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保存”和“都市更新”,两道看似矛盾的城市治理习题将台湾的老房子重新拱上枱面,一时间,老屋翻新成了建筑界酷爱的新玩意,餐饮、设计、观光等业种更挟着文创商机直驱而入,一栋栋簇新的老屋,以美食、旅店、商品贩售吸引游客流连。消费的手段具足了,老屋最迷人的味道却仍隐蔽在砖瓦和木作之间。那股味道,有人称之为“历史”,软调点说,叫“故事”。
老屋的故事能怎么说?除了文史工作者进驻解说老屋历史文化,一种全新的“听老屋说故事”正方兴未艾──艺术家在老房子里进行表演,邀访客近距离观看,这种讲究“体验”、“沉浸”、“特殊场域”的剧场创作在充满怀旧氛围的老屋上演,就像真人实境穿越剧,在历史场景中说故事的魅力,不只号召一群艺高胆大的创作者,更吸引了不甘走马看花的老屋迷,城市生活空间的记忆至此真正活了起来。
场景一:台南兵工厂.321小戏节
从公园路拐进321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棵偌大榕树,树荫之后是屋舍俨然的日式平房聚落。这里是老台南人口中的“兵工厂”,清朝、日治时期的军事要地,平房则是日军步兵第二联队作为官舍用,后来又成国军眷舍和成功大学教师宿舍。
2003年,此处成为全台湾第一个以“官舍群”指定为古迹的案例,2013年更在一群艺文团队进驻后,变身为“321巷艺术聚落”,其中之一正是在地最老牌的台南人剧团。
“台南人戏花园”所在的第199号房舍,过去是日本官兵的具乐部,团长李维睦一眼相中里头宽敞、开阔的隔间,“很适合装台做戏!”进驻后,遂和团队花大半年慢慢修复这间破败腐朽、桧木地板和墙面被窃走的老房子。
“剧团搬过很多次家,有很多改造空间的经验,虽然面对的是老房子,但我们对环境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不只是修缮,还一边构想如何让这里变成一个剧场的替代空间,提供观众不同于剧场的看戏体验。”李维睦在老屋里外指点说明:房内可设观众席,也可拆掉日式门窗,将座位从屋里排到屋外,欣赏户外的演出;也可以完全离开老屋,在院子搭舞台和观众席,最多可容纳120人。
“本来我想的都是固定座位,但『小戏节』的导演们对空间的想像更自由,就打破了模式。”李维睦说的,是2014年起开办的“321小戏节”,每年邀请不同剧场艺术家来321艺文聚落,在不同老屋创作、演出。艺术家必须在此生活一段时间,“感受这里的树、风声、光线……在这种和剧场截然不同、充满变动性的环境下创作。”
受邀艺术家们也都缴交出令人惊喜的成绩。年轻导演黄丞渝发展出《你所不知道的台南小吃》系列作,让观众自由走动、欣赏老屋不同角落上演的剧情,李维睦更在现场精心烹调鲁面、鱼丸汤供观众边吃好料边看戏。《陈X雄》则以纱幕包裹老屋内部,制造降灵会的暧昧氛围。剧团也曾在演出之间安排聚落历史导览,让一度自市民集体记忆消褪的兵工厂,透过艺文活动的观演再度现身。
“台南有很多值得用艺术眼光重新看待的地方”,李维睦说。当老屋欣力、古迹活化喊得震天响,政府若愿意信任艺术家,把空间交给创作者挥洒,而不仅只是招商营运,将有更大机会为城市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文化意象,“艺文聚落进来这几年,慢慢把台南人吸引过来。”人来,戏来,文化活过来,老屋也就活过来了。
场景二:基隆南荣路73号魏齿科.海港山城艺术季
南荣路73号乍看是栋寻常不过的五楼建筑,一楼贩售安全帽的店面,过去是基隆人熟悉的“魏齿科”,楼上四层则是魏医师住所。人们不一定知道的,是当年魏医师仍是地方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时,许多党外运动人士都曾来到这栋五楼建物,或歌舞升平,或寄居避祸。
魏医师壮年就因病离世,妻儿子女不久也抛下旧宅离去。多年后,他的儿子魏隽展带着自创的“三缺一剧团”回到废弃老屋,在这里连续三年策划“海港山城艺术季”,邀请艺术家们以老屋为题,自由创作展演。
11月甫结束的第三届艺术季,共有三出小戏和一个声音装置在屋内上演。此次三缺一剧团邀请同为基隆人的剧场工作者周伶芝担任策展顾问,透过前期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搜集,艺术家们把港口和渔市的叫卖声响,著名的基隆鬼故事景点“美琪酒吧”等,一一化为老屋里的戏剧。当观众在魏家不同楼层间游走,惊讶观看屋主当年遗留未带走的满屋物件时,表演也同时对他们倾诉着屋外、属于基隆城的集体空间记忆。
“魏齿科的房子本身已充分展现了基隆从繁华到没落的过程,”周伶芝说,“我们试着探索、呈现的,是基隆作为一个城市剧场空间,它所承载的身体经验、生活经验是什么?它又和这房子的空间肌理和生活记忆产生怎样的关连?”
若非观赏演出,恐怕难有机会进入这样的私宅自由窥探。在剧团提供的空间分布图上,作品展演区域和魏家生活空间交叠呈现,在这里,老屋上演的已不只是穿越剧,毋宁说是一场平行宇宙层叠相映的奇幻剧;窗外,通往南荣公墓的马路为这充满故事的老屋下了又一个迷离的注脚。
场景三:台湾6城7老屋.听房子在说话
以“超亲密小戏节”在台北不同街区的非剧场空间演出小型戏剧、养成一批死忠“游客型观众”的飞人集社剧团,今年延续对城市空间的探索,策划出全新的剧场活动“听房子在说话”,选定台北、台中、嘉义、花莲、高雄、云林等六个城市的七栋老屋,如阳明山旧美军宿舍“草舍”、花莲女中旧校长宿舍、菜市场里的老屋咖啡馆“奉咖啡”等,在其中上演一场由偶戏和讲座共构的新型态展演。
“很难和人描述这是一场怎样的表演,”飞人集社的团长、也是“听房子在说话”的总策划和导演石佩玉说,“我希望创造的是一种类似去美术馆看展览的体验,而不是既定印象中的剧场表演。”于是,走进老屋,你会看见操偶师操着老婆婆偶,一面把玩屋里的老东西一面掉入回忆;时而看见昏黄斑驳的墙面上,有光影戏浮动;你也会听见在老屋生活过的老人家借由访谈录音现“声”说法;更可以啜饮着红酒或咖啡聆听讲座,在感性的戏剧演出外,对老屋身世有更立体、知性的认识。
一切的经验,都是为了“让观众意识到老屋是主角、发现老屋里的生活型态,展现老屋的更多面向和可能性。”石佩玉说,自己原本就对建筑颇感兴趣,2014年应台南人剧团之邀,在321艺术聚落的“万屋”演出后,更对在“表情丰富、气氛浓度高达一百”的老房子创作戏剧生起浓厚兴趣,便在自家剧团策划跑遍全台老屋的高难度巡演。
“光是找老屋,制作人就快发疯。全台可以售票演出的老屋不多,归市府财产的不行、保留未动作的不行,有些已经有商业行为,像是餐厅、咖啡馆进驻,也不是我们目标。”好不容易找到的七间中,花莲旧校长宿舍和云林故事馆两间都是日治时期建造,场勘丈量时,剧团赫然发现“从走廊宽度、高度、隔间……所有规格都一模一样,日式建筑真的很惊人!”
尽管相中的老房子个个都有独特身世,石佩玉无意说故事,“我不想把老屋当成历史背景,而是借由空间的氛围、物件的质感,引导观众发现『老屋』本身,亲密地感受木头上的痕迹、纸窗、从门外洒进来的灯光……”
这些难以言诠的空间感觉,是石佩玉认为最值得创造、也值得访客一试的观赏经验,“在老屋做戏,就是把人在日常空间的生活加以剧场化,”她形容,“空间里存在活生生的过去。我们不是再现它,而是把它汲取出来,让人重新感受。”石佩玉所试图创造的,已经超越“故事”和“历史”,而是人在空间与时间交错下的感官经验。
当老屋更新与活化的议题愈演愈烈,或许我们该问的是,活化到底怎么活?让老屋从属于当代人的消费生活是一种,但对于不擅长累积历史、面对记忆的台湾人来说,透过艺文体验召唤老屋中的历史情怀和往昔生活,是更迫切而必要的集体精神活化。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