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乐器 handpan:社群捍卫的音符与反资本精神

从中性哲学之音始,handpan社群在各个层面贯彻其“武士道”般的精神,既是门槛也是传承。
风物

【编者按】乐器 handpan 是一件形似飞碟的金属打击乐器,乐手敲打不同的部位,即可发出不同的声音。因外形,中文世界时而称之为手碟,但仍未有定论。每一件 handpan 都有独特的光泽、个性与声音。

诞生十几年,它的制造、购买、运送、交换与如资本主义流水线大规模生产的产品相去甚远,也几乎没有商业宣传和倾销,其生命力却十分顽强。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乐手为它美妙的声音沉醉,主流的音乐人也开始在演出中使用。它的制作与演奏充满了可堪玩味的细节,背后更有自成一系的社群支持和反商业的价值取向。端传媒邀请三位熟悉且喜爱 handpan 的乐手进行一次对谈,一一细数这件乐器的可爱之处。

=黄津珏
=香港手碟同盟代表
=Edmund Leung
=端传媒

handpan 起源

:乐器 handpan 大概是在2000年的时候由两个瑞士人 Felix 和 Sabrina 发明,他们开设了一家公司叫 PANArt。handpan 的构想源自他们一个客人。他们原本就常在嘉年华的做传统“steelpan”(编注:从大油桶切割出来的部分,能调出不同的音调)的演出,有一天,有一个玩印度乐器的瑞士敲击乐手拿了一个 steelpan 给他们重新调音。这个乐手四出旅游表演,他的 steelpan 声音很好,但其实不方便拿着体积这么大的乐器到处去,乐手就从他的袋子拿出另一个乐器出来。那个乐器叫做“ghatam”,是一种印度的花樽。

三名喜爱 handpan 的乐手:黄津珏、Edmund Leung、香港手碟同盟代表。
三名喜爱 handpan 的乐手:黄津珏、Edmund Leung、香港手碟同盟代表。

:ghatam 不同的,它是南印度的乐器。像是一个水壶一样,打了个洞。

:其实都很重要,为什么要强调有 ghatam 呢?现在的 handpan 其实有很多称呼,其中一个就叫“Pantam”,就是 ghatam 加上 steelpan 翻译出来的,所以需要强调那位乐手是用 ghatam。乐手把 ghatam 拿出来,问 Felix 有没有办法可把 steelpan 做成像 ghatam 的大小,让他可以带着周围去玩,而又可以拥有 steelpan 的音呢?

接着 Felix 和 Sabrina 埋头研究,我猜大概用了一年时间左右,做了一个像球一样大的第一个 Mother Hang 出来。但体积还是太大,根本没办法放到大腿上玩。他就再研发,缩小尺寸,变成第一个“Hang”。它正式公布亮相应该是在2001年,在法兰克福的乐器展公开的。谁知道一出现,就有不少人很喜欢。

:我印象中第一次推出“Hang”,是在 steelpan 的会议上。但 steelpan 的人好像不太理会他们,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因为他们把 steelpan 反转过来玩……

:这个可能是在乐器展之前的。

:steelpan 社群没有人理会他,他才再去乐器展那边。

:Hang 在乐器展登场后,大家就觉得很神奇。早期的时候,某些国家靠本国一个 distributer 自己携带回去。

:但这情况也不知维持了多久,后来 Felix 发现太多人想要这件乐器,认为其实不需要中间人,蛮反资本主义的,他就不再用这些 distributer。想拥有这件乐器的人,只能写信给他查询,讲述想要拥有的理由,看能否打动到他。

handpan 的音色予人中性的感觉,好比结他有时也可以表达一种西班牙的氛围,而 handpan 的中性是一个 frequency,很容易挑动思想但不会限制范围。

:香港早期其实也有两只 Hang 的,所有者是中乐团的博士。那两只 Hang 是第二代的,可能你曾见过影片。听说平时放在一旁不会玩,必要场合才会打。而且他基本上不会让别人碰或拿出来玩。

:你觉得 Hang 本身这样的发展,制作要先寄信和等候,其实会否影响到之后其他人和 maker 的买卖和文化推广?

:绝对会。首先,如果他没有令乐器这样难以购入,就不会出现其他 maker。说到供求,如果他的生产力和销售方式比较容易能满足到想要拥有的人,便不会有人开始去尝试模仿。始终一件艺术品,不会说想要模仿就能做复制出一样的东西和声音。它的销售方法,后期或是现在,其实都在沿用 PANArt 的方法,直接跟制造者联络的销售模式,并不存在中间人的角色。

:这要问 Edmund,如果我们回到几年前,没有中间人的模式,我们怎样接触到这件乐器?你怎样知道这件乐器?我是被你荼毒的,当初看 YouTube 其实没有特别感觉,但看到实物才觉得,哗,很厉害!有些东西没法拍下来。其实 handpan 是门槛很高、很贵的乐器。没接触过便要用不少钱来购买,还要等候一年的制作,付钱后没什么动静......

:买的时候没有安全感,付钱方式又不是 Paypal、又不是大型的银行系统,怎么去沟通……

:但为什么你最初会有胆量去试?

:我当时有做跳舞音乐,像 Y-Space 那种,handpan 可以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另外,它是一个可以很中性的乐器。就像我拿起结他,它会挑起我对摇滚的一些感应,让我变得很有态度。handpan 的音色予人中性的感觉,好比结他有时可以表达一种西班牙的氛围, handpan 的中性是一种 frequency,很容易挑动思想又不会限制范围。

譬如你听色士风,如果已经视色士风等同于爵士乐或是色情影片的配乐,那我们便会联想起色情影片的画面。handpan 则没有这成分,但它也有自己的个性,我猜因此很多 New Age 人喜欢,如冥想也是一种中性的“思考”方式。这“思考”方式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和 handpan 有点接近。

可乐与啤酒

:handpan 的中性和近十年来的治疗系乐器有类似,你们都是因为 YouTube 才知道 handpan 的吧?有趣的是,它不是因为主流媒体而被认识,都是依赖如 YouTube、Facebook 等社交媒体分享,我们才认识到这个乐器。它没有从前 Fender、Gibson 推广结他的程度。handpan 的文化与社交媒体的关系到是怎样的呢?除了 YouTube,还有几个网路论坛会讨论 pan 的?

全世界的人都在喝可乐,但它都是一个总公司在做可乐。而 pan 就像是啤酒,啤酒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你可以用自己本土的的方法酿制,像青岛、像 Asahi,当然可以买其他的品牌、口味。

:早期只有一个,但后来出现的都不是论坛,是类似 blog 那种单向、没有太多互动的网站。HandPans Magazine、Handpan Bay 等,都只是丢一些 eBay 买卖的信息出来,我们很多都是不认识的。很多人认识早期的“handpan.org”论坛。我后来发现有的论坛设于俄罗斯、乌克兰那边,不用英文。我曾经无意访问过,里面很多交流,但看不太懂。其实俄罗斯有一批很厉害的maker,出品很多好神奇的乐器,只是外面见到却买不到。我试过去信查询,但对方永远不会回覆。

还有好像 SPb、OMana 那些都很厉害,但为什么外面的人都不容易跟他们沟通呢?其实某程度上可能是受环境所影响,语言和进出口都是问题。之前我在买 pan 之前,也曾尝试买一些替代品,如 tongue drum 之类,但每次都发生同一个情况:我汇款过去却被退回,每次都说没有明确说明汇款原因。俄罗斯是另一个世界,但有许多很特别、很强的 pan 在那边。

:你提出 Gibson 和 Fender 这些品牌,其实我觉得他们就好像可乐那样,全世界的人都在喝可乐,只有一间总公司在做。而 pan 就像是啤酒,是一个开放式系统,你可以用自己本土的的方法酿制,像青岛、像 Asahi,当然可以买其他的品牌、口味。

:而且你不会因为这个品牌而不喜欢,因为每个品牌都有不同的口味。

两岸三地的 pan

:香港现有的 Pan 超过50只,乐手超过34位。有点恐怖,这么小的城市,我们又不经常在街上看见,但相比日本、台湾和国内,其实好厉害。

:台湾大概有多少?

:不会超过15只,10只左右吧。

有时某些表演者的沟通能力不足,又难对外购买,会有中间人出现。能够买到的 pan 也未必有好的品质,有人会找一些二、三线产品,并非以原价出售,而是抬高价格再售出。这与 handpan community 的传统文化有冲突。

大陆的情况更有趣,有的网站需要翻墙,如果不会翻墙、不太会对外沟通,也变相产生一些中间人的角色,把一些不是那么高质量的 pan,用天价在网路上售卖。

如果炒卖,比如在 eBay 高价买来,制作人可能不会帮你调音。

据我了解过去两个月的数据,国内现时有约50只 pan 和50个乐手,但可能只有五个乐手是比较活跃的,其余45个是买了但放在一旁不玩的。

:以我所知,其实 handpan community 是很反对炒卖的行为。

:是反对的。对他们来说 pan 不是拿来玩的。刚才也说,他们可能本身没有这个信息,连怎么购买都不知道。

:如果炒卖,比如在 eBay 高价买来,制作人可能不会帮你调音。

仿若“武士道”

:我最初因接触 PANArt 而产生兴趣,然后得知要坐飞机过去,价钱又贵。跟直觉,就去 eBay 找。

慢慢发现价钱不对劲,投标的价钱比买一只全新的还要贵。一边逛一边研究,发现了“handpan.org”,然后在里面再浏览,听听maker的声是怎样,尽量在 YouTube 听些声音样本,用声音质量来衡量价钱。发现 Zen 不错,便用 email 沟通,过程好像没有任何保障,也不知道付钱给谁......但都试试看吧。

现在这类乐器的制造,就好像回到以前武士道那个年代,一个武士、一个师傅,比起买完就完成整件事情更多了点什么。

我大概知道要等一年。像面试一样写了一大堆,介绍正在做的音乐、工作内容、音乐对我而言是什么……写了一篇长文给他,也许是这样,我的等候时间比较短,对方说六个月就会寄过来。但六个月后,他没有给我理由,把本来要给我的 pan 卖给另一个喜欢的人,让我重新等候。我觉得整个运作模式,这类乐器的制造,好像回到以前武士道年代,一个武士、一个师傅,比起现代的买卖方式多了点什么。

:反过来说,难购买也是它的吸引之处。

:现在全世界大概有多少个 maker?

:官方公告说今年已增长到100个。但不见得全都有品质保障。所谓 maker 有一百个,但我相信声音还可以的只在50个以内。顶级的,估计可能只有十到二十个。而且,maker 有性格不等于每件出品都有性格。Maker 做的东西,每一年都不一样。

:你玩得多、又会去表演。但对我来讲,pan 不是很适合在室外玩。之前我们去“自由文化音乐节”,当有风吹过,什么和声都听不到,但我们又不知为什么很常看到有乐手拿出来,在瀑布旁边拍照。其实你为什么这么想在户外玩呢?

:这户外与彼户外不同。自由文化节始终在政府总部旁边,有机会你去飞鹅山之类的地方,声音可以很大。YouTube上的影片,背景可能是安静的,你会觉得声音不错。但香港背景噪音很大,如你在大屿山某处,背着城市,声响便不会被困住。我想在一个静的空间,北美洲或是欧洲一些小市镇的郊外,可能感觉会不错。当然在室内、有共振的地方就最好了,例如你身后的楼梯间,最棒!

:有太阳也会没这么好,因为 pan 对温度很敏感。

:热会差一点。天气愈冷会愈爽。

:热也会使 pan 走音。

:因为热胀冷缩,pan 是不能晒太阳的。

:但这不是很矛盾吗?为什么有那么多乐手拿出去busking.......

跟他们买卖的方法一样,要人传人。因为他们觉得有一个频率,在恰好的距离,会感觉到有一种频率,你喜欢便传给你。

:你有没有听过关于 PANArt 的野史? PANArt 早期的时候,什么都不喜欢、什么都反对,包括YouTuber,他们觉得 pan 不应该拍片,不应该在 YouTube 流传,跟他们买卖的方法一样,要人传人。因为他们觉得有一个频率,在恰好的距离,会感觉到有一种频率,你喜欢便传给你。所以他们很反对 YouTuber,早期一些 Hang 的拥护者吵闹得很厉害,他们有一些要遵守的信仰:pan 不应该躲在室内玩,应该拿出去,将那情境氛围散播出去,所以早期出现很多 busker 到处走。以前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欧洲人传人的,不是通过 YouTube。PANArt 的纪录片也有讲,有些人在巴塞隆纳附近看到有人玩 pan,觉得很好便问这是什么乐器,接着就在当地店铺购入,这是最原始的传播方式。我觉得也许和你的问题有关联。

:在欧洲你可以在户外摆放 pan,来自日本的 Byon Kay,他本来想在香港做 busking ,发觉香港的背景噪音太大,所以结局就......他在欧洲或美洲都是用 amp 的,而在香港, amp 的音色整个扭曲了,观众根本听不到。我们想到唯一的方法,就是带他去长洲。

背景噪音是这城市很严重的问题,乐器再好声都没用。你以为家里没有杂音,其实随便量度都有60几db。夜晚一个人玩 pan,出来的声音是好很多的。

三人于讨论间合奏。
三人于讨论间合奏。

这要看每个人的个人性。pan 这东西是中性的,它会加速一个人的基本发展。

:随便聊聊,我怀疑 pan 和 New age 有关系的原因,也许很简单,因为 pan 长得像飞碟,很少人讨论。也许很多人觉得它像外星生物那样,便被吸引了。

:发声方法也有关。我也觉得因为 New age 的朋友很喜欢一些 Singing Bowl (编注:磐)、金属类乐器,是很多东西连带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一见到就吸引到人。

:这样是好还是不好?演奏者可以完全没受过音乐训练,也可以很疯狂地如 David Kuckhermann 练到某个境界。pan 的门槛相对地低,完全不用练习,只有一个音调,不会走音,你乱拍都可以的。

:“针冇两头利”(意:鱼与熊掌不可兼得)。pan 的入门可能低,这又视乎每个人对自己的要求,有的人非常自我,喜欢炫耀,就算他不是用 pan 也会用另一样东西去发泄。如果是另一类人去用 pan 演奏,觉得很动听,会想花心机研究下去,这要看每个人的个人性。pan 这东西是中性的,它会加速一个人的基本发展。

:其实可以乱敲乱打的乐器多不多?好像很少的。

:其实 pan 敲出来的声音是好听的,很多乐器都可以做到,但 pan 令整件事很不一样。例如鼓,我不会去打“一件头”,它怎么打都不会走音、也是那个声音。

:但鼓是很严格的,一开始会觉得难听,要到你会打了,才会觉得它有好的声音。

:但音调的元素很少。即如你去敲钟,当当当,它不会走音,但论本身一个音阶、音调的......我想不出有其他乐器。

:如果说一件可以发声的东西就已经能称作乐器,像磬已经是,或者“Gong”也是。Gong是用和声经过设计去做的。又譬如有一种叫“Symphoic”,每一只都有 harmonic content,它令每一只 Gong 的用法或声音都会有所不同。pan 的演奏很容易入门,学两个手势,发出这种声音(演示),就学到八成了。学精就很难。

整个 handpan 的文化是很反资本主义的,要回到最原本以物易物的人类世界。

pan 之生活哲学

:交换是 handpan 很独特的文化,很少会这样整件乐器跟别人交换。

:也不会特别说那件物品原本的价钱,很直接地便交换了。整个 handpan 的文化是很反资本主义的,要回到最原本以物易物的人类世界。

:你们怎样看之后的发展?会是愈来愈普及?还是热潮退后,满街都是但没有人要?

:我觉得会愈来愈多人拥有。音乐有两个元素,当你选择玩一种乐器,有一部分是为个人,自己会在家里玩,另一部分才会是分享,有表演的成份。这种乐器就算是自己玩,视为一个兴趣,都可以维持很久。哪怕是拥有了二、三年,即使没有需要出去表现,都会因为有那种满足感而享受。

:某程度上我是 Edmund 说的第二种人,自己享受,不是表演者。反过来我也觉得会愈来愈普及,pan 与结他、钢琴不同,不需修读很长的课程,考多少个等级才能玩。有些人用 pan 来做沉思冥想,或者如我在家里自娱自乐。

其实没门槛,只需能弄响就可以了。我觉得 pan 会变成每个人都想要、都可以接触的个人乐器。不需要认识得很深入,某程度上也不需要认识音阶,只要门槛和价钱相对地下调......

:handpan 就好像是一个海绵,不断地吸收,当你买了 pan 回去,你和它之间便会建立一种关系。这种关系是很独有的。

:你说起建立关系,其实不一定能建立得到。特别是这年试多了不同的 pan,跟不同的人聊天后发现,原来不同人对同一个音阶或音调,会有完全极端的感受。即使我很喜欢这个音阶、好喜欢这个音调,但另一个人会觉得很讨厌,甚至会抗拒。

对我来说,这好像是你在认识自己,或者是你自对于某些声音、某些频率会有特别的喜好或感到舒服。不像是听摇滚乐,不喜欢这首可以听另一首歌。

维护社群本色才动听

:我觉得大家都在保护这个社群。

:是的,仿佛有一种本能去保护这个系统。

:认同这种运行方法和遵守规矩的乐手,虽然也有其他的玩法。但他们会相信,这种文化和价值观其实是 handpan 的附属品。

:这才是 handpan 最神秘的地方,会让人产生一个好独特的价值观。而且似乎不会改变。

如果 handpan 不是要这样才买得到、不是这样的运作,我又怎可以通过与其他乐手互换来寻找适合我的声音呢?少了这种连结就没那么吸引人了。

:变了就不吸引了。如果 handpan 不是要这样才买得到、不是这样的运作,我又怎可以通过与其他乐手互换来寻找适合我的声音呢?少了这种连结就没那么吸引人了,就像买钢琴、结他或其他乐器,因为那只是买了套东西回来。

其实主要是早期有一班 handpan community 的人,当时买这种乐器的人不多,有一个论坛,每年会办音乐节。他们尝试去建立一些规矩去令整个生态环境比较健康。从那时候开始就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出现,大家也不会去反对。

而社群里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乐手,当中有一部分人是 maker,他们也认同这套文化,反对炒卖乐器,希望有健康的渠道将 handpan 送到真正有需要的用家手上,他们会相应做一些配合,维护规则。如刚才提到,maker 不会帮经过炒卖来抬价的 handpan 去调音,令到买家和卖家都会输。这渐渐就变成一种游戏制度,无论是乐手和 maker 都知道,在这个文化里便要遵从这种玩法。

有人反叛到要回到最基本的“红裤子”学师,我不是要去读或考一个文凭学位,而是要跟着师傅、用诚意去学习技术,然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那些 maker 会不会教其他人去制造 handpan?

:有部分 maker 会教,当然要看学的人是否有诚意。买都已经那么不容易了,你要他愿意教就更加困难,但仍然是有的。handpan 发展到现在,PANArt 是第一代,第二是从第一批发展出来的 maker,第三代就是上一年学成那一批,到今年开始有第四代的 maker 出现。第四代不是只凭自己摸索出来的 maker,大部分都是经历过一、二、三代的时间,有些是从论坛学习前代的经历,有更多的是跟第二代 maker 拜师学艺而来,然后开始做自己的 handpan。所以很有趣,第四代新出现的 maker 所制作的 pan 会让乐手很惊艳。他们不再像第二代的 maker 需要自己慢慢摸索、实验,而是跟着师傅学习手艺,得到很多的经验分享和流传。

他们会找最顶尖的 maker 去拜师学习。这个也是 handpan 整个生态最有趣的地方,有人反叛到要回到最基本的“红裤子”学师,我不是要去读或考一个文凭学位,而是要跟着师傅、用诚意去学习技术,然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为什么会有一百个 maker呢?就是因为 maker 这部分是很有机地发展中。

:我喜欢 Edmund 上次说大家都是研究者,无论是乐手也好、maker 也好,因为 handpan 太新,大家都在研究一个未知、又有趣的现象。

:是,硬件的研究也可以算进去,我学过 product design,物理上为什么可以做出这种效果呢?其实我也是从整个环节去了解 handpan,也都是研究的一部分。

: Maker 怎样研究制作物料、怎样调整 pan,都是不断发展中。

:不只是硬件,pan 的声音也一直在发展,layout、玩法也一路在创新,各个面向都在进步。很多 maker 不只是看向价格,大部分都在追求质量,对 pan 的 art form 是有所要求。如果你以他们一个月只制造四、五只 pan,以他们的支出来互换,不会赚取到很高的利润,也说明他们追求的不是利润,Manny 做几只就会去游玩……但这个社群就是这样,他们不是在追逐资本主义、钱钱钱,而是真的在做 art form,我每个月做到一定额数就可以了。Asachan 说每年限定自己不会制作多于45只 pan,要留有时间给自己。

:其实会有一种保护,你想想看 Terra 就是另一种,大家会排挤他。

:如果你认识 handpan community 的文化,你会猜到哪一些品牌品质不行……例如 Terra、Tzevoat 这种人会去参加展览会、会买 PANAart license,然后用 endorser promote,用传统商业模式去对待 handpan,为钱而做,这种就大概知道会被讨厌。

:没有拥有 pan 的人最初因为看到表演而开始接触这种乐器,我就会介绍他去香港手碟同盟,协会只会介绍乐器而不会协助他们购买。这个过程本身,会令接触 handpan 的人感染到这一种哲学,不用言明的。

:我们希望尊重这个社群的传统做法,不会用 handpan 来牟利。你想买,我们就跟你分享、尽量提供资讯,让你自己去买。但也如刚才所说,maker 与 pan 的品质之间的关系,若只想赚钱而很急速地制造很多只 pan,品质不会好。Maker 就是因为有所要求,不会着眼金钱,不知到要调整多少次才让音色准确、悦耳,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制作出好的 pan。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