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函:回应《表态挺同的陆生与“426”》,政治正确前不过都是人

面对迥然不同的政治环境,不论台生还是陆生,都在用同一套逻辑来明哲保身,说到底了,都是人性。
编读手记

近期一篇名为《表态挺同的陆生与“426”,同时颠覆两种污名》的报导吸引了我的眼球。文中论及一种“被代表的焦虑”著实精辟,不禁令笔者想起当年在北京清华大学(编者按:后文中“清华大学”皆指北京清华大学)就学时的种种(笔者原为在陆台生)。然而,此种“焦虑”并不仅仅出现在在台陆生群体中,也广泛地出现在在陆台生的朋友圈里。

笔者认为,该文作者最终回到“产生了与台湾的真实连结”,不过是一种较“高等文化”或仅仅只是另一种“政治正确”输出的“文化优越”的表现,从而无法根本上改善“歧视陆生”的问题。让“陆生”刻板印象去除的方式,应该是回归到一个“人”在政治体制下生活会有的表现。在如此意义上感受到的人,或许才更为真实。

“被代表”的焦虑

十年来,到中国大陆求学的台生已近万人,无论其对于中国大陆的政治立场为何。来自在课本上被称为“祖国宝岛”的台生,自由、民主等话题总是会至少在一开始接触时不断地被好奇询问著,甚至常常会混杂著关于政党倾向与统独立场的问题;有时候,“台湾人”的自称,都会被认定为“独派话语”的表现。

曾经与清华大学的同学讨论到“代表”,是关于台湾大多数人政治立场的理解。那位同学是上海人,告诉笔者说他父母的公司里有很多台湾人,都支持国民党,并说到:“你不过是个学生,你讲的话能代表什么?”这时又令我困惑了──为何笔者有时能代表,有时又不能?虽然,我那时候还不能投票,但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长期民调笔者还是有关注的。但仅仅只是呈现民调,也会被“定调”为独派。

在陆台生的回答方式因人而异,但有时候很“隐性”。相比于在台陆生“我不代表你,你也别来代表我”的情绪,台生更愿意表达“我为什么会这么想”,即使他与“其他台生”表达的内容并不相同,或者与中国大陆政府的“政治正确”不同。有时,当台生对于统独双方的态度有较清晰了解时,还会“帮忙”其他台生解释为什么他们会感觉起来那么“独派”。

但看似能够“较自在地”表达自身看法的“台生”,实际上“被代表”的焦虑依旧存在。在台生微信群中时常会有人提问说:“为什么开幕典礼的时候的那个人(台生)能够出席发表演说,感觉很奇怪?”可以想像,当“台生”被“台生”代表的时候,“被代表”的焦虑也会产生。

在这个层次上,也能折射出大部分陆生对“台生”的印象为何。尤其有“一中原则”在手,“非异己”的少数“台生”才是容易交往的。甚至,有少部分台生表示:“在2016年选举后,感觉周遭同学看我的眼光都不一样了,似乎台海就要风云变色似的。”陆生对在陆台生的看待方式,似乎总是与“政治正确”相互关联,且关联程度极高。

台生在陆,作为“异己者”的存在?

台生作为生活在大陆社会中的一分子,在校园中原本最能直接与大陆新生代对话。然而,似乎因为学校政策、政府政治的关系,“台生”对校园中所谓“海峡两岸交流群体”时常感到反感。甚至,时常双方合作的活动,也被视为“海峡两岸交流群体”的政绩,被当作“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进步。如此地被代言,表面上虽然促进著“两岸和平发展”,实际上却破坏了在校台生对于这些陆生的信任。

从上例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刻板印象,或所谓贴标签,并不会使得沟通更融洽,反而时常阻碍双方进行交流。不可否认这些陆生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笔者觉得手段与目的应该要具有一致性,因此对此行为的评价是负面的。

“异己者”在大陆同学眼中似乎并不重要,更重要的似乎还是彼此间是否还能为“促进两岸和平发展”做出“伟大贡献”;在陆台生,知道、也会“明哲保身”,对于学校政策的态度也较为隐性,基本上不会向学校机构表态自身的政治立场;除了少数课堂上谈及时会初浅提及,大多数时候似乎也采取“政治犬儒主义”,希望能平安度过学习生涯,顺利毕业。

但实际上,无论是陆生或者台生,在外学习时,面对社会高压的环境,对“敏感议题”用“较低声量”方式的讨论是常见的。不愿对“高度风险”事件做出表达,但愿自身行动不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与立场的行为模式,似乎为一种更为客观中立的“生活哲学”,而非能直接推论到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只能说,生活在政府对于“政治正确”的高度坚持,且其甚至与一个人未来的发展相关的情况下,对于政治结构的改善,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

无论是中国大陆或者台湾,社会进步对于许多民众而言,还皆是政府的政绩,而不是人民自身努力创造的结果,并非如中国官方时常宣称的“中国人站起来了”,而更多的是“祖国又更加强大了”。而无论是谁,只要生活在此“政治正确”的脉络下,都得遵照游戏规则,好好生存下去。

在这个意义上,无所谓“异己者不异己者”,基本上都是面对政治正确而展现出较为“畏缩”的表现罢了。

和解有方?本来即无冲突

大陆人对于理解台湾的渴望几乎是如烈火般燃烧,究竟祖国美丽宝岛上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如他们心中所想的一番有“民国风情”?抑或是如政府宣称的“可恶的台独分子”?而对于在陆台生,无论是希望未来在陆生活,或是趁在学期间能了解大陆,对于大陆了解的渴望也都不容小觑。

但似乎两岸民众间对于“政治正确”这敏感话题过度高估,从而忽视了其他“关于人”等更基本的问题。一个人如何宣称自己的身份,表述了如何的立场,是与自身过去长期的经验积累相关,是无关乎对错的。民间交流时,除去对于“独派台生很恐怖”,“九二陆生很激动”等标签,可以体谅的是双方皆在为自己长期以来“期待”的“失落”做出些许抒发。但回到双方作为人的身份及人的本能反应,其实究竟会有何不同呢?

换位思考,若今天“独派台生”是“‘当年很不幸’没有迁台的大陆人”,是不是还会同样举著“台湾有自主决定权”的大旗呢?或者他们成为在陆台生,被大陆“政治正确”的氛围包围,是否还会以“自由表达”为荣?

某报导所谓“通向和解的道路”,到头来也不过是“台湾民主价值”之“政治正确”之文化输出导向之结论。

笔者不是要否定台湾自由民主之价值,但刻板印象的被打破在《表态挺同的陆生与“426”》作者的眼里,是需要陆生主动参与的,而不是施加刻板印象的人们应主动去反思的。刻板印象本来就应该被打破,而施加刻板印象的台湾人也必须要思考这件事情。

笔者更为赞同的方式是去除双方之间的身份,即台生、陆生等身份上的标签后,与之交流。无论是在台陆生、在陆台生、在台台生或者在陆陆生,如此交流能减少许多阻碍。如果今天在路上遇到一个不认识的、需要帮助的人,不会有人会想先去确定他的身份,再决定要不要帮助他。

交流也是如此,无论是支持独派或者统派,在所谓各自政治正确的意识形态下,人的价值似乎会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或者因采取不同的政治行动,而导致自身在进行评价时而有所谓道德或不道德,如“正港的台湾人”、“不愧是炎黄子孙”或“激进的台独分子”及“民族情绪高涨的中国人”等评价。

成为想像中的人,或和解

综上所述,成为台湾人所认同的政治参与模式,或者维持被一些人称为“政治犬儒主义”的不表态模式,仅仅只是该文作者心中对于“人应该为何”的“想像”,或“愿景”而已;而如此“和解”或“融入”之方式,不过是用一套更精致的“标准”去定义“人应该如何行动”,并以此标准去决定“个人的价值”,而非真正意义上的“沟通”,或者“共处”。

与其双方坐下来再细致地讨论著各自“政治正确”中的逻辑、理想及伟大抱负,不如回到“他们为何会如此行动”的思考,即在政治正确,或者政权下生活,共同的人类反应,去反思人类应该如何去对待另一些与自身想法、行动相异的人们。

大概无论是对台陆学子之间的沟通,或者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讨论的婚姻平权运动的正反双方,都需要用这样的心态去努力地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吧?

編輯推薦

讀者評論 1

會員專屬評論功能升級中,稍後上線。加入會員可閱讀全站內容,享受更多會員福利。
  1. 各自「政治正確」中的邏輯、理想及偉大抱負和如何面對差異都是和價值觀緊密相連的吧,如果認同的話那麼實際上前者的討論和後者的探究都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