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Your Opinion 精选重要报导、争议话题底下,读者的评论、来信、或者获得授权的个人脸书感言,整理成文并发布,让更多人可以读到你的观点,让声音穿透同温层。
欢迎你继续在端APP和网站写评论,在端的Facebook留言,或者写信给我们community@theinitium.com。我哋实睇,一条都不会走宝。
3月26日,搜索网站百度的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在出席一论坛时表示,中国网民“相对开放”,对隐私不敏感,多数情况下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和效率。他还指出,网络上目前可搜集到的资料只有20%,但若是日后将分散在各企业的数据汇聚起来,这些资料的能量将呈指数级上升。
无独有偶,全球社交平台Facebook也在不久前陷入数据泄露的丑闻风波。 3 月中旬,数据处理公司“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前员工怀利(Christopher Wylie)披露了 Facebook 泄漏 5000 万用户个人信息,让Facebook 成为众矢之的。Facebook 的第三方 App 不但能够获取个人信息,也可以得到这些用户的衍生信息,例如名字、地点、衍生好友、家人等。
网络时代使得用户数据成为另一种资源,然而资源的使用和提供却牵涉著亿万网民的隐私信息。中国大陆的网民真的如李彦宏所说,不在乎自己的隐私吗?出让隐私换取便利,是用户自愿还是“没得选”?隐私与数据技术前进的矛盾,是否无解?
李彦宏所说“中国人对隐私不敏感”,是事实吗?
是中国人对隐私没那么敏感吗?还是媒体、网路对信息安全的讨论太少,太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了?
JohnMiller:嗯,随便一个小额的红包就能让很多人贡献自己的隐私数据。
Rennechon:这句话就像在说,中国工人对劳动法没那么敏感,多数人乐意超时工作换口饭吃。是事实吗?是的。但是从权利侵犯者嘴里说出来,就非常不要脸了。
Aurora:确实是实话实说,用户数据本身就是这类公司的驱动力。Google老早就学会分析个人浏览数据来精准的投放广告了。Amazon跟淘宝也不过在做同样的事罢了。至于facebook一事老美同学也只怀有信用卡信息不泄漏什么都安好这一类的想法。
rhrm:国内互联网是几个贪得无厌地收集个人数据的寡头统治的,因此你可以看到无数关于“便利”的文章,却看不到多少关于保护隐私的文章,大多数网民并没有办法深刻了解隐私的重要性。李彦宏的这番话倒是揭露了真相激发了讨论,说不定能成为不少人关于网络隐私的启蒙。
陈奇诺:这在中国确实是事实,大部分人对隐私的要求非常之低。曾经和一些朋友讨论过,他们的回答一般都是“你能有什么隐私,谁会去没事看你的”,当苹果iCloud转到国内时,我的反映是非常大的,立马找办法切换到的美国区,然而一些朋友却认为“我没做什么坏事,政府查了我的信息也没什么大碍,况且iCloud到国内速度快很多”,大部分人都是这种心里,其实十分短视,然后会本能的相信坏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对于数据的监控也大抵是回答“你自己不去闹就不会有事,政府没事不会查你”。数据隐私或许一时之间对你不会产生很大的危害,但是等他犯恶时,后果确实无法想像的。
Outthere:想起央视播过的一期节目,说iPhone设置里的Share My Location会记录用户去过的位置,每个位置停留多久。然后用这个数据,苹果就可以分析出用户的工作地点、家庭住址等等。iPhone手机出厂的时候,这个记录位置的功能是默认打开的。然后记者上街采访路人,给他们说iPhone的这项设置。几个路人无不是吓一跳,赶紧关掉了Share My Location。
所以是中国人对隐私没那么敏感吗?还是媒体、网路对信息安全的讨论太少,太多人都意识不到自己的信息被泄露了?央视抓著iPhone这项设置,暗示这是美国窃取中国信息的阴谋,却对百度的信息安全只字不提。毕竟,在这个大数据是新石油的时代,天朝怎么肯肥水流外人田。而且,想要2020年建立起Social Credit System,哪有比百度更好的队友呢
用隐私换便利,是否只因“没得选”?
网络实名制和隐私本身就是矛盾的,当注册一个不知名小网站的账号都要交出自己的手机号时,就意味著将自己的私隐信息交出去。
妹记:这句话就如同说中国人可以用牺牲选票换繁荣一样。问题是中国人根本就没有西方意义的私隐/选票,何来交换。
9_9OOps:说得好似用户有得选一样。
andytaku:一方面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隐私泄露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没有选择权,全面实名制的情况下谈何隐私。
Fai:关键可能不是“中国网民愿意”,而是中国网民根本没有“可以不愿意”的意识。
只要敢,其实,永远有得拣。
咸鱼姬:网络实名制和隐私本身就是矛盾的,当注册一个不知名小网站的账号都要交出自己的手机号时,就意味著将自己的私隐信息交出去。这里的信息不仅包括手机号自身,还包括手机号本身绑定的身份证、身份证上所具有的更私密的信息。仅仅通过手机号,就可以知道你的一切,极权社会一条龙服务。
我们可以选择不交出自己的隐私吗?可以啊,放弃使用网络,回去当个原始人。可是,我们可以放弃网络吗?大多数人是不可以的。当刚需品被垄断,选择、交换根本就不存在,我们只能听任垄断者摆布。
当然,墙内百度等企业充其量只是垄断者的打手。当垄断者要求企业交出用户隐私时,企业也只有要么倒闭要么出卖灵魂的选择。这种环境之下,能活下来的企业都不会在乎用户的隐私安全,“以隐私换便利”的其实是企业本身。
唔话你知我几威:我记得有一次,身体有点不适,上百度搜索病症。十分钟后,我电话就响起来,问我是不是需要看XXX病,他们医院可以看,然后我对付了几句,赶紧挂电话。
这医院一听就是类似“莆田系”的那种医院。我虽然一直都对百度出卖用户隐私略有耳闻,但当时还是确实感到非常惊讶。搜索完不到十分钟,电话就打来了。这就是牺牲隐私换效率?要是我在百度上被骗了,受到伤害了,去投诉的话,百度会十分钟就打电话来帮我处理吗?
其实公众隐私无论哪里,无论哪家公司,无论哪国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犯,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只是具体到百度上来,简直是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可惜的是,在墙内,我也只能继续用百度。
Rainbow___:微信公众号“差评”发布了一篇文章,名为“中国人不得不用隐私交换便利性”。
这个“不得不”很到位,不是我们没有保护隐私的意识,也不是我们宁愿用隐私交换便利,而是我们“没得选”。现在使用国内的手机app或是使用互联网的一些服务,使用者是必须给予一些根本不会用到的权限给这些互联网公司,不然就无法使用,而且多数情况下是不会被告知或是仅在角落以最不显眼的字体显示,这样用户在使用服务过程中,只能“被动”公开一些隐私信息。
但从观察我身边的亲友、同事得知,当应用程序弹出需要给予权限咯框框的时候,他们都是毫不犹豫地点允许的,而且如果想用到一些更便捷的服务和一些更个人定制化的服务,我们也的确愿意去给予服务提供者获取我们的一些信息,但我不认为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而是全世界的人都会有的一个特征,这是信息时代的一种牺牲。
隐私与数据进步是矛盾无解的困局吗?
这个年代不被记录已经是不可能了,从各类智慧家居到你每一次网路叫车,你的每一丝信息都在被互联网公司的爬虫默默关注。
Facebook 大量的用户数据为广告商和 Facebook 本身创造了数亿计的盈利,但这些从现实生活中纪录回来的一点一滴却会杜绝不了被误用的风险。2016 年美国大选其中一个讨论点就是“剑桥分析” ——通过使用精确投放充满情绪化、负面甚至涉及虚假信息的广告,左右选民的意愿。这个巨大的漏洞其实主动权其实一直在 Facebook 手上,目的是吸引更多广告商投放资源,为 Facebook 创造无限商机。
中国大陆多数应用程序的做法则是加入单方面的条文,强迫用户同意,例如“不输入手机号平台便无法使用”、“被强迫同意注册协议后便要求接受广告推送”等。据报告显示,百度公司更是故意暴露用户数据。
墙奴:首先,平台的运作规则需要透明化;其次,平台上的信息管理权应在用户,而不是平台,平台只能去为用户自己管理信息提供技术支持。
浓缩为早逝:我认为,隐私背后的涵义,是保留自己独立自主的一部分。别人必须要经我们允许才能接触到这一部分,否则无从靠近,更遑论利用这一部分的脆弱去影响甚至监视、控制我们。隐私的泄漏,意味著我们隐匿的部分越来越被大数据所熟知,意味著数据的拥有者能更轻易地影响我们的思想、行为,意味著我们越来越难控制自己的命运。所以,重视隐私,与重视自由的价值是相吻合的。但在中国,自由谈何容易?事实上也没什么人谈论自由。无论是无力感还是不在乎,我们都沦落到这个境地。
enersto:事情要分几个方面说:
技术进步需要数据,特别是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AI发展需要海量的数据,没有足量且真实的数据喂养,AI便无法更贴近人的需求。
人因为习惯的存在,在需求和追求方面存在延续性。人与人之间尽管有种种的区别,但以人这种本质共同点为基础,依然可以找到不同人在需求和追求方面的相似性。这两个点也是能通过技术预测人的需求的必要条件,更是众多社会科学的立足点。
人存在自由意志。尽管以上习惯和群体共同体的存在,以及无往不在的约束,但因为反思性的特质,人作为一种智能生物,对于自身的需求,还是具有自主决定权。
所以,最好的状态无过于,人们都有自由选择是否提供隐私的自由,但都能理智的意识到,这些隐私能够使得AI提供更符合自己需求的服务,对于隐私不会过度的敏感,更好的提供出来。
然而现实是,不论是公众,还是AI服务提供商,都在这件事儿上都处于极具张力的博弈中,大家都处于囚徒困境中,任何一方都不愿意第一个妥协。
于是乎,情形就难看了。
不配:@enersto 我觉得存在两全其美的办法,任何为了研发而收集的数据都不指向具体的个人,这样应该并不影响大数据的收集;然后当产品上线投入使用,它也是在不向外透露个人信息的前提下为具体的人服务。bat是被怀疑以收集用户行为为名,越界收集了具体的个人信息,可以被查询调用出来。
jasonz04:从人性的角度讲,既然公司比你有更多的科技和更多的力量,他们一定会用。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从千年前就是被刻在人类的基因里面的。【大数据】也不是什么新词汇了,既然大家都会去注册脸书和其他人连结,那么脸书自然会有更多的空间来修正自己的算法。至于拿你的数据做什么,那你也不知道了——因为这是人家的商业机密。这个年代不被记录已经是不可能了,从各类智慧家居到你每一次网路叫车,你的每一丝信息都在被互联网公司的爬虫默默关注。
从一个计算机学生的角度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少用甚至不用这些互联网服务,虽然日子会麻烦不少也不至过不下去。于我而言,我就在尽量少用或不用支付宝或者微信。只要允许,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我都会拿来购买一些本身就需要实名认证(比如中国的火车票)或者干脆提现来刷卡。Alexa这类直接送监视到家的服务自然不可能使用。但我认为这还不够,不久的将来当政府大规模铺开这类产品的时候民众根本无力反抗。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这之前利用体制把大数据透明公开,等到他们真的铺开使用的时候我们就无力回天了。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