,另外三个选项,因为有自认为中国人,所以都算做有中国认同。(至于回答“其他”,比如说自己是“地球人”或“亚洲人”,则被排除在这次的分析之外。)

先从最近的2020年度调查结果来看。首先,我们发现,抱持中国认同的比率,只有22.14%,在社会中属于少数,是一个“小众”的认同。

而这个“小众”的面貌是什么呢?换言之,是什么样的人会抱持中国认同?

我们将族群背景和出生世代放入分析后发现(技术性方法详附注)如下图所示,中国认同基本上集中于所谓的第一和第二代外省人,也就是第一批随中国国民党撤退来台的移民,以及他们的儿女。

统计模型显示,一直到今天的台湾,在1970年前出生的外省人,有七成左右的机率,还会抱持著某个版本的中国认同(不论是否同时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相比之下,同龄的其他“本省族群”(祖先在战前即在台湾的族群,包含讲普遍称为“台语”的本省闽南/河洛人,约占人口四分之三,还有本省客家人,约占人口一成,以及各原住民族群,约占人口2%),抱持此认同的机率都在两成上下而已。

但是,1985年以后出生的年轻外省人(第三代以后),抱持中国认同的机率,就跟其他本省族群没有差异了,都约莫只在两成上下──即使是外省人,三代之后也不再心向中国,普遍只认同台湾。

作者按:原民、闽南、客家之间,虽然估计出来的数值一定有高有低,不会刚好一样,但在统计证据上,这些点的相对高高低低,会说“不足以认为真的有差别”(在统计的术语上,信赖区间是重叠的)。尤其因为原住民的样本数较少,在解读上更要小心,就这张图而言,比较适合的解读是“不能说与其他族群有差异”。这张图的重点,会建议放在“证据明显证明的主要趋势”,也就是第一、二代外省人更可能抱持中国认同(与其他族群差异很大),但第三代大幅度下滑(到与其他族群没有差别)。

在比较小的尺度上,虽然中国方面可能希望台湾艺人、商人,能多表达对“祖国”的认同,但这在今日的台湾,其实是一个非常小众的认同──换言之,即使杨丞琳等人是真心认同中国(而不只是配合作秀),也不代表台湾真实的现象。

此外,中国的政府和民间,如果真心相信可以用“民族大义”号召台湾人民,可能也会不免失望——中国认同能够吸引的,恐怕只有一群中老年以上的外省人,以及本省人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中国认同比率大幅下降,而且由来已久

在2000年到2010年间,所有世代的中国认同机率就已经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都在一成以上、甚至上看两成,整体而言,从原先的将近半数,下降到三成左右。

中国认同在台湾的萎缩,是这20年来的长期趋势,事实上,在2000年所做的调查,台湾人具有中国认同的比率,还高达45%,充分显示了过去的党国教育与政治宣传,确实型塑了人们的认同,并非自始无用;但是到了2010年,抱持中国认同的比率,就只剩下本来的三分之二,降到了31%;而一直到2020年,又剩下十年前的三分之二,来到了前面说的22%。

从这个比率的变化中可看出,中国认同的萎缩(以及相对应的台湾认同崛起),并不是晚近的事情而已,也并非如一些坊间的版本所宣称,是2014年318运动以后的事情。

那么,“中国认同萎缩”的趋势,有没有世代差异呢?台湾有一些评论者,有一段时间常将年轻世代视为“天然独”世代;中国政府也很常宣称台湾人之所以“忘了根”,是民进党政府推动“台独教育”所致,假如这个说法为真,那么,认同的变化,应该主要只出现在民进党执政以后(2000年以后)受教育的世代。但是,台湾认同随著年代的变化,真的只是由80、90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所推动吗?

统计分析的结果呈现,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透过统计模型,我们可以估计所谓的“边际效应”在不同世代的差异,白话文来说,就是几个年份之间的变化,是否会随著世代而有所不同。

下图呈现的,是每个世代在“2000年至2010年间”和“2010年至2020年间”,“中国认同”下降的趋势(按:这张图的出生世代之所以只列到1980年,是因为只有成年人会纳入此项调查中,因此,2000年的调查最晚只涵盖到1982年出生的受访者)。

从图中可以发现,在2000年到2010年间,所有世代的中国认同机率就已经大幅下降,下降幅度都在一成以上、甚至上看两成,整体而言,从原先的将近半数,下降到三成左右(在统计上也都达到“显著”,也就是说,证据足以让我们宣称“真的有下降”)。而这个下降的趋势,在70年代之后出生的世代更为明显,甚至可以逼近两成。

而2010到2020年间,也就是很多人以为台湾与中国距离越拉越远的时候(2014年318运动、2016年蔡英文当选),中国认同下降的幅度,并没有比2000至2010年间来得剧烈,在各个世代大约是5至9%。当然,这也是因为中国认同已经很低、已经是小众了,所以实际上能下降的幅度有限。整体而言,如同前面所述,这20年来,中国认同每十年就会降到本来的三分之二。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台独教育”的说法显然无法解释这个现象:70年代出生的人,在2000年时就已经二、三十岁了,他们是在改革前的“党国教育”下长大的一辈,根本来不及受到中国方面所谓的“台独教育”(更何况,后来的课纲改革,主要也只是增加台湾史、台湾地理比重,仍然有教中国古文和史地,也并没有强行灌输特定认同),何况更先前的世代。

或许一个更好的解释,是随著台湾民主化,从立委到总统都由台湾人选出,所有的政策或好或坏,都是由台湾人选出的政府决定,是专属“台湾”的政治;此外,过去被压抑、贬低的台湾文化,比如说母语,或者关于台湾的历史事件,地位也都逐渐提升,同时,“中华文化”已不再是唯一高尚的事物,而且,“台湾的历史记忆”,以及相对应的说故事方式,也逐渐浮出水面(不论是台独阵营的“台湾四百年史”,或者国民党自己也爱说的“台湾经济奇迹”),成功挑战官方已不再强力支持的“救亡图存”、“统一中国”等说法,这些都有利于台湾人认同取代中国认同。

除此,在流行文化上,我们听的音乐、熟悉的艺人,也都是以台湾为主;所以,即使是受党国教育的一代,都是扎扎实实地生活在台湾,也只生活在台湾,对中国越来越没有感觉,尤其是最年轻、认同最可塑的一代更是如此。

外省人也没有外于改变的风潮

外省族群并没有外于台湾社会这20年来国族认同的变迁,外省人抱持中国认同的机率也有下降,在不同世代,机率降低一到三成不等。

在前面看到,“外省”族群的认同,与台湾其他“本省”族群有差异,那么,外省人有没有外于这20年来改变的风潮呢?这点可以用同样的统计方法估计,估计的结果可见下图:

答案是“有的”。外省族群并没有外于台湾社会这20年来国族认同的变迁,外省人抱持中国认同的机率也有下降,在不同世代,机率降低一到三成不等。

此外,前一段所提的世代差异,在这边也存在。这20年来,第一、二代外省人的认同变动相对较小,降幅在一成上下徘徊,相反地,外省人当中变化最大的,则也是1970年以后出生的世代。

不过,由于外省族群“本来”抱持中国认同的比率比较高,所以如果要算“下降比例”,就没有本省族群来得那么剧烈。整体而言,这20年来,台湾全体平均抱持中国认同的机率,已经从将近半数下降到二成出头,减少了两成左右,等于砍半;但外省族群抱持中国认同的机率,虽然也是下降两成左右,但是从八成降到六成,等于还有本来的四分之三。从这个角度来看,外省族群中国认同下降的速度,在各个世代都还是低于台湾全体平均,但仍然是有下降的,而在70年代以后出生、现年约40几岁的外省族群下降的幅度又更大。

2021年10月1日,台北,中国国庆期间,有团体举行举办“抗中反压迫、团结撑人权”晚会。
2021年10月1日,台北,中国国庆期间,有团体举行举办“抗中反压迫、团结撑人权”晚会。

告别中国认同

中国认同在台湾逐渐萎缩,而且这个变化绝非仅限于最近几年、亦非专属于年轻世代,而是在不同族群、不同世代身上都可以看见。

台湾的故事就如同所有其他社会的故事,都告诉我们,国族认同是可以塑造的,是会变化的。过去的党国教育,以及党国主导的文化下,即使在2000年已经初步民主化的台湾,都还有约半数的台湾人抱持著中国认同;但是,随著这20年来文化的改变,以及台湾这个共同体“一起做决定”的事实,中国认同在台湾逐渐萎缩,而且这个变化绝非仅限于最近几年、亦非专属于年轻世代,而是在不同族群、不同世代(尤其70年代出生的世代)身上都可以看见。

相反地,现在在台湾,如果还要诉诸中国认同,就只有“第一、二代外省人”可能是比较主要的客群了,这也是中国决策者必须面对的真实情况。虽然对中国人而言,台湾可能是中国民族复兴的最终一块拼图,但从现在台湾人的观点出发,台湾人绝大多数早已不认同中国(何况认同中国的人,甚至又未必真的支持在现状下统一),所谓的“统一”,必然是违逆台湾人意愿的“并吞”──这是否真的是一个可行的政策方向,或许值得再思考。


统计资料与方法附注:资料采用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社会变迁基本调查”,第四期第一次综合问卷(2000年)、第六期第一次综合问卷(2010年)、第八期第一次综合问卷(2020年);为求简洁,“族群”变数采用父亲族裔(符合政府过去“本籍制度”的归类方式);排除“族群”、“出生年”或“认同”为缺失值的受访者;有效样本数为5,436笔(2000年1,880笔、2010年1,831笔、2020年1,725笔)。统计方法采用逻辑式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估计回答具中国认同的机率,模型内变数包含出生年、出生年平方项、调查年份、族群,及以上变数之交互作用,并依需要估计边际效果。

读者评论 22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我認為所謂的「台獨教育」可能並不只限於學生時期的教育,而是更廣義的,以資本/媒體為主導的全民教育。無論是台獨教育跟黨國教育,都會型塑民眾的自我認同,或者說更大層面的「史觀」。
    如果史觀的選擇沒有對錯,那是不是就只能回到功利主義,即:究竟選擇怎麼樣的史觀,對台灣人更有利?
    中國認同的消失對中國的統一大業來說是一個障礙,然而認同既然可以消失,當然也可以重新創造,要如何創造一個有願景的,許給台灣人更好的未來的中國認同,會是北京接下來最大的難題。
    然而另一方面,在我看來台灣人似乎沒有足夠放開的心胸,去思考可能統一的兩岸未來。所謂的意識形態,說穿了其實就是個人品味問題,純粹按照個人喜好來實行公民權利,本質上就已經牴觸了民主精神,然而似乎已經是全世界民主國家的常態。我一直期望台灣人在兩岸問題上能具有新加坡這樣的務實精神,然而在西方資本/媒體引領的所謂「自由世界」,這種希冀似乎是一種奢望。

  2. 中國認同是在下降,但20%,就是還有五分一人有中國認同,是小眾,但不至於是筆者所強調的「非常小眾」,政府在施政和立場上也必須照顧這一群的感受啦~

  3. 通过扎实又明确的数据分析得到结论,很喜欢这种文章。感谢作者。希望端多出一点这样的文章

  4. 对中国认同的减少持悲观态度。怀疑2000年后出生的新一代台湾人的中国认同会逐渐增强。

  5. 有趣的是原民的認同微幅上揚,很好奇原因是什麼?

  6. 知識在地化,很好的文章

  7. 我認為這類研究還有一個根本的問題是,研究者從一開始就決定了「省籍」「族群」的分類方式,最後必然會得出認同和「省籍」「族群」相關的結論。但是其它影響認同的原因並沒機會被分析到,比如居住地在台灣北部南部或離島、以及本身是否有在中國大陸或其它國家的生活經驗。而且省籍的定義也不是很明確,過去通常是以父系論,這裡的外省第二代是否有包括母系外省人?外籍配偶或者陸配的子女算在哪個族群?17世紀移民的後代跟19世紀移民的後代是否是完全相同的族群?

  8. 原住民的問題,不見得是國民黨一方面的拉力造成,我覺得民進黨也有推力。我有聽一個podcast叫作「親愛的漢人」,他們對於「台灣四百年」的這種敘事很有意見。在人們使用「台灣人」這三個字的時候,原住民不必然被考慮在其中,所以我並不意外原住民在回答「台灣人」的時候沒有「本省人」那麼容易。當然真正的原因還需要探討。

  9. 需定義何為「黨國教育」何為「台獨教育」。這之間並非一刀切。實則,「漢賊不兩立」、「反共民主陣營」並未改變,只是名詞的使用方式改變了。教中國文學跟中國認同也並不能畫上等號,看日劇就知道,日本中學有教唐詩,日本人也很愛三國故事,我不認為他們有覺得自己是中國人。

  10. 原住民是國民黨傳統鐵票倉,這可能是導致中國認同偏高的原因。
    『Haisul解釋,大多數選民並不那麼在乎屬於主流議題的統獨之爭,相反的,由於許多選區同時也是資源匱乏的偏鄉,選民較關心是否能拿到更多中央補助來改善生活,尤其是眼見為憑的實質好處如物資及建設等。』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2/160222_taiwan_kmt_aboriginal

  11. 量度中國認同,不能只看受眾一方,因為何謂「中國」、「中國人」本身就是一個變數。近十多年來,能相對客觀地定義「中國」的文化、歷史成份很大程度地被政治宣傳扭曲、淹蓋,而且定義的寬度在中共積極(且頗為成功地)搶奪話語權下越來越狹窄。二十年前,也許還有不少人可以天真地視「中國」為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母體,是家族的根源,是一個能超越政治、跨越歷史時空的概念。這種定義放諸當下的現實已是不切實際 — 不是它不再正確,而是它的重要性已被政治因素蓋過。到了今天,「中國」幾乎就等同於中共。

  12. 我可没有说我不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我觉得这篇文章探究的问题很有意思,但就行文来说,相较于端其他的文章而言,高下立见。

  13. 所以兩成原住民又是怎麼被教育成是中國人的???

  14. @NTisyou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

  15. 既然如此,为何不指出什么材料有错?“我”和“我们”这种措辞问题并不影响论证是否有效。

  16. 且不说文章中一会用“我”一会用“我们”,这个流水账式的行文风格、贫瘠的论证材料让人不得不质疑台北大学博士的选拔水平。

  17. 太正常了 就像新加坡华人也不会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谁想和洼地扯上关系啊…

  18. 话说为什么原住民的中国认同偏高

  19. 文章圖片寫成了「2022年11月10日,基隆,年輕人在街上聊天。」

  20. 梳理清晰的好文,足為反擊統一論述的有效基礎。「所謂的『統一』,必然是違逆台灣人意願的『併吞』」──實為擲地有聲、正本清源的結論。

  21. 宏大敘事???世界的潮流就是抵制專制國家,抵制潮流必成炮灰XDD

  22. 作者未免太温和了。如果当局真的在乎台湾人的真实想法,也许不会放任中国认同率逐渐下滑。在更宏大的叙事面前,一切都是棋子和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