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风浪起,衣柜从此不一样:COS与男装30年变化

COS的款式不追潮流,而是向低調含蓄靠攏,迅即俘虜一眾年齡較長、有自信、清楚個人風格、對衣服質量有要求的顧客。
风物

为了撰写这篇关于近年自己非常喜欢的服装品牌COS的文章,我试着回看自己过去30年的穿衣历史,发现竟也能理出某种城市生活男装符号脉络。

首先1980年代末从大学毕业出来社会工作,我和很多毕业生一样,为了掩盖黄毛小子的现实,营造较为成熟稳重的形象,纷纷穿上正式的西装上班。还记得那时初出茅庐,预算不多,最留意服装公司减价的时候,连卡佛是至爱,因为选择多货量大,就算减价季节都依然有许多不错的选择,那个年代买得最多的是意大利牌子Pal Zileri。

跟着开始接触所谓时装,认识了一大堆设计师品牌的名字,无可避免地赶上了那个设计师年代的风潮。但由于这些设计师品牌的正牌价格太高,负担不起,所以当见到一众副牌如Emporio Armani和DKNY的出现,便如获至宝。

虽然自己很早便迷上了山本耀司,但他的正牌一来太贵,二来以自己的身材和当年仍未成型的个人风格很难穿得好看,于是我要到1990年代中期才开始找他的副牌Y’s来穿着。而在差不多同一时期,因为十分欣赏比利时设计师Martin Margiela重新演绎传统服装的设计主张和手法,于是亦开始为他的男装着迷。

当然,以上这些设计师品牌由于价格偏高,绝不可能成为衣柜基本日常选择,所以打从1990年代开始,我亦同时会购买一些中价服装品牌的衣服,作为日常打扮的核心。当中有两个于90年代才开始进驻亚洲的法国品牌最得我心,它们便是Agnes b和A. P. C。前者洋溢轻盈的法式优雅,后者则从工作服吸取灵感,它们一轻一重,给我的衣柜带来一种低调含蓄的平衡感,相信我的个人穿衣风格便是因此得以奠定基础。

同时,两个品牌的概念创意营运发展亦甚具先锋性,Agnes b把整套法国生活方式带到世界不同城市,透过开设餐厅、花店及生活用品店等,征服了多少城市人。A. P. C则透过不断的音乐联乘制作,以自己一套特定的文化,感染了多少粉丝。还记得他们很早便开设的邮购服务吗?可以说是现代网购的始祖。

在同一个90年代,我亦因为钟爱日本文化的关系,爱上了无印良品,但他们要到21世纪才开始认真推出服装系列,其中一个叫Labo的系列是我的至爱,伴随我在2000年代的许多岁月。跟着H&M和Zara翻起了快时装的风浪,世界从此不再一样。

两个品牌都从时装天桥吸取养分,以效率化的生产链生产具有时尚触觉的服装,同时用便宜的价格售卖。由于H&M的款式比较新潮,我多穿Zara较简单的演绎,但关键还是价格廉宜这一点。事实上,自两大服装王国冒起,加上近五年的网购风潮洗礼,人们买衣服考虑的因素已经从看款式多过价格,发展至现今价格为先。这不代表消费者不在意款式或质量,而是在品牌得以全球化发展的规模性生产形式下,生产既有设计亦讲质量、同时因量产规模大而价格降低的衣服,已经愈来愈容易。

COS提供
COS提供
COS提供
COS提供

H&M于2007年创办的全新服装品牌COS,便是一个绝佳的平衡拿捏范例。COS的价格较高(但相对设计师品牌依然便宜),款式不追潮流,而是向现代经典的低调含蓄靠拢,迅即俘虏了一众年龄较长、有自信、清楚个人打扮风格、对衣服质量有要求的顾客群,我便是其中一员。

如今COS已在全球30个国家开设了167家店铺,并刚于4月在香港中环IFC迎来其第四家香港分店。这个店铺数字乍看之下不算多,但其实H&M很清晰自己的策略,他们知道COS不需要像H&M阔而多,多款多店铺,而是窄而深,一年只有春夏与秋冬两个季度的新系列,然后店铺控制在经过深思熟虑适合开店的城市。COS一直以我最喜欢的一种发展模式进行,便是像一个自然生态,有机地生长,慢慢地壮大,尽得可持续发展的真味。

H&M还有一个重要的部署,便是COS的总部不在集团根据地的瑞典,而在伦敦;由此可见,COS选择以一个国际城市做基地,其所经营的服装风格也就以一种大都会化的风格体验为依归。而现今生活在大都会的人,经常到处飞旅游公干,所以COS的国际化打扮风格,便非常适合。并且他们对衣服面料的掌握亦很照顾到经常旅游的人,大都能做到轻巧防皱,容易打理及收藏,我想这亦是现今服装的发展大趋势之一吧。

当然,在21世纪一个服装品牌要突围而出,光只做好衣服并不足够,整个品牌的风格经营亦很重要;COS从衣服、店铺空间到环境音乐等设计,都经过刻意经营,充满现代摩登的简约大气韵味。此外他们还为品牌推出自家杂志《COS Magazine》半年刊,情商荷兰著名引领杂志设计潮流的《FANTASTIC MAN》团队操刀,透过纸质媒介演绎品牌的设计哲学与生活美学。

今次香港新店开张,我便问了品牌传讯总监Atul Pathak如何看待branding的重要性,他直白表示branding对COS尤其重要,而且他深信如果他们能忠于并一直秉持品牌的基因:timeless、modern、tactile和functional等,整个品牌自然会以一个自然有机的方式成长。

COS提供

而大家都很清楚,品牌发展的其中一个方法,便是把产品层面延伸至本业以外的其他地方,我随着便问Atul这方面有否计划。原来COS早两年便已开始和来自丹麦近年大红的北欧家居品牌HAY合作,在COS网店和实体店陈列及售卖精选的HAY家居用品,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发展空间。

这也是聪明的做法,先专注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其他以外的产品,便找合适的人合作。既然店铺已经开了,空间有了,再慢慢把适合的产品调配其中,先看看反应再决定下一步。而且只要把自己的品牌基础做好,做出成绩,自然有许多外面的品牌前来敲门谈合作,所以关键还是先做好自己。像COS这样默默耕耘,不为做而做,不为赚大钱而做,才能吸引到一班绝对有要求的忠实粉丝。

其实说到由一个大众化的服装品牌推出较精致的服装系列,在H&M以外,近年还有Uniqlo亦做得不错,当然,他们不像前者推出独立品牌,而是以联乘的方式,和不同的创作人合作。像近两季便见到品牌先后跟法国著名时装设计师Christophe Lemaire与时尚教主法国《Vogue》前总编辑Carine Roitfeld合作;Lemaire延续其一贯注重细节的设计风格,以简约摩登为尚,加上用料倾向轻盈易穿,取价当然公道,所以亦是我很喜欢的系列。而且我发现竟然可以和COS的衣服混搭穿着,由此大家可以想像,一种适合现今城市人到处跑工作游玩的打扮风格和着装要求经已成形,未来我们应该会见到更多这方面的设计吧。

读者评论 0

会员专属评论功能升级中,稍后上线。加入会员可阅读全站内容,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目前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