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h Pearlman 称她从未想过,自己十年前构想与推动实现的小小“Like”,如今已是20亿 Facebook 用户生活中不可忽略的存在。
这个自小就在身边人的表情与话语中寻求赞赏的女孩,曾和同事坚韧不懈在 Facebook 公司内部游说。增加一个“Like”,为的不仅仅是增加用户活跃程度。倘若不是这个量化的计赞功能,“我怎么知道自己漏掉了多少应得的肯定?”
一晃十年,这个拇指朝上的蓝色按钮充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然而,早已离开 Facebook 的 Pearlman 却在与端传媒的专访中,坦白自己已不爱点赞。
是的,她发明了它,却又匆匆逃离。她曾在它那里寻到暂时的安慰,却又在它的陷阱中裹足不前。今天,她仍不愿指责这个自己一手催生的计数器,也无意批评曾经供职的 Facebook,回顾看似矛盾的前半生,她这样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如此渴望外在肯定, Facebook 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件事。我不认为按赞引发快乐和痛苦,而是反映出我们已在经历的苦乐。”
按赞,让肯定更简单明了
“我们正在推行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让您可以一键告诉朋友您喜欢他们分享的内容,您可以在过去给朋友留言的地方按下‘赞’,明确告诉他们‘我喜欢’。”
2009年2月9日 Facebook 产品经理 Leah Pearlman 在 Facebook 网站正式介绍公司推出的按赞功能(Like Button)。
此前两年,她一直在公司内部游说,终于获得执行长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urg)首肯。她开心地在文末处署名写下:“Leah Pearlman 觉得按赞功能真赞。”
2007年 Pearlman 入职时 Facebook 还是个新创小公司。其简洁直观、易于上手的特色硬是在当时社群网站龙头 My Space 的压逼之下跑成一匹黑马。
Pearlman 比喻那时的 Facebook 像个工具——“如同叉子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你要每天固定用它几次。但不像现在这样 Facebook 已经成为我们的生活本身。”
在那个还没法按赞的时期,以留言回应贴文是用户少数的互动方式之一。负责 Facebook 产品规划的 Pearlman 却与同事们观察到,当留言区充斥类似“恭喜”、“好棒”、“我喜欢”等留言,会减低其他使用者的回复意愿──“因为我知道对方也不会认真看”、“回应只会隐没在一整串相似的留言中”。
在参考电影及餐厅的评比网站常用的“星级”后, Pearlman 与同事提议,在 Facebook 增加一个按钮,让用户得以简便地表达肯定。他们设想用量化的赞数取代意义相似的冗赘留言,这样不仅能拉回用户参与度,也会促使留言内容更多元化。
虽然提案后续获得营销、广告等部门的支持——他们认为按赞功能将有助于提升点阅率及广告收益。但开发团队的最初动机仅是为了改善用户经验、增加正向互动。团队成员之一 Justin Rosenstein 接受网路媒体 The Ringer 访问时,指他希望赞钮的设置能让 Facebook 成为一个鼓励人心的社群平台。
而对 Pearlman 个人而言,这个小按钮也无比重要。身为 Facebook 的资深用户,她习惯于积极发文、分享,渴望被更多人看见。在一次 TED 演讲上Pearlman 坦白,她发想按赞的一个潜在心理是,倘若不改变这笨重的留言串,怎么知道自己会漏掉多少应得的肯定。
当脸书乘着“赞”冲刺
“很小的时候,我就感觉若我做出被其他人称许的行为,他们好像就会更爱我一点。”
早在童年,Pearlman 就尝到被赞赏的美好与安全感。她发现这个世界喜欢功课好的孩子,因而在多数玩伴还在尽情撒野的时候,年仅4岁的她便已默默决定,以后要读美国一流的耶鲁大学。
往后20年,Pearlman 以优异的学业和亮眼的履历辟出一条人生胜利组的坦途。她进入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主修信息工程。毕业后随即进入微软工作,而后加入被她形容为“无比迷人”的 Facebook 。 Pearlman 把过去在学业上的拼劲用于工作,接连负责了按赞功能、粉丝专页 Page 等 Facebook 指标性产品。
那也是 Facebook 影响力蒸蒸日上的时期。其中,按赞功能虽然一度因为内部对其名称、样式有不同意见以及怕减少留言数等疑虑而推迟2年。但当它最终被定名为“Like”并公诸于世后,按赞文化却逐步成形,并在智慧型手机进入市场后,以超乎想像的速度成长。
没有人预料到,按赞会发展为人们的直觉习惯、社交手腕、甚或人际互动的资本。它像一个瘾头,让人时不时回头关心自己获得多少赞,或干脆将浏览器首页设为 Facebook 。
根据 Facebook 统计,网站在2012年已累积1.13兆个按赞数。而在2017年6月底 Facebook 更发文,庆祝自己拥有20亿用户——超过全球1/4人口的里程碑。平均每天有8亿用户按赞。这个数字也意味着, 借由记录及操作使用者行为及偏好, Facebook 收获了庞大的广告效益。Facebook 扶摇直上,一举成为社群网站霸主,流量及收益远胜前辈 My Space 的巅峰。
然而,Pearlman 却在 Facebook 冲刺的过程中决定把生活慢下来。
我是谁
几乎没人知道 Pearlman 长年深受暴食症所苦。在看似自由实则高压的科技业工作更使她的症状加剧。她时常为了纾压及社交,在公司的免费点心桌上与同事尽情嗑零食,然后因罪恶感跑到厕所催吐,再装作若无其事地回到座位上。每天,她都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再日复一日地食言。
症状始于13岁,刚踏入青春期的她发现身旁朋友对于课业、外表、生活型态有着不同的认知甚至彼此冲突。
“有些人想当好学生,有些酷妹觉得读书很蠢。我发现我无法赢得所有人喜欢,日子变得超乎我能掌握的辛苦。”
Pearlman 努力配合身边不同群体改变自己的样子。既想装作随性地与朋友吃喝玩乐,又在意体态——暴食症成为身体应对极端差异的回应。对外表没自信、害怕不被接纳的恐惧,让她更要求自己在拿手的课业上必须完美——那是她的安全感的来源,却也无形中累积了更多压力,只能借由食物短暂麻痺自己。
她总期待当达成某个目标、获得更多肯定后,暴食症就会痊愈,却总事与愿违。到后来,她甚至觉得不应该痛苦。“我最纠结与疑惑的是,我热爱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为什么还是这么难受?只能不断告诉自己,你拥有这么棒的人生,别再抱怨了!”
直到一天,母亲打电话告诉她,与她最要好的父亲肺癌再度复发,她当下的反应却是“我没有时间陪他”。这让 Pearlman 突然质疑,将工作摆在首位的人生究竟如何开始——“就像不自觉游离海岸,猛然回头,非常茫然”。那一刻,她不那么确定自己是谁、想要什么。于是她到公司告诉老板需要请长假陪伴父亲,没说出口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她需要给自己时间休息沈淀。
休假期间,Pearlman 除了在家陪父亲外,也决定体验不同以往的生活。她去了于内华达州黑石沙漠举办的“火人祭”(Burning Man)第一次感受艺术撼动人心的力量。她造访不丹、尼泊尔,并在为期10天的静心禅修营中,接触到佛法在,冥想中学习将目光由表象转移至内在,以感受当下取代期待未来。
她开始发现,生活原来可以有其他选项与角度。一年后,她回到工作岗位,试图将新想法与旧工作结合,但身心的不适仍逼迫她诚实面对。她也觉得 Facebook 的工作不再像过去那么有吸引力,还有更宽阔的世界等待体验。
父亲去世后的2011年,Pearlman 没有太多感伤地离开Facebook——这间她曾最喜欢的公司,也离开了科技圈。
用涂鸦诉说沈重话题
离职后 Pearlman 尝试新工作与生活步调。同时她在思考:假如不管别人怎么想、不再依赖外在肯定,那么,“我想要什么”。
渐渐她发现,随意涂鸦才是自己最自然的喜好。每当她全神贯注努力将心中的感觉赋予形体,哪怕只是基本的线条都让她感觉平静且疗愈。她形容,那些漫画小人物就像是突然造访的好友,把他们画出来,就能对他们大哭大笑、倾诉一切。
Pearlman 的涂鸦风格简单童趣,往往触及人心对爱的渴求与失落、伤害与和解等深层感受。她的〈青蛙跳〉Leap Frog、〈万物终凋零〉Everything Leaves以自然为题材,画出对于逝者的不舍。〈掉落没你想的那么可怕〉The Fall Is Not As Far As You Think、〈够了〉Enough则呈现出人放下执著前的恐惧及其后的释然。最常出现的主题是爱与同理。像是在安慰自己一般, Pearlman 用涂鸦一笔一画轻抚过去的伤痕。
涂鸦的契机始于她还在 Facebook 工作时期。得知父亲的病情稍微好转的某天,她随手画下了一张漫画,然后放上 Facebook 。那一刹那,她突然意识到借由图画似乎能轻松地向人传达些严肃、脆弱的议题,同时又不致于让人觉得过于沈重像是在寻求怜悯。
面对涂鸦,她没有规划也不逼迫自己,只是慢慢画。她在熟悉的 Facebook 平台上开设了名为 Dharma Comic 的粉丝专页,分享这些自己视为生命指引及归属的作品。在 Facebook 一片美肌模式的梦幻照片海中,她简单的涂鸦总能抚慰许多人怯于暴露的自我,获得愈来愈多人的关注与回应。
被数字制约的脸书世界
然而,Pearlman 这次并没有立马投入 Facebook 的赞数比赛。冥想与正念帮助她看清,内心长期被压抑的痛苦主要来自于过于依赖他人认同。而她一手催生的按赞机制,正使她又陷入一个由外在肯定构筑的世界。她为那些赞数较少的作品沮丧,并焦急地等待下一个赞何时出现。
这让她想到影集《黑镜》(Black Mirror)第三季的《急转直下》的剧情。剧中刻画出一个被社交网络的评分系统全然主导的社会。每个人都有一个五分制的分数会影响租屋、租车等民生需求以及工作及社交圈。人们可以随时检视对方的分数,彼此评价。为获得高分,每个人都努力获得他人好感。那是一个表面看似世界大同,实际上却是为分数而活的伪善社会。
Pearlman 称她从未想过,赞数会演变成一个失控的度量衡,反过头来箝制人们。她以体重计比喻,在它被发明之前,人们用镜中的体态、衣服的松紧度来衡量体重是否合宜。然而,有了体重计后,身材被简化为数字。人们在意的不再是自己真实的模样,而是体重是否落在某个被他人定义为胖或瘦的区间。
她认为,按赞本身并无罪过。问题在于,按赞行为实在太过容易使传递肯定的意义失真了。“有些人可以一分钟内为50则贴文按赞。当他们在做这些事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你不知道他们为何按赞他们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或认为自己应该要按。按赞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沟通的品质。”
另一个让她感到难受的,则是 Facebook 上的快乐面具以及藏匿其后的比较心态。
“每次我滑涂鸦墙它总是提醒我我还没结婚、我还没有生小孩。”滑不完的贴文总是反映出她的匮乏,无论再怎么比较,永远都没有足够好的一天。“我也想是够坚强的人,能为他人感到快乐,但,我不是。”她坦承。
这种反应并非特例。近年愈来愈多研究显示人们倾向互相比较来提升自我认同感。多数人倾向张贴正面内容,导致我们对现实的认知有所偏差,因而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忧郁症状。
一位涂鸦墙上尽是快乐贴文的朋友最近闹自杀,这也让 Pearlman 意识到 Facebook 不再是可信的社交平台。上头的信息只是片段的真实,甚至可能是假的。她认为人们无论在哪都倾向展现美好的一面,这无可厚非。只是 Facebook 能把负面情绪藏得更无破绽。当人们少了实际接触、 Facebook 成为主要互动管道,伪装,便成为了不健康的常态。
因此,即便 Pearlman 还是强调按赞在多数时候仍有着正向涵意,但她也坦承自己确实愈来愈不常按赞及贴文。“当我为了保护自己、对他人的美好生活不再那么感兴趣时,我也质疑自己的贴文会不会有些伪善,是否也同样也造成他人的痛苦,我的内容会不会也成为读过即忘的一部分。”
可以确定的是, Facebook 已经不再是她最想分享的地方了。
看见想被按赞的深层渴望
假使知道一个小小的按赞能引来这么多贪瞋痴,当初她还会那么积极吗?
“我会。”
Pearlman 的回答没有一点犹豫。她认为这是 Facebook 作为一个社群平台的必要进化同时也是所有人必经的成长关卡。
“我们每个人都如此渴望外在肯定。 Facebook 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件事。在我的冥想练习中,看见痛苦来源是第一步。我不认为赞按钮引发快乐和痛苦,而是反映出我们已在经历的苦乐。”
她举例,有人会认为自己在 Facebook 上的贴文只有3个赞,这让他们感觉很差。但假如他们再多加注意,就会发现,负面情绪不是来自于这3个赞。需要这些赞来让自己好过些,这才是痛苦的根源。
“我不认为 Facebook 这个平台是中立客观的,但它同时也是使用者的倒影。人们有责任调整自身选择,那样我们消费的产品才会跟着改变。对于已开始看见社群平台的缺点的人而言,我们有讨论它的责任,并且在我们能力所及的的情况下,为想要改变的人提供替代方案。”
Pearlman 也建议因为脸书而患得患失的人,不要批评自己对于外在肯定的依赖,因为这种诋毁外在肯定、标举内在肯定的二分法,只会让人觉得更糟,反而离自我肯定的目标更远了。
“人是群居动物想被他人肯定、被接纳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她说。
在一片赞声中选择离开,学习对自我及他人尽量诚实。Pearlman 表示这需要来自对自己与他人足够的爱及同理心。她从没想过停止寻求他人的认同,只是它不再是生活的必需品。那些乏人问津而信心摇摇欲坠的时刻来临时,她在心里给自己一个赞,告诉自己:“你已经够好了。”
受教了,以前确实不知道,感谢@馬路 分享。首先第一次看到这个用法的时候我有上网(不只内网)搜索,“沈重”,出现的是人名和其他无关的东西,所以我有怀疑是否用错;其次,我有询问香港的几个朋友,他们表示都用“沉重” 而没有听过“沈重”;最后,我前面的评论是个疑问句,“有意思”是真的觉得有趣,并无任何讽刺意味(如果造成误解那么抱歉),是真的觉得接触到了不同的东西,可以学习和了解。出现我这种现象多少代表了汉字现在用法确实发生了变化,简化的影响的确存在并且很可能会永远存在,并非我自己的“独尊心”。如果每个人的疑问和好奇都被误解,回应的只有粗暴的批评和斥责,那才是可悲。还是谢谢,以上。
看來對於如今的華人群體,連語言文字都不通,更別說其他的了。
@沉默者不黑
可以看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24/art/20141115/18935139
楼下的评论“很有意思”,看来你把“沈重”读作“瀋重”,你真的有认真看过大陆的字典吗?汉字简化造成很多误解并不可怕,关键是很多人以自己所使用文字为中心的独尊心态究竟是怎么来的?
@牆奴
并没有在任何词典上见到过“沈重”这个词,有意思。
“点赞”是一种简单粗暴的网络社交。
你说了一件事、一份情、一个物,
别人上来点个赞,没有其他任何话语。
当你需要回赞时,说的却不是你刚才说的东西了。
所以谁要是经常在我的自媒体平台点赞,
我就不会搭理他,甚至拉黑他。
如果想交流,欢迎;
不想交流,不要用点赞说明你懒惰且粗暴的态度。
即便点赞,也请不要使用那种自动化的按钮,
使用“赞”“点赞”“手动点赞”等,
给别人留下互动交流的空间、机会和余地。
是的,如果Facebook像Yahoo那樣選擇配合中共,我會立刻停止使用。
「沈重」並沒有問題。
至今脫離「臉書」應該已有⋯⋯ 7年吧~
是“沉重”,而不是“沈重”?
我是被Facebook无缘无故地反复要求认证还被禁号,大概Facebook要配合共产党的十九大吧,Facebook估计快进大陆了,这不过是第二个微博,我绝对不会用那个“净化版”的FB,就像拒绝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