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篇名為《表態挺同的陸生與「426」,同時顛覆兩種污名》的報導吸引了我的眼球。文中論及一種「被代表的焦慮」著實精闢,不禁令筆者想起當年在北京清華大學(編者按:後文中「清華大學」皆指北京清華大學)就學時的種種(筆者原為在陸台生)。然而,此種「焦慮」並不僅僅出現在在台陸生群體中,也廣泛地出現在在陸台生的朋友圈裡。
筆者認為,該文作者最終回到「產生了與台灣的真實連結」,不過是一種較「高等文化」或僅僅只是另一種「政治正確」輸出的「文化優越」的表現,從而無法根本上改善「歧視陸生」的問題。讓「陸生」刻板印象去除的方式,應該是回歸到一個「人」在政治體制下生活會有的表現。在如此意義上感受到的人,或許才更為真實。
「被代表」的焦慮
十年來,到中國大陸求學的台生已近萬人,無論其對於中國大陸的政治立場為何。來自在課本上被稱為「祖國寶島」的台生,自由、民主等話題總是會至少在一開始接觸時不斷地被好奇詢問著,甚至常常會混雜著關於政黨傾向與統獨立場的問題;有時候,「台灣人」的自稱,都會被認定為「獨派話語」的表現。
曾經與清華大學的同學討論到「代表」,是關於台灣大多數人政治立場的理解。那位同學是上海人,告訴筆者說他父母的公司裏有很多台灣人,都支持國民黨,並說到:「你不過是個學生,你講的話能代表什麼?」這時又令我困惑了──為何筆者有時能代表,有時又不能?雖然,我那時候還不能投票,但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長期民調筆者還是有關注的。但僅僅只是呈現民調,也會被「定調」為獨派。
在陸台生的回答方式因人而異,但有時候很「隱性」。相比於在台陸生「我不代表你,你也別來代表我」的情緒,台生更願意表達「我為什麼會這麼想」,即使他與「其他台生」表達的內容並不相同,或者與中國大陸政府的「政治正確」不同。有時,當台生對於統獨雙方的態度有較清晰了解時,還會「幫忙」其他台生解釋為什麼他們會感覺起來那麼「獨派」。
但看似能夠「較自在地」表達自身看法的「台生」,實際上「被代表」的焦慮依舊存在。在台生微信群中時常會有人提問說:「為什麼開幕典禮的時候的那個人(台生)能夠出席發表演說,感覺很奇怪?」可以想像,當「台生」被「台生」代表的時候,「被代表」的焦慮也會產生。
在這個層次上,也能折射出大部分陸生對「台生」的印象為何。尤其有「一中原則」在手,「非異己」的少數「台生」才是容易交往的。甚至,有少部分台生表示:「在2016年選舉後,感覺周遭同學看我的眼光都不一樣了,似乎台海就要風雲變色似的。」陸生對在陸台生的看待方式,似乎總是與「政治正確」相互關聯,且關聯程度極高。
台生在陸,作為「異己者」的存在?
台生作為生活在大陸社會中的一分子,在校園中原本最能直接與大陸新生代對話。然而,似乎因為學校政策、政府政治的關係,「台生」對校園中所謂「海峽兩岸交流群體」時常感到反感。甚至,時常雙方合作的活動,也被視為「海峽兩岸交流群體」的政績,被當作「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進步。如此地被代言,表面上雖然促進著「兩岸和平發展」,實際上卻破壞了在校台生對於這些陸生的信任。
從上例中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刻板印象,或所謂貼標籤,並不會使得溝通更融洽,反而時常阻礙雙方進行交流。不可否認這些陸生的出發點是好的,但筆者覺得手段與目的應該要具有一致性,因此對此行為的評價是負面的。
「異己者」在大陸同學眼中似乎並不重要,更重要的似乎還是彼此間是否還能為「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做出「偉大貢獻」;在陸台生,知道、也會「明哲保身」,對於學校政策的態度也較為隱性,基本上不會向學校機構表態自身的政治立場;除了少數課堂上談及時會初淺提及,大多數時候似乎也採取「政治犬儒主義」,希望能平安度過學習生涯,順利畢業。
但實際上,無論是陸生或者台生,在外學習時,面對社會高壓的環境,對「敏感議題」用「較低聲量」方式的討論是常見的。不願對「高度風險」事件做出表達,但願自身行動不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與立場的行為模式,似乎為一種更為客觀中立的「生活哲學」,而非能直接推論到所謂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或只能說,生活在政府對於「政治正確」的高度堅持,且其甚至與一個人未來的發展相關的情況下,對於政治結構的改善,個人的力量顯得微不足道。
無論是中國大陸或者台灣,社會進步對於許多民眾而言,還皆是政府的政績,而不是人民自身努力創造的結果,並非如中國官方時常宣稱的「中國人站起來了」,而更多的是「祖國又更加強大了」。而無論是誰,只要生活在此「政治正確」的脈絡下,都得遵照遊戲規則,好好生存下去。
在這個意義上,無所謂「異己者不異己者」,基本上都是面對政治正確而展現出較為「畏縮」的表現罷了。
和解有方?本來即無衝突
大陸人對於理解台灣的渴望幾乎是如烈火般燃燒,究竟祖國美麗寶島上的人是什麼樣子的?是不是如他們心中所想的一番有「民國風情」?抑或是如政府宣稱的「可惡的台獨分子」?而對於在陸台生,無論是希望未來在陸生活,或是趁在學期間能了解大陸,對於大陸了解的渴望也都不容小覷。
但似乎兩岸民眾間對於「政治正確」這敏感話題過度高估,從而忽視了其他「關於人」等更基本的問題。一個人如何宣稱自己的身份,表述了如何的立場,是與自身過去長期的經驗積累相關,是無關乎對錯的。民間交流時,除去對於「獨派台生很恐怖」,「九二陸生很激動」等標籤,可以體諒的是雙方皆在為自己長期以來「期待」的「失落」做出些許抒發。但回到雙方作為人的身份及人的本能反應,其實究竟會有何不同呢?
換位思考,若今天「獨派台生」是「『當年很不幸』沒有遷台的大陸人」,是不是還會同樣舉著「台灣有自主決定權」的大旗呢?或者他們成為在陸台生,被大陸「政治正確」的氛圍包圍,是否還會以「自由表達」為榮?
某報導所謂「通向和解的道路」,到頭來也不過是「台灣民主價值」之「政治正確」之文化輸出導向之結論。
筆者不是要否定台灣自由民主之價值,但刻板印象的被打破在《表態挺同的陸生與「426」》作者的眼裏,是需要陸生主動參與的,而不是施加刻板印象的人們應主動去反思的。刻板印象本來就應該被打破,而施加刻板印象的台灣人也必須要思考這件事情。
筆者更為贊同的方式是去除雙方之間的身份,即台生、陸生等身份上的標籤後,與之交流。無論是在台陸生、在陸台生、在台台生或者在陸陸生,如此交流能減少許多阻礙。如果今天在路上遇到一個不認識的、需要幫助的人,不會有人會想先去確定他的身份,再決定要不要幫助他。
交流也是如此,無論是支持獨派或者統派,在所謂各自政治正確的意識形態下,人的價值似乎會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同,或者因採取不同的政治行動,而導致自身在進行評價時而有所謂道德或不道德,如「正港的台灣人」、「不愧是炎黃子孫」或「激進的台獨分子」及「民族情緒高漲的中國人」等評價。
成為想像中的人,或和解
綜上所述,成為台灣人所認同的政治參與模式,或者維持被一些人稱為「政治犬儒主義」的不表態模式,僅僅只是該文作者心中對於「人應該為何」的「想像」,或「願景」而已;而如此「和解」或「融入」之方式,不過是用一套更精緻的「標準」去定義「人應該如何行動」,並以此標準去決定「個人的價值」,而非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或者「共處」。
與其雙方坐下來再細緻地討論著各自「政治正確」中的邏輯、理想及偉大抱負,不如回到「他們為何會如此行動」的思考,即在政治正確,或者政權下生活,共同的人類反應,去反思人類應該如何去對待另一些與自身想法、行動相異的人們。
大概無論是對台陸學子之間的溝通,或者目前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討論的婚姻平權運動的正反雙方,都需要用這樣的心態去努力地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想法吧?
各自「政治正確」中的邏輯、理想及偉大抱負和如何面對差異都是和價值觀緊密相連的吧,如果認同的話那麼實際上前者的討論和後者的探究都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