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端傳媒與深焦合作獲授權轉載,首發於深焦公眾號,原題為:赵德胤奉上了一部真人版《未麻的部屋》)
趙德胤的影像總是潮濕的,帶著東南亞特有的黏膩。這位在緬甸出生,台灣長大的華人導演,一直以來都將攝影機對準底層,更準確的是東南亞華人與移民。人物回到他們的出生地,而當地人又想離開。即使在這部類型化的轉型之作中,趙德胤也沒有拋去一貫的社會議題——從窮或為錢所困來表現社會的不公平。只不過這次是借由 Me too 運動,將曾經以來華人的身份認同轉變成女性的身份認同。
如果將 Nina Wu 的故事進行結構會發現在懸疑片剪輯的複雜外殼下,故事實際非常簡單(且現實)——由趙德胤御用吳可熙扮演的女主 Nina 懷揣著演員的夢想,在一次與經紀人的會面後終於得到了電影《蝶戀》中的主角,代價是她需要在電影中有一段全裸的床戲。這段演戲經歷中的不愉快與家庭的變故給 Nina 帶來了精神上的折磨,Nina開始無法分清現實與回憶⋯⋯
螫人的蜥蜴
乍看之下故事與《藍色恐懼》(Perfect Blue, 1997, 又名《未麻的部屋》)極為相似。同樣是講女性在面對權利不公時的遭遇待遇,但敘事的處理方式《灼人秘密》顯然簡單直接了許多。如果將電影分為兩個部分,我們會發現,前半段戲中戲的處理將矛盾集中在女性在社會中的地位問題,在職場上的男權壓迫(無論這種壓迫源於何種理由),後半段則更加戲劇話的解釋了矛盾和焦慮形成的原因。這也造成了兩部分其實是斷裂的,剪輯風格甚至加劇了這種斷裂。有一點值得強調的是,在大多數人將故事按照《藍色恐懼》解讀為人格分裂時,趙德胤其實是不認同的。那麼在此,我們也試圖按照趙德胤的原意進行梳理。
顯然,不論是在《藍色恐懼》還是《灼人秘密》,男與女的「交易」離不開「性」。前者中的偶像就是一個被外化的意淫中形象。而當偶像的「性」被褻瀆時,神性也就被破壞。這不僅關係到粉絲對其的認同,也關乎她對自己的身份解讀。而 Nina 實際是依靠「性」,困擾 Nina wu 的並不是創作過程中的獻身——她完全可以安慰自己理解為為藝術的犧牲,而是一種自我意識的矛盾。她想要成為偶像,但「性」成為權利交易與她上位的一部分,是她的污點與噩夢。這種代入也影響了對她自己的判斷。所以在其被男性權利壓迫的時刻,她才會怒喊。「性」在導演前作《再見瓦城》中曾出現的巨大蜥蜴,爬行著佔有女人的身體。這一個驚艷的意象在開頭起就籠罩著《灼人秘密》。這次它匍匐在被光映射的燈罩中,潛行,糾纏女人的前行。——它不止摧毀了她的身體,也摧毀了她的靈魂。
女性的三位一體
儘管趙德胤在採訪中反駁了人格分裂的說法,但如果我們將三個女性角色投射到現實世界,三者所代表的才是一個完整的「她」。「她」可以是壓抑的,被壓迫的,被欺辱的,但同時她也是反抗的,好鬥的,激烈的,前進的。部分教徒將「聖子」的地位置於「聖父」之下,就如同影片中 Nina 的主導地位與另外兩位似投影般的女性。宋芸樺與夏于喬在面孔上的相似程度,困擾了觀者的解讀,也困擾了 Nina 的自我認知。兩個人代表了 Nina 的兩個極端面,一個是極度壓抑,另一個是慾望的投射。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純女性的電影。它借著 Me too 的社會議題,討論的是女性在社會中扮演的真正角色。不只是女性之於男性,而是女性之於女性。女性在自我認知上的矛盾與出路。然而她的呈現方式是與《藍色恐懼》相反的——未麻曾經一個完整的女「神」,她所呈現的夢境的混亂實際是為現實的跌落找到開脫。而 Nina 就和導演前作中所有小人物一樣,是底層的。所以她不得不洗清道路上的污點來她想為自己建立「神性」。
自我推翻
《灼人秘密》如同《藍色恐懼》的結尾,未麻與留美在追逐中反復實際是人格的分裂(即使現在這個人格到底屬於誰還存在爭議)。我們甚至始終無法得知哪部分是真實,哪部分來自於虛幻,真實的部分和虛幻的部分佔比又分別是多大。即使最終呈現的方式有所不同,但兩者都在欺騙與逃避的陰影下建立了女性的形象,這正是對現實中性權利不等的映射。
也許是想徹底與紀錄片決裂,這部電影的成片顯得過於概念。「詭異」成為了曾經「寫實」的對立面。經過《冰毒》與《再見瓦城》在劇情片上的嘗試,《灼人秘密》完全放棄了過往即使在劇情片中都存在的紀實風格。而由女主角吳可熙擔任編劇,故事在現實與回憶與臆想之間相互糾纏。可以看到趙德胤在這次嘗試中的野心,他想要呈現的不僅僅是女性自身的認知問題,甚至延伸到家庭矛盾、女同、以及他過去非常擅長的外鄉人的遷移與融入。
隨著這部新作《灼人秘密》入圍今年坎城一種關注單元,歐洲三大電影節已經全部留下了趙德胤的足跡。從紀錄片《翡翠之城》到紀實風格影像《窮人,榴蓮,麻藥,偷渡客》,再到《再見瓦城》、《冰毒》的商業片嘗試,趙德胤在轉型這條路上走的平穩,且未失去自己獨特的風格。《灼人秘密》是趙德胤一次勇敢的嘗試,雖不完美,但證明瞭其在類型片探索上的可能性。
十二辰子:巴黎戲劇與電影研究在讀,想成為學院派但又坐不住的多動症患者
讀者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