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登是怎么没有练成的

在大数据监控系统“奥威尔”的注视之下,每个人的人性都赤裸地呈现在你面前。是炮制假新闻对抗革命者的谎言,还是成为吹哨人揭露当权者的黑幕?但似乎,怎么选择都没有胜利可言。
《奥威尔:无知即力量》游戏海报。
Game ON 风物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政治讽喻小说《一九八四》出版于1949年,弹指间,他预见的未来已经变做我们经历的过去。今日,世界格局与科技发展远超奥威尔所想,但同时人类好像又没有变——无论在1949、1984还是2018,谎言、愚蠢、冷漠和贪婪还是深藏人性之中,见缝插针,野蛮生长。

德国游戏工作室 Osmotic 最近推出了政治解谜游戏《奥威尔》(Orwell)的第二季,副标题是《无知即力量》。游戏的核心还是那个名为“奥威尔”的大数据监控系统,在这个名为“国家”(The Nation)的国家里,你一旦被认为涉嫌触犯《安全法》,就可以被列为一个被调查对象,变成“奥威尔”系统中一个新增加的小条目。从此以后,你的行踪、社交网络上的发言,甚至私人电子设备上留下的痕迹,都会被一丝不苟的记录在案,再配合政府掌控的医疗、教育、社保、监狱、军队等等数据,天罗地网中,你不过是一条可被随时掌控的小鱼。

“国家”为了更好的保护公民安全,推动社会繁荣,建造出奥威尔这台电子巨兽。它既是元档案库又是搜索利器,任何公民只要成为奥威尔的搜查对象,所有关于他/她的数据都不再享有任何隐私权力。安全部专门为“奥威尔”雇用侦探,不断搜集和上传一切“事实”——公民在公共和私人场合透露出的个人信息和表达过的所有观点。玩家扮演的就是这位“真相侦探”,一边调查一边决定是否把这些羔羊的行径记录在案。“奥威尔”一丝不苟地吸收你所给予的每条信息,再根据其中的关键字在它宏大的元档案库中搜索更多相关内容。对于“奥威尔”而言,甚至公民的每一口呼吸,只要有迹可循,都可以成为法庭上的呈堂证供。

Orwell: Ignorance is Strength (奥维尔:无知即力量)

发行时间:2018年2月23日

类型:独立

开发商:Osmotic Studios

发行商:Surprise Attack

平台:Windows,Mac OS

2016年推出的《奥威尔》第一季选择公民抗命与恐怖爆炸案为切入点,玩家扮演一位身处异国的情报员,从一个富二代艺术家社运分子入手,挖掘出一个由德国科技哲学家、官媒专栏作家、社交网络公司雇员、退伍军人和黑客组成的政治活动小组。第二季则将背景置于难民危机及其后遗症上,焦点人物是一个具有难民背景的异议媒体意见领袖。

游戏以一段电话录音开始,这位意见领袖在录音中向一名军官发出死亡威胁,而后者已经失踪。玩家扮演的情报员可以通过“奥威尔”系统跟踪涉案人员,弄清事情原委。监控之外,玩家还被赋予发布假新闻的权力,用“谣言武器”击退对敌分子。

不知是否因为游戏工作室成员身处难民危机最前线的德国,《无知即力量》的故事更加苦涩而黑暗,每个角色都面目可憎。上一季已经稍许模糊的黑白边界,这一季经过假新闻的洗礼,愈发遥遥欲坠。而打过几周目、解锁所有结局的我,甚至觉得,无论你是否选择成为一个吹哨人(Whistleblower,又称举报者、揭黑幕者),网都在那里,你什么也改变不了。

一虾两吃

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


《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

虽然本季名为“无知即力量”,但这半句话还是要和《一九八四》小说中其他两句互文理解。一是因为如果你能够避开陷阱,跟进线索,各种迹象都会把你引到一个名为“战争即和平”的保密档案之中;而讲述思想自由的第一季,也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在本季现身,所以“自由即奴役”依然是题旨。

《奥威尔:无知即力量》(Orwell: Ignorance is Strength)预告片

在“国家”中,官方媒体《国家观察者》是主要新闻来源,它的写作风格是冰冷而客观的,甚至没有一点“复杂国家报导者”的姿态,完全不会考虑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每次为了完成任务而不得不读时,我都会一目一屏,迫不及待找到关键信息,然后马上关闭这个新闻网站。

然而,官方消息虽然无聊繁冗,但仔细看,还是可以从中发现蛛丝马迹。比如说,我就在《国家观察者》上,发现了本季的故事其实早就在上一季中登场,两个故事的线索更互相影响。

《国家观察者》一直在持续跟进三宗事件:广场恐袭案、邻国内战和电影审查。其中,广场恐袭案即是第一季故事的B面。之所以要追踪的政治活动小组,就是因为怀疑他们策划了广场恐袭;邻国内战则和本季中的难民背景的意见领袖息息相关。

这一设计为玩家营造了一种特别的感觉:一方面,是两宗案件同时调查,在第二季中唤醒了玩家对于第一季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让玩家感受到“奥威尔”令人窒息的隐形存在——它无处不在,但你只是隐约感知得到。

除了在前后两季中将《国家观察者》一虾两吃,回味无穷,Osmotic 还在玩法上巧妙将两季游戏紧紧绑在一起。如何做到这一点呢?答案是背景设定和存档机制。前者是指,无论在玩哪一季,你都会意识到“奥威尔”系统的复杂与随机。案件侦查以及数据上载总是基于你的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你选择相信一个证据,既有可能引出更多证据,也有可能掩埋其他可能。某种意义上,只有试过全部可能,你才会明白“奥威尔”和它背后的情报机构、国家机器到底是怎么回事。存档机制则是指,第一季的玩家可以把结局存档读入第二季,实现两个调查员的资料同步。有时,广场恐袭案和邻国内战相关的信息战会有重合,比如关键人物同时出现在可疑地点,那么你在前作的所作所为、所知所晓可以影响第二季的故事推进。

安全部门专门为奥威尔雇用侦探,不断搜集和上传一切“事实”——公民在公共和私人场合透露出的个人信息和表达过的所有观点。
安全部专门为奥威尔雇用侦探,不断搜集和上传一切“事实”——公民在公共和私人场合透露出的个人信息和表达过的所有观点。

这个设置有点类似台湾宇峻科技的《新绝代双骄》系列,其中第二部游戏里小鱼儿的故事并非从头开始,而是承接上部结尾小鱼儿和小辣椒张菁身困山洞的剧情。通过传送前作的结局存档,老玩家控制的小鱼儿可以在第二部开始“继承”金钱、等级、装备,赢在起跑线。相较而言,作为解密游戏,《奥威尔》两部作品之间档案的传送并不会使人物等级变强,更多是刺激玩家探索游戏的多种可能性,瞬间提高了玩家重玩上一季的兴趣。

以毒攻毒

为什么游戏的剧情与结局可以有那么多种可能?

就第二部而言,解读的关键在于贯穿《一九八四》小说始末、但没被点破的另一组对立统一:谎言即真相。

在 Steam 上,有很多等第二季等到望眼欲穿、游戏一发布马上购买的玩家。在下载游戏的时候,我去评论区围观,发现很有一部分人给了不高的评分。其中一半人生气游戏不是一次出全,而是像国外电视剧那样按季推出;剩下一半则批评游戏没有第一季好玩,后悔第一时间上手。

说真话,打一周目时,我也觉得《无知即力量》不如前作,很大原因是人物不够可爱。这不是说他们的处境不够艰难,行动不够勇敢。让人心寒的是,他们,如同他们所反抗的系统和“国家”一样,也总在撒谎。

在“奥威尔”系统中,所有有用信息在阅读时就会自动高光显示。一般是一团萤光蓝色提醒你不要忽略。但偶尔,你会看到扎眼的黄色高亮文字,这意味着系统中有其他信息与它相悖。《无知即力量》中充满了黄色文字,这些彼此冲突的信息并非政府和个人各执一词,而往往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媒介上发布自相矛盾的信息。当一个人既诉说A,也诉说非A ,很有可能他在说谎。

《无知即力量》中充满了黄色文字,这些彼此冲突的信息并非政府和个人各执一词,而往往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媒介上发布自相矛盾的信息。
《无知即力量》中充满了黄色文字,这些彼此冲突的信息并非政府和个人各执一词,而往往是同一个人在不同媒介上发布自相矛盾的信息。

关于谎言,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甚至神经学的著述汗牛充栋,事不关己的时候,我们永远可以做个清官——“他说不爱你是气话,不必当真”、“我填写表格时,误会了某个问题”,或者“他那只是心中有过一个念想,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能算数”。在“奥威尔”这侦测利器下,你看到的也许是人们的无心欺骗,其后的多米诺骨牌也并非他们有心推倒,但用谎言遮盖谎言却让真相扑朔迷离。追踪溯源,一切的开始,还是源于谎言。

《无知即力量》中,玩家可以使用一个特别的功能——影响器(Influencer),这是一个由政府支持的“反叙事”投放器,翻译成日常用语就是假新闻发布机。这一季的主角、有难民背景的意见领袖瓦尔特,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影响力惊人的存在。他是最大异见网站“人民之声”(People’s Voice)的总编辑,不时有热心读者写信给他爆料政府机密。而瓦尔特的个人形象——一个身残志坚、敢于发声的难民知识分子,更比第一季中的叛逆富二代或官媒专栏作家,更容易让人信赖甚至仰慕。另外,他舍身抢救学童的历史,也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他的政治议程合法性。

总之,和这样一个人民英雄争夺民意,假新闻是政府不得不用的武器。说是假新闻,但也并非空穴来风,它产生的机制是这样的:每当瓦尔特发布一条煽动力极强的政论,譬如说“‘国家’干涉邻国民主进程、阻碍和平谈判”,那么“奥威尔”的侦查员就要搜集相关信息,反驳瓦尔特的言论,或是制造烟雾弹,分散受众的注意力。

“反叙事”——也就是假新闻,在游戏里特指为了降低瓦尔特言论可信度和影响力,由官方编篡但是化粧为社交网站新闻的一种特别叙事,它所根据的不一定全是假信息,但它推导出的,与其说是真相,不如说是未经证实的想像。

这样未经甄别的想像却因为它的露骨和匪夷所思,迅速被社交网络吸收,迅速传播。围观者如果足够投入,就会跑去质问瓦尔特到底是不是这样,譬如,到底你有没有为了拿到国籍而假结婚?或者自发设置一个 hashtag,让这条“新闻”上热搜榜。如果精力有限,也可以顺手点赞、转发,毕竟不断增长的数字证明了消息的影响力。最好笑的是,这帮热心群众的记忆力十分短暂,只要不断放料,他们总会失忆症一样接受前后矛盾的信息,一窝蜂兴起一股新的浪潮。

假新闻里附带的真线索越多,杀伤力就越大。其中又以私人黑历史、性关系、金钱交易最具攻击力。有了“奥威尔”,谁和谁曾有私情,谁为谁伪造简历,谁在私人通讯中不小心说了真话,都被看的一清二楚。

《奥威尔:无知即力量》将背景置于难民危机及其后遗症上,焦点人物一个具有难民背景的异议媒体意见领袖。
《奥威尔:无知即力量》将背景置于难民危机及其后遗症上,焦点人物一个具有难民背景的异议媒体意见领袖。

这样看,瓦尔特就是瓮中鼈,成了科技革命的祭品。但,在瓦尔特的各种自相矛盾还有后期的气急败坏中,我们又看见他的另一面——这位人民英雄未尝没有凭借掌握言论阵地捏造谎言、未尝没有饥不择食引用有利于自己的群众爆料、未尝没有颠倒黑白把想像变成历史讲给人听,也许最重要的是,未尝没有显露出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暴君人格。

不需要“反叙事”投放器,瓦尔特每天每天也在制造另一种假新闻。他固然也要搜集爆料文件和新闻报导,但更依赖人们对于“国家”的猜疑不满,对阴谋论的渴望,还有对瓦尔特——这个公众形象的心理情结。

在游戏早期,瓦尔特还较为矜持地批评“国家”有诸多政策问题。但当他身陷假新闻的困境,这位轮椅上的思想者越来越沉不住气,文章里充斥著大写字母和感叹号,还不时要进行直播,用声音强化自己的控诉。

枪口放低一厘米

这样的被监控者值得帮助吗?

在“奥威尔”的注视下,人人都不是好东西。作为情报员,玩家是不是应该放下道德审判,乖乖听从上级命令,该做什么做什么呢?

在把两季游戏玩了一遍又一遍,打出所有结局后,我还是想要帮助这些监控器下乱撞的“苍蝇”,虽然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帮到谁。譬如,炮制假新闻的时候,我总是选择和瓦尔特私生活无关的叙事。被国家机器和公众舆论打倒是一回事,被爱人与亲人憎恨所留下的创伤,对我而言是更加可怕的。

每一次这样的选择,我都在做换位思考,想像作为人类的一员,作为一个罪人(sinner),我是否能承受所有的内疚和惩罚,我又是否应是唯一的受罚者。这种衡量的标准的确主观,如果一定要给它一个名字,我认为就是人最原始的良知。

1992年,27岁的前东德士兵 Ingo Heinrich 被柏林法院判决犯有误杀罪,面临三年半有期徒刑。这位士兵曾经射杀一名试图翻越柏林墙入境西德的年轻人。他辩驳自己不过是在执行国家法律,法官 Theodor Seidel 宣判时则表示,哪怕士兵有责任阻拦翻墙者,但如果当时枪口稍低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翻墙者死亡,“并非所有合法的举措都是对的”。

把枪口放低一些,乍看起来是为他人的无私之举,但在“奥威尔”当差的短暂经历后,我明白那也是为了自己。“奥威尔”无法给我们真相,它最有力的部分恰恰是让我们有机会看破谎言,能够不停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在新闻泛滥、触手可得的年代,个体很难拥有资源辩伪攻讦,正相反,看客们受情绪左右,更可能做的是传递和进一步缔造假象。

把枪口放低一些,在这里意味著慢一点,不要对数据库里每个榜上有名的人都做有罪推断,不要在一个人发声之前就给他治罪——否则一部分信息可能就随之而去,永远不可追溯了。

在把两季游戏玩了一遍又一遍,打出所有结局后,我还是想要帮助这些监控器下乱撞的“苍蝇”。游戏截图

吹哨之后

第一季《奥威尔》结束后,每个结局都有一组画面,告诉你你的选择引发了怎样的后果:也许“奥威尔”系统被爆光、也许你被捕、也许安全部大臣下台⋯⋯总之,你的努力(或懒惰)最终都会导致一种明晰的未来。但到第二季,这种清晰感是匮乏的,游戏总是在瓦尔特本人的结局中落幕,不管他是死了还是继续战斗,在这一则新闻后,屏幕变黑,然后游戏制作人员名单出现。

如同第一季的结局之一,情报员将自己的资料上传到“奥威尔”并为自己织罪,从而通过曝光自己来曝光这个恐怖的监控系统,第二季中你也有成为吹哨人的可能。忘记是第几周目,当我甄别了真真假假、更真更假的不知多少信息后,我看到了隐藏最深的那份机密档案。监控我的上级阻止我将其上传到“奥威尔”系统,但我已经找到了另一个出口——民间骇客们开发的泄密空间,类似一个向公众开放上传机制的“维基解密”。“传输完成!”我以为我成功了,这一周目不但没有人被捕或死亡,我还将“国家”和平演变邻国的任务公之于众。可监控我的上级却告诉我,我的所作所为不过是小聪明,不会起到什么转变。然后,瓦尔特宣布真理在人民之手,宣布这场战役真的胜利了,游戏结束。

胜利了吗?我不知道,哪怕我是缔造胜利的那只手。和平演变邻国的间谍丑闻又可以在“人民”的 Timeline(在游戏里类似 Facebook)和 Blabber(在游戏里类似 Facebook)停留多久,在“国家”数不清的秘密档案中又有没有可以证明这个行动没有发生过的更真的真相呢?

1994年,德国联邦法院撤销了对前东德士兵 Ingo Heinrich 误杀罪的指控,法庭认为柏林法院没有认识到士兵本人也是悲剧的牺牲者,没有义务为此案负责。

读者评论 3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1. 好的,感謝推薦,記下了。

  2. 游戏这个世界

  3. 似乎是为了写威权而特地找到的In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