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本文为“香港前途研究计昼”(Decoding Hong Kong's History )独家为《端传媒》供稿。这项计划由数个独立NGO组织及青年学人共同成立,主要工作是从英国、美国、香港等地的政府档案中,发掘与香港相关的历史档案,聚焦主题包括:主权及前途问题、政制及法治体制、中港关系、涉外关系。公共政策则包括社会、经济及城市治理等。
“香港前途研究计昼”研究团队日前英国带回相当数量档案,《端传媒》将不定期刊出解读和研究成果。
过去短短一个星期,不难令香港人感受到《基本法》所诺许的言论自由及新闻自由,可以如何高速地收窄及消失,继旅澳的中国艺术家巴丢草展览被取消、多个场地临时拒绝租场给异见作家马建,当中最震撼国际社会的,相信是香港外国记者会(FCC)第一副主席、《金融时报》亚洲编辑马凯(Victor Mallet)继被拒续工作签证,日前连旅游签证同样被拒,这名资深记者因为触及“政治红线”,无了期禁足于这个自诩为“国际城市”的香港。
回顾这些针对新闻采访的政治打压,在中国大陆其实屡见不鲜,尤其是经历过大政治风波之后的那些年。在最新解密1990的一份名为“在中国的外国记者待遇”(FCO 21/4566)的英国密档中,亦揭露大陆其实早在天安门事件之后,曾经针对不同新闻机构的外国记者采取种种不合理限制,当中与今次马凯一样,透过工作签证上留难被视为“不听话”的外国记者。
历史事件再度复归,六四后受影响的当事人同样是《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记者。根据解密英档,他们当年为了到大陆进行采访,便老早向中国大使馆申请工作签证时,然而因为中方不满相关报社过去报道,包括一篇提到大陆监狱农场的工人状况的报道,故过程中受到中方多番推搪(prevarications)。例如当《金融时报》记者申请工作签证时,相关官员便不断推说自己忙于筹备亚运会,示意外国记者这个时候“唔方便”来华(a visit at that time would not be convenient),但档案中看到英国外交部直指其实那时亚运会早已完结,故明显是借口,透过行政程序刁难外国记者。
除了在工作签证问题上会百般留难外,即使成功进入大陆进行采访的外国记者,当年都受各方各面的骚扰,当中有路透社部门主管向英国驻华大使求助时表示,自己在大陆采访时受到重重监视(Heavy and ostentatious surveillance),包括被人跟踪、偷拍等,当中最离谱的是,有次记者与受访者相约在一所酒店会见,刚到场,已经发现多名男子已经苦候多时“等你上门”,记者担心受访者安危,故提早离去,惟料对方出动到一架房车、两架电单车追踪。这些针对记者的打压,相信现时所有跑中国线的记者行家毫不陌生。
因为不想被中方驱赶出境,外国记者面对中方不合理对待往往选择不要“搞大件事”,只是透过中国外国记者会 (FCC CHINA),私下向中方表示忧虑。然而,根据解密档案,即使外国记者会采取低调处理,中方仍然“企得很硬”。例如,外国记者会曾经计划就多名记者受扰事件向中方作出正式抗议,但中国外交部一知悉此事,即约见外国记者会会长,批评做法毫不合理(It was a serious matter even to have a (FCC) meeting and utterly unreasonable to protest),甚至出言恐吓,表示万一有什么后果,会长必须负上全责,档案中看到英方认为做法无异是对新闻采访工作的一种恐吓(assaults on the press)。
在外交部对外国记者会的交谈,都不难发现一连串打压事件其实与天安门事件有关。档案纪录,外国记者会本身约见外交部是为了记者被跟踪一事,但外交部一开始便开门见山,批评外国记者曾在六四事件期间违反地方政府规定,进入大学学院进行非法采访,直言做法“与其记者身份不符”(incompatible with their status),“深深参与中国内部事务”(deeply involved in China’s internal politics)。
出言恐吓的同时,中方基本论调与现时相同,将责任推到记者一人身上,只道“你不是违反中国法律,那你就不会受伤”(If correspondents did not break the law they would not get hurt),同时警告外国记者不要“散播谣言,危害中国社会稳定”(given a general warning about “those who aimed to upset the stability of Chinese society by spreading rumours”),但从不指出相关记者究竟犯了那一条法律,亦是某种意义的恫吓与侵害新闻自由,如当今马凯遭遇的情况几乎同出一辙。
正如档案中驻华大使曾经提到,当年中方加强外国记者的打压,皆集中每年六四前后,皆因属于“非常时期”(Not normal times),暗示对日常采访工作影响相对不大。然而,入境处做法可谓变本加厉,不单是恒常采访工作的工作签证,甚至连旅游签证都拒绝签发,做法基本比当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将新闻管制日益常态化。
这种对新闻界的“黑箱式操作”,不禁令人质疑北京及特区政府在新闻自由、言论自由问题上,能否兑现《中英联合声明》及《基本法》对人权保障的承诺,还是视香港“另一个中国城市”,将大陆一套对于新闻的管制逐渐强植于香港土地之上。
本文参考档案:
FCO 21/4566 Treatment of Foreign Correspondents in China
五毛要是没脑子,又有玻璃心,就求求你们不要来这无端指责。五毛看着文章生气,读者看着五毛的评论更生气。
求求你们民主自由之光、灯塔之国,救救那个被杀的记者吧。
所以应该如何抗争这不公?
端也吸五毛咯?说明有点影响力,哈。上文说很好客气的啦,马健,巴丟草才是新的干预,若有綜合性报道ccp(不是“中国”,你说呢?)干预新闻自由的方方面面,说不定同时更新了奥威尔的《1984》呢…哈哈哈。建议端内部讨论啥时候用“中国”,啥时候用“CCP”,这混合会固化“CCP= 中国”。我个人觉得中国人和ccp已经开始渐行渐远了,当然,五毛和任何依附ccp为荣的例外,哈哈
五毛要惡意攻擊,也用功一點吧!只會說錯別字連篇,請問錯別字在哪裡?
這篇文章長度雖然短,但看起來是「香港前途研究計畫」稍早去到英國開發出來的解密檔案吧?爬出檔案是不容易的事,它是香港人珍貴的歷史。但有人就是不敢直看歷史。 心虛吧!
謝謝您,的確是香港前途研究計畫的研究成果。如您所說,檔案即歷史,取得成本極高,珍貴之處在此。
我們也加了一個編案說明,讓讀者更多了解這篇文章的來由。
好多强国人出没
这篇文章,且不说立场如何,就深度而言真的不够放进深度栏目(相比其他深度栏目文章而言)
这篇文章哪里有什么有失公允的地方?同情泛民又何以成为一种原罪?批评还是应当针对具体段落,具体事实,立场先行就是愚蠢和懒惰。
对这篇文章质量不满,它更像是泛民主派对港服驱逐马凯的抱怨,不如之前类似的文章有水平。而且端似乎对泛民主派有一种同情,近期相关的文章都是在报道甚至批判政府对“言论自由”的做法,少有政权层面的解析。作为一个号称“端”的媒体,不觉得有失公允么?
错别字连篇!端传媒还行不行啊?!
謝謝您指正,我們檢查了一次,修正了兩處。錯誤是錯誤,大概談不上「連篇」,更無由上綱上線到「端傳媒行不行」的地步。不過經過您不只一次的以類似的語氣拷問後,我們還在,看起來應該還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