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函:评《Crazy Rich Asians》——母国的想像、父亲的缺失与文化自卑

一盘散沙的我们,彼此间的裂缝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
《摘金奇缘》在模式上仍不外乎是一部“灰姑娘”童话故事的衍生物。只是在这个套路里,创作者还抓住了中国传统家庭结构的某些症结。
电影

【编者按】有话想说吗?端传媒非收费频道“广场”欢迎各位读者投稿,写作形式、立场不拘,请来函community@theinitium.com,跟其他读者分享你最深度的思考。

当本土的电影人开始试着用好莱坞一套融合中国元素的时候,徐克、乌尔善等人假借西方的“东方主义”创造出的是中不中洋却不洋的“四不像”。但是当来自西方的亚裔,他们成长在西方,开始照着镜子审视自己的亚洲面孔时,他们创造了一种“左宗棠鸡”式的中洋奇景。

在我喝遍了英国各地的“酸辣汤”后,我显得尤其不想批评后者。我体会到了一种奇怪的体验,纵然口中多般留恋英国的好,甚至把它称为当前地球文明中最伟大的国家,我打心底也明白,它始终是别人的国家,我在寒冷的时候仍需要喝一碗并不那么正宗的酸辣汤,而不是英式早餐茶。我的国家一团混乱,我留恋它,觉得它亲切。它的不堪需要我去建设,而不是被我视而不见,甚至丢弃。

因此,“左宗棠鸡”式的《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台译:疯狂亚洲富豪,港译:我的超豪男友)比那些本土电影人对西方的模仿显得更真诚,它可以看作是亚裔族群对“母国”文化的想像,正如《黑豹》中的瓦坎达也并非是真正的非洲一样。它充斥的花瓶、屏风、刺绣、麻将……在早已远离亚洲的亚裔眼中,是最能代表东方的符号。母亲对女儿说道:“不,虽然你也讲中文,但你和他们不一样。”这句话道出《摘金奇缘》能在美国打动那么多亚裔,然而在中国却无法让观众动情的原因。它看似在讲关于华人的故事,但它镜头里的那群华人所面对的身心困境——种族上的被歧视,及被歧视后心理上对母国的想像和留恋——是本土中国人所不能理解的。

亚裔创作者的创作动机显得一片赤诚,他们并不掩饰地道出自身长久以来深深自卑的东西。

如果用英文词语来讲,《摘金奇缘》这样的影片,就是阿多诺“文化工业”研究对象 Mass Culture 的产品,mass 带有可被复制、媒介的意思,带有它现代性的一面。可以说,《摘金奇缘》并非是一部非常了不得的艺术作品,它更像是大众文化的商品。借用阿多诺关于“大众文化”的一些结论和定义可以了解,像《摘金奇缘》这样作品的诞生和流行,区别于艺术作品对人类文明的巧妙思考,是靠着借用某些“心理机制”来操纵和控制观众。那么,这样一件艺术商品的流行背后的社会意义显得非常微妙。

《摘金奇缘》是一部西方亚裔拍摄的,面向西方观众的影片。它几乎处处充斥着亚裔努力向他们生活的西方社会进行“表白”的心思。它不断地强调,亚裔和西方其他族裔虽然在思维、情感上存在不同,但大体彼此并没什么差异。当西方人歧视亚裔像 chink 一样手无缚鸡之力,tiny 的生殖器代表着性无能,creepy 的微笑猥琐又色情,weird 且羞涩的性格不入群、算计、吝啬和不怀好意,《摘金奇缘》便把浓重的笔墨放于试图纠正这种歧视观念上——

它把镜头对准了男性角色裸露的身体,那带着性挑逗意味的腰背,宽阔的胸肌,表现出亚裔男性也可以像白人一般健壮;男主角像白人一样善于调情和具备性交情趣,但也并非西方刻板印象里那般嗜淫;人们像西方人一样聚集开趴体,有说有笑;女主角并不像亚洲人一样笑不露齿、两眼眯成一条缝,她自信、善良,敢于在公开场合露齿大笑……等等诸多元素被不断反复强调,似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这背后,亚裔创作者的创作动机显得一片赤诚,他们并不掩饰地道出自身长久以来深深自卑的东西。

《摘金奇缘》在模式上仍不外乎是一部“灰姑娘”童话故事的衍生物。只是在这个套路里,创作者还抓住了中国传统家庭结构的某些症结。这个故事有一个和《红楼梦》相似的人物构架,一个贾母一般的老太,守持家规族训的“王夫人”,以及众多各色兄妹、表兄妹,甚至像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秦钟、蒋玉菡等隐藏的断袖情意一般,电影还为这个家族安排了一位“同志”表兄弟,家族对同志抱着冷漠式的包容,与《喜宴》里父母对儿子的态度几乎如出一辙。只是,《红楼梦》的大厦最终还是倾倒了,而《摘金奇缘》却让爱情取得了胜利,虽然片尾未讲,传统的家庭秩序也注定将受到冲击,西方价值观占据上风。

在影片中,我们看不到“父亲”的影子,创作者的“弑父”倾向直指华人集体“父亲”缺失的现实。

难能可贵的一点是,《摘金奇缘》几乎无意识地指出了亚裔“自卑”的根源,这是它注定会成为研究亚裔心理和认知行为的重要影像资料的原因。在这个大家族里,如贾家一样,最高的掌权者是辈分最大的女性,奶奶熬到丈夫和儿子都相继“消失”,并掌握家族的权力。《摘金奇缘》比《红楼梦》更极致,它的男性掌权人几乎一个也没有,但“父系”的阴影却从未消失过,男主角必须要回到家族继承大业。

在影片中,我们看不到“父亲”的影子,创作者的“弑父”倾向直指华人集体“父亲”缺失的现实。甚至,它借着女主角母亲的往事,道出一些父辈的“罪恶”和不体面。在文化层面,假如说把孔家店和繁体字看作是“父权”象征的话,华人文化丢失了“父亲”距今已长达百年。在整个百年间,华人家族内在情感一直是靠来自母亲的家常饭味道维系的,是存在于麻将桌和饺子皮中的。现实生活里,母亲是父子、兄弟的粘合剂,母亲的“去世”往往会直接导致分家的局面。

这在李安的“父亲三部曲”中有体现。在《推手》中,父亲打拳、打坐、练书法,其形象是隐忍、刻板、严肃、不善于表达情感的,往往是激化家庭矛盾的一方,李安甚至用了非常戏剧化的手段来刻画两代人的矛盾。而在《喜宴》中,父与子的矛盾显得并没那么尖锐,然而价值观的巨大差异,仍是彼此内心中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可喜的是,《饮食男女》中的父亲形象变得柔和而充满人味,它就像《摘金奇缘》中杨紫琼饰演的母亲一样,有了自省和“变通”的可能。

李安借三部电影,完成了他心目中“父亲”形象的梳理、重构和想像。然而,他在《饮食男女》里倒是显得过于乐观了。尽管《摘金奇缘》并不像家庭三部曲那样可被称为艺术作品,它只是大众流行的可被复制的商品,它揭示的一面却很残酷,距离李安的三部曲拍摄已二十多年,该变的仍然未变。

这在台湾今年的一部新片《范保德》中也有体现,儿子和父亲之间深深的情感裂痕,是历史遗留的创伤,也是华人群体一直未能解决的症结。“丑陋”的父亲始终是年轻一代最不愿意面对的一块。

亚裔对“母国”的想像,对自身“自卑”之处的真诚流露,再加上亚洲富豪新贵的噱头,让整部电影显得喧闹而迷乱。恐怕连《摘金奇缘》的艺术指导都没有意识到,他所布置的空间和布景中,那么多符号性的中国元素都有,但惟独缺少了书柜的影子。

这似乎也说明文化共同体一损俱损,在同一片雾霾下,华人不管在哪里终究还是会同呼吸共命运的。而一盘散沙的我们,彼此间的裂缝却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大。

读者评论 1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在我喝遍了英國各地的「酸辣湯」後,我顯得尤其不想批評後者。我體會到了一種奇怪的體驗,縱然口中多般留戀英國的好,甚至把它稱為當前地球文明中最偉大的國家,我打心底也明白,它始終是別人的國家,我在寒冷的時候仍需要喝一碗並不那麼正宗的酸辣湯,而不是英式早餐茶。我的國家一團混亂,我留戀它,覺得它親切。它的不堪需要我去建設,而不是被我視而不見,甚至丟棄。
    Sorry I disagree. I would like to strive for the true democracy of China, but no thanks I do not need nationalism. I respect your right of having a less cultural affirmation of the UK compared with China, however I have a right to disagree. I self identify as an East Asian person and a citizen-to-be of the UK with both Oriental and European cultural identities.
    Kazanin Komamidori

  2. 窝佬支人支面不支心,谁和墙内粉*是同胞哦

  3. 能来这个网站的华人都是真的文化意义上的华人,是不会理解这部电影表达的abc思维的。这就是我们和他们的不一样

  4. 作者的语言很多地方太别扭了,我差点以为是翻译过来的文章。

  5. 看看楼下那位hanschina就能明白,想让当今中国人如同犹太人一样以民族主义的精神支援世界每个角落的同胞是根本不可能了。出国了就是舔狗,移民了就是叛徒,在中西对抗的意识形态教育下,出国同胞都已经被剥夺人籍了,巴不得踩一脚落水狗,怎么可能还会去援助他。

  6. 今天还在想,华人在现在的国际背景下有没有以犹太人的切入点重新融入美国社会…🤔️

  7. 舔狗的悲剧下场,哈哈

  8. 任何時空下,當種族兩個字被提起後,接下來都沒有什麼好事會發生。

  9. 我比较悲观 认为种族是不可能融合的 少数民族与主体民族的矛盾会永远存在

  10. 然而「華人」這個想像的共同體並非不可質疑。同樣是移民,在美洲的白人(法裔、德裔,甚至俄裔等等)與「母國」或「母文化」的關係幾乎沒有。強調「華人」這個共同體,既可能是因種族歧視而生的尋求認同心理,也可能是限制移民社會族群融合的絆腳石。華人如此,猶太人亦如此,除了文化特質,政治力也有不小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