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中国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传出幼儿铅中毒事件。7月8日,根据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发布的官方通报,培心幼儿园的251名幼儿经过检测后,发现血铅异常人数多达233人,结果正常的仅有18人。多名教师进行血检后,也出现严重铅超标。
7月3日,天水市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医疗专家对家长召开的通报会,会上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联合第三方公司对涉事幼儿园的食品、自来水和纯净水等进行了抽检,其中检测结果异常的样本分别为三色枣发糕、玉米肠卷,初步判断为添加剂超标。
7月8日,针对该事件成立的天水市联合调查组发布调查通报指,培心幼儿园园长、法定代表人朱某琳,与投资人李某芳为进一步扩大生源和增加收益,批准后厨人员网购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并在幼儿园部分面点制作过程中非法使用。
麦积区公安分局以涉嫌生产有毒、有害食品罪,将包括上述人员在内的八位食堂从业者刑事拘留,另有两名涉案者被采取取保候审强制措施。
事发后,麦积区褐石培心幼儿园临时关停。该园长名下另有三家幼儿园,三家幼儿园的学童在检测后结果均正常。
有网友对官方“用颜料制作面点”的说法提出质疑。此前有家长对媒体表示,有不在学校就餐的学童检测结果为191ug/L,虽数值较情况严重的学童更低,但仍超出正常值。也有网友质疑,颜料与食用色素的市场价格相差并不大,且食用色素用量少,校方或难以从中牟取较大收益,部分网友怀疑还有其他污染源。对此官方未有进一步解释。
有专家怀疑为慢性铅中毒
据上游新闻报道,早在今年开学后,已有孩子经常出现腹痛、腹泻、恶心、腿疼和牙齿变黑等症状,一些家长带孩子做了身体检查后,发现血铅异常。而后,越来越多家长带着孩子进行血液检查,由于部分孩子在同一间幼儿园上学,家长逐渐怀疑血铅异常与幼儿园有关。7月1日,有群众向天水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和公安分局投诉,有关部门才开始调查涉事幼儿园。
颇受关注的是,此次事件中,有许多家长跨省就医,将孩子从天水带去西安的医院就诊。根据澎湃新闻报道,7月1日,有20位孩童检查出血铅异常,幼儿园通知家长做集体检查,家长才得知孩子出现异常。然而,由于幼儿园进行的是集体检测,结果以口头通知、没有单独检验报告,家长不放心便带孩子前往西安检查。
许多家长随即发现,在西安的检测结果与天水提供的结果大相径庭,引发对天水检测结果造假的质疑。根据澎湃新闻报道,有人在天水检测后的结果为33.78ug/L,属正常范围,但西安医院的报告单结果为441ug/L;另有未接受检查的儿童家庭被天水方通知检查结果正常。对此,有医生认为,虽然不同医院检测或有误差,但几天内的检验结果差异不会很大,出现时而正常、时而超标的可能性很小。
目前官方通报中,并未对两地调查结果的差异作出说明。

据中国卫生部标准,血铅水平为判断铅中毒的主要依据,儿童的正常血铅水平为100μg/L以下,等于或高于200μg/L即为中毒。儿童铅中毒可伴有非特异的临床症状,如腹隐痛、便秘、贫血、多动和易冲动等。
7月6日,极目新闻的记者在西安市中心医院采集到74份血检报告,其中70名达铅中毒标准,6名达重度铅中毒,最高值为528μg/L。而4名检查结果正常的孩童,并不就读涉事幼儿园。在拿到医院检测结果后,有家长出现情绪崩溃,有人因身体不适被急救担架带离现场。
铅中毒的症状较难察觉,但很可能对儿童留下不可逆的严重影响。世界卫生组织的文章指出,铅对幼童的危害尤为严重,幼童吸收的铅摄入量可能是成人的4-5倍。当铅进入身体,会分布在大脑、肝脏、肾脏和骨骼等器官,并储存于骨骼和牙齿。铅会永久性影响儿童大脑发育,高浓度的铅中毒会使脑和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该文强调,根据目前已知的情况,没有不会带来有害影响的铅暴露水平。
儿童铅中毒防治专家颜崇淮对《三联生活周刊》表示,有儿童出现牙齿变黑的话,推测为慢性铅中毒的症状,这意味着当儿童血铅浓度是400μg/L,实际摄入的铅可能是400μg的几十倍,摄入的铅全部存储在骨头中。有一位家长对《中国新闻周刊》提及,入学越长的幼儿血铅浓度越高,怀疑幼儿并非最近几个月才接触铅。
校园餐的食安问题引起关注,招标、监管存隐患
官方通报指校方为牟利在面点中非法使用彩绘颜料,暴露出长久以来的校园餐安全和监管问题。
培心幼儿园为天水市的私立幼儿园,有家长透露一年学费1万多元,保育费3500元、一个月伙食费360元,在当地算是比较昂贵的价钱。一位多次受邀参观该幼儿园食堂的家长指出,幼儿园每年会组织家长参观食堂,食堂有预先准备,食材放在冰箱和菜架上,家长看不出异常。
目前中国校园餐的供应模式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学校委托专门的餐饮公司经营,二是学校自办食堂,原料统一招标,三是餐食集中配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辉曾表示,校园餐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在供餐形式,而在于供餐环节不透明、缺少监督,学校负责人和外部供应商出现利益往来。
“在对营养餐供给、选择的机构进行监督时,应当引入包括食品安全部门、行政部门、家长和社会力量的监督,媒体也要发挥监督政府部门的作用。”储朝晖在接受新华社採訪時表示。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亦指,“学生餐一直出问题是由于订餐过程只有行政力量主导,没有其他社会力量监督,以及招标不透明导致的。”
近年来,中国校园餐屡次出现质量隐患和贪腐问题。如2018年至2019年期间,四川广安市一企业经营全市公立学校共20万名学生的营养餐业务,公司部分股东在食材上以次充好,如在学生营养餐中用陈米代替新米、蔬菜替代肉品或向供应商索要回扣等方式,在学生餐项目上获利180余万元。
多次参与中小学食堂招标流程的业内人士蒋方源曾对《中国新闻周刊》解释,企业通过贿赂、给予回扣等方式中标后,项目支出也随之增加,为了保证利润,企业就需要在后续执行中“找补”回来,例如降低材料质量、减少成本或虚报开支。
2024年以来,中央在全国范围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截至2024年12月,国家监委指导各级监察机关查处贪占学生餐费、插手招标采购、收受回扣等问题3.8万件,处分2.3万人。
“陪餐制”也被视为一种监督方法,2019年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中,曾要求学校和幼儿园建立“陪餐制”,即学校相关负责人和学生共同用餐。不过,在本次天水事件中,幼儿园老师也一同和学生用餐,多名教师血检后显示铅超标。储朝晖受访时曾指出,“陪餐制”在多地流于形式化,因为无法判定“陪餐人”与“配餐人”之间是否具有利益相关性,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铅中毒的损害是缓慢累积的,司法判定或成难题
今次幼儿园铅中毒事件引发人们对近20年前甘肃一起铅中毒事件的回忆。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06年甘肃徽县一家铅锭冶炼厂排放大量有毒气体和废水,有孩子被检测出铅超标,地方政府不重视,近千位村民赴西安做检查,多数人显示铅超标。
该案与本次事件的另一相似点在于,当年有村民对中国新闻网表示,当地曾派来专家上门为村民检查,结果与西安的医院相反,显示多数人指标正常,引发村民质疑。随着媒体报道增多和国家环保总局的介入,涉事冶炼厂被责令停产,当地政府人员被处罚。
负责代理该案受害村民的刘湘律师曾表示,由于重金属污染对人体的损害是缓慢累积的,这种损害如何判定是司法难题,徽县案虽立案成功,但最终对村民的补偿相当微薄,补偿标准以每100微克/升为一档,共计3档。村民得到补偿最多几千元,少则几百。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