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 中年男人尝试了解“中年”这回事。
有两部关于“青春”的香港电影同期上映,《王家欣》及《哪一天我们会飞》用不同角度去讲述青春,一时之间好像很热闹,可惜不旺财,两部电影开画的票房都不理想(其实还有部挂羊头卖狗肉的伪青春片《同班同学》),于是有影评人问:我们的年轻人往哪里去了?都不关心青春吗?
这是美丽的误会,香港的年轻人喜欢的是荷里活科技大片,入场看本土青春小品的,大多数是中年人。《王》与《哪》都是采用倒叙手法,回忆90年代的青春岁月,两片更不约而同设定在1992年。回不去,所以我们怀念。两部电影都有一段抓不住,似有还无的爱情,中年人的心中总会有一张长期未结账的感情账单,由青春一直赊数到现在。
《王家欣》感动像我这样自命多情的中年男人,因为我们都自觉曾经很伟大,为心仪的女生不惜牺牲一切,博取欢心。冷静的人会质疑俊贤(黄又南饰)为什么会那么死心塌地爱王家欣?毕竟只是曾经隔着戏院卷闸,和在送别前的巴士站闲谈过一会儿罢了…… 这样问太不了解宅男,宅男特别容易受美女的慰问而感动,在一秒之间倾注身体内所有感情,一刻便成了永恒。
捉不到的才是“王家欣”,像80年代旧歌歌词:“反而藏在心底,可以历久常新。贪求思慕只因痴,一切眼泪思忆,都是徒然的。”
加上之后的错失(遍寻不获和看错名字)令这段爱情更坚定,坚定得心盲无明,看不见近在咫尺,关心自己的王家欣(吴千语饰)。这部电影有很多情节没交代清楚,离开了坪洲的俊贤到底变成怎样的一个中年人?娶了个平凡的妻子,从此习惯无火花的爱情,抑或仍然是一位落落寡欢的忧郁男子?
只有一点导演刘伟恒确切地拍出来:在若干年后,俊贤在巴士上遇见过当年豪华戏院售票员王家欣,但却没有勇气相认。从俊贤的装束导演暗示了他可能成了营役的上班族,有了现实的考量,便不敢让“王家欣”的梦成真,因为那样并不切实际,捉不到的才是“王家欣”,像80年代旧歌歌词:“反而藏在心底,可以历久常新。贪求思慕只因痴,一切眼泪思忆,都是徒然的。”
如果说《王家欣》是市井一点的青春片(男主角是个学历不高,在大牌档工作的“坪洲仔”),《哪一天我们会飞》便是个中产阶级成长故事,它回忆青春,也谈梦想,主要是三位名校生(片中学校名叫“英仁”,是开“英皇”和“华仁”两名校玩笑,片中的主要在九龙华仁中学取景)的成长故事,英仁学生不是坪洲仔,片中暗示苏博文(吴肇轩饰)与余凤芝(苏丽珊 / 杨千嬅饰)都来自较富裕的家庭,至少有能力送他们到英国升学,为的是“香港不是追梦的地方”,导演黄修平的潜台词该是:在1992年的时候,大家都对1997回归中国没信心,有能力的,走得就走。
在青春的课题上,《哪》比《王》有更深的视野,当《王》纠缠用传呼机、《九二神鵰》及1992年电话簿等“旧物”来呈现那个年代时,《哪》更直视那些年的香港人面对前途问题下的心态,片中的“飞行学会”的设定很直白,苏博文与彭盛华(游学修 / 林海峰饰)两位死党的飞行梦想,反映了香港在97阴霾下,很多香港人飞不出去,无奈留下来的命运。
这群没有离开,或离开后再回来,名字叫“伟业”、“乐敏”、“永达”或是“大业”的香港人,长大后正是忙于“揾食”,体现“狮子山下”拚搏精神的中年人,少部分入场看这些缅怀青春岁月的电影,但人数不够支撑一部本土电影两个星期的映期。
年轻时,她选了彭盛华,他恍如她生命中的“王家欣”,但选上了,多年后才发觉,苏博文才是王家欣,无奈的是,她已经习惯了眼前的生活。
《哪》让我们多看一点那对青梅竹马,后来结为夫妇的男女,后来跌进怎样的人生困局,旧同学聚会一幕写得很好,熟悉的朋友该当百无禁忌,畅所欲言,聚会中重提的一阕恶搞校歌,和一位下落不明的旧同学名字……大家都应该记得,结果是他和她都忘记了,还是选择性地遗忘了 ?
中学时光,唤起爱情的回忆,相爱或被拒绝,统统都是美好的。像余凤芝想起一个永远呵护及保护她的内向男孩苏博文,然后痛哭失声,因为她也同时记起她的无情拒绝,而情倾另一位肤浅但英俊,行为搞笑的彭盛华。女生都爱热情外露的风头趸,苏博文这样有内涵,但其貌不扬的男生,注定在心仪的人旁边默默而无人欣赏,更糟糕的是相片中的他,看见心爱的人和别的男生热吻。
《哪》的英文片名《She Remembers, He Forgets》很有深意,她记得,而他忘记,现实是她和他是一对。她(余凤芝)记得一段情,结果她选择了他(彭盛华),彭盛华刻意忘记了一起想飞的好同学,也忘记了初衷,长大后变成一个 Smart ass,自以为在事业上长袖善舞,面面具圆,把难缠的客户服侍得妥贴,但实际上是为了赚钱而失去性格,连出轨也得归咎“喝酒太多”。
《哪》描写中年夫妇之间那份磨蚀了的感觉是很出色传神的。余凤芝睹物思人,多次痛哭,其实是隐含她选择错误的人,年轻时,她选了彭盛华,他恍如她生命中的“王家欣”,但选上了,多年后才发觉,苏博文才是王家欣,无奈的是,她已经习惯了眼前的生活。
读者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