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端传媒与深焦合作获授权转载,首发于深焦公众号,原题为:赵德胤奉上了一部真人版《未麻的部屋》)
赵德胤的影像总是潮湿的,带着东南亚特有的黏腻。这位在缅甸出生,台湾长大的华人导演,一直以来都将摄影机对准底层,更准确的是东南亚华人与移民。人物回到他们的出生地,而当地人又想离开。即使在这部类型化的转型之作中,赵德胤也没有抛去一贯的社会议题——从穷或为钱所困来表现社会的不公平。只不过这次是借由 Me too 运动,将曾经以来华人的身份认同转变成女性的身份认同。
如果将 Nina Wu 的故事进行结构会发现在悬疑片剪辑的复杂外壳下,故事实际非常简单(且现实)——由赵德胤御用吴可熙扮演的女主 Nina 怀揣着演员的梦想,在一次与经纪人的会面后终于得到了电影《蝶恋》中的主角,代价是她需要在电影中有一段全裸的床戏。这段演戏经历中的不愉快与家庭的变故给 Nina 带来了精神上的折磨,Nina开始无法分清现实与回忆⋯⋯
螫人的蜥蜴
乍看之下故事与《蓝色恐惧》(Perfect Blue, 1997, 又名《未麻的部屋》)极为相似。同样是讲女性在面对权利不公时的遭遇待遇,但叙事的处理方式《灼人秘密》显然简单直接了许多。如果将电影分为两个部分,我们会发现,前半段戏中戏的处理将矛盾集中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问题,在职场上的男权压迫(无论这种压迫源于何种理由),后半段则更加戏剧话的解释了矛盾和焦虑形成的原因。这也造成了两部分其实是断裂的,剪辑风格甚至加剧了这种断裂。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在大多数人将故事按照《蓝色恐惧》解读为人格分裂时,赵德胤其实是不认同的。那么在此,我们也试图按照赵德胤的原意进行梳理。
显然,不论是在《蓝色恐惧》还是《灼人秘密》,男与女的“交易”离不开“性”。前者中的偶像就是一个被外化的意淫中形象。而当偶像的“性”被亵渎时,神性也就被破坏。这不仅关系到粉丝对其的认同,也关乎她对自己的身份解读。而 Nina 实际是依靠“性”,困扰 Nina wu 的并不是创作过程中的献身——她完全可以安慰自己理解为为艺术的牺牲,而是一种自我意识的矛盾。她想要成为偶像,但“性”成为权利交易与她上位的一部分,是她的污点与噩梦。这种代入也影响了对她自己的判断。所以在其被男性权利压迫的时刻,她才会怒喊。“性”在导演前作《再见瓦城》中曾出现的巨大蜥蜴,爬行着占有女人的身体。这一个惊艳的意象在开头起就笼罩着《灼人秘密》。这次它匍匐在被光映射的灯罩中,潜行,纠缠女人的前行。——它不止摧毁了她的身体,也摧毁了她的灵魂。
女性的三位一体
尽管赵德胤在采访中反驳了人格分裂的说法,但如果我们将三个女性角色投射到现实世界,三者所代表的才是一个完整的“她”。“她”可以是压抑的,被压迫的,被欺辱的,但同时她也是反抗的,好斗的,激烈的,前进的。部分教徒将“圣子”的地位置于“圣父”之下,就如同影片中 Nina 的主导地位与另外两位似投影般的女性。宋芸桦与夏于乔在面孔上的相似程度,困扰了观者的解读,也困扰了 Nina 的自我认知。两个人代表了 Nina 的两个极端面,一个是极度压抑,另一个是欲望的投射。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纯女性的电影。它借着 Me too 的社会议题,讨论的是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的真正角色。不只是女性之于男性,而是女性之于女性。女性在自我认知上的矛盾与出路。然而她的呈现方式是与《蓝色恐惧》相反的——未麻曾经一个完整的女“神”,她所呈现的梦境的混乱实际是为现实的跌落找到开脱。而 Nina 就和导演前作中所有小人物一样,是底层的。所以她不得不洗清道路上的污点来她想为自己建立“神性”。
自我推翻
《灼人秘密》如同《蓝色恐惧》的结尾,未麻与留美在追逐中反复实际是人格的分裂(即使现在这个人格到底属于谁还存在争议)。我们甚至始终无法得知哪部分是真实,哪部分来自于虚幻,真实的部分和虚幻的部分占比又分别是多大。即使最终呈现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都在欺骗与逃避的阴影下建立了女性的形象,这正是对现实中性权利不等的映射。
也许是想彻底与纪录片决裂,这部电影的成片显得过于概念。“诡异”成为了曾经“写实”的对立面。经过《冰毒》与《再见瓦城》在剧情片上的尝试,《灼人秘密》完全放弃了过往即使在剧情片中都存在的纪实风格。而由女主角吴可熙担任编剧,故事在现实与回忆与臆想之间相互纠缠。可以看到赵德胤在这次尝试中的野心,他想要呈现的不仅仅是女性自身的认知问题,甚至延伸到家庭矛盾、女同、以及他过去非常擅长的外乡人的迁移与融入。
随着这部新作《灼人秘密》入围今年坎城一种关注单元,欧洲三大电影节已经全部留下了赵德胤的足迹。从纪录片《翡翠之城》到纪实风格影像《穷人,榴莲,麻药,偷渡客》,再到《再见瓦城》、《冰毒》的商业片尝试,赵德胤在转型这条路上走的平稳,且未失去自己独特的风格。《灼人秘密》是赵德胤一次勇敢的尝试,虽不完美,但证明了其在类型片探索上的可能性。
十二辰子:巴黎戏剧与电影研究在读,想成为学院派但又坐不住的多动症患者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