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需要资源投入,你正在阅读的即时新闻能够免费开放给公众,全因有会员订阅支持。你可以选择月付畅读,也可以订阅端x华尔街日报双会籍;如果你是学生、教师,更可以享受优惠。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选择适合你的订阅方案,支持我们继续推出优秀报道。
习近平访越南签署45项协议,加强贸易和供应链合作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越南,并与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签署45份合作协议。有关协议涵盖人工智能、海关检验检疫、农产品贸易、文化和体育、民生、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
在美中出现贸易争端之际,习近平表示,要加强与越南贸易和供应链上的合作。在贸易合作方面,中越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还有报导指,苏林曾在媒体发表文章,希望在铁路建设领域加强与中国的合作。越南目前已同意使用中方贷款修建两国间的新铁路,但具体协议尚未公布。
越通社报导指,苏林认为,习近平此行是两国友好的里程碑,深化了两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美国关税政策变动,拟暂缓汽车关税,半导体关税一周后公布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3日表示,一周内将公布对半导体进口征收的关税。此外,他不排除暂停征收涉汽车产业的关税。
路透社报导,美国对部分电子产品免除关税的举措,为解决关税问题带来一些希望。不过,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13日表示,免除电子产品进口关税只是暂时的,后续可能会再加课特殊关税。
特朗普说,美国即将进行“国家安全关税调查”,将检讨半导体及电子产品供应链。他称“我们想在自己国家生产自己的晶片和半导体”。
由于关税政策导致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特朗普14日对媒体宣布,可能会暂时免除对汽车的关税,让汽车制造商有时间能调整供应链。
此前,特朗普先对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开征25%关税,又预计在5月对进口的汽车零件征收25%关税。
万斯指欧洲成为美国的安全附庸没有好处
美国副总统J.D.万斯(J.D. Vance)接受英国媒体UnHerd采访,谈到他对欧洲政策的看法。他表示:“欧洲若永远是美国的安全附庸,对欧洲并不是件好事。”
此前,他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曾批评欧洲,引起舆论关注。当时,他呼吁欧洲国家增加国防开支,并抨击欧洲的自由民主倒退及移民政策。
万斯称,他虽批评过欧洲的政策,但仍“热爱欧洲”。他在专访中也呼吁,欧洲应该更自主地发展:“我不希望欧洲人只是照著美国的指令行动。”
有关万斯对欧洲政策的更多资讯,请参阅Whatsnew栏目过去的报导。
匈牙利通过宪法修正案,禁止LGBTQ+集会,并订明只承认两种性别
《卫报》报导,匈牙利通过《宪法》修正案,明定性别只有男或女两种。有关修正案并禁止了LGBTQ+集会。
修正案的内容还允许政府使用脸部辨识系统来识别参与LGBTQ+集会的人,并进行裁罚。
此举被视为是民族主义总理欧尔班(Orbán Viktor,台译:奥班)巩固所谓“非自由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路线的最新作为。匈牙利政府宣称,修法是为了保护儿童的身心与道德发展。
自由派在野党“动能党”(Momentum)政治人物在议场内拉开抗议布条,场外也聚集许多抗议民众。人权团体则称,该修正案侵犯了LGBTQ+群体及其支持者的权利,还指修正案并不能保护儿童,而是法西斯主义。
萨尔瓦多拒绝送还美国误送的马里兰州居民
美国移民当局日前误将一名马里兰州男子阿布雷戈·加西亚(Kilmar Abrego Garcia)遣送到萨尔瓦多的监狱。美国最高法院此前裁决,命令特朗普政府协助加西亚回美。
《卫报》报导,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Nayib Bukele)4月14日与特朗普见面。他当时表示,他不会下令将加西亚送回美国。
美国司法部长邦迪(Pam Bondi)则在14日表示,加西亚是萨尔瓦多公民。他称若萨尔瓦多想将他送回美国,美国将依法院命令“协助”,也就是派飞机前往,但“他在我国是非法居留”,“最终仍由萨尔瓦多决定是否要将他送回”。
以色列提议哈马斯交还人质并停火45天
法新社报导,哈马斯4月14日表示,以色列提议,如果剩余的人质获释,将实施45天的停火。作为回报,以方也将释放关押在以色列监狱的巴勒斯坦囚犯,并允许人道救援进入巴勒斯坦。哈马斯将可能在48小时内做出回应。
另据路透社报导,欧盟负责中东政策的执委透露,将增加对巴勒斯坦自治政府(Palestinian Authority)的财政支持,提供一项价值大约16亿欧元,为期3年的援助方案。
欧盟的地中海政策执委苏卡(Dubravka Suica)表示,这项财政支持将与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改革同步进行。有批评指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面临贪腐以及治理不佳。苏卡回应指,“我们希望他们自我改革,因为若不改革,他们将不够强大并被信赖,不只是与我们对话,也是与以色列对话。”
不过,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台译:内坦尼亚胡)至今仍拒绝将加沙交给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提议。他也不理会欧盟提出的,包含建立巴勒斯坦国在内的解决方案。
哈佛大学拒绝美国政府要求,被冻结20亿元拨款
美国哈佛大学4月14日拒绝遵守白宫的多项行政要求,因而被政府冻结22亿美元的拨款。白宫的要求包含遏止校园内的“反犹主义”等项目。
根据报导,由于美国各地的校园中出现抗议以哈战争的行动,美国政府于2025年要求校园打击其所定义的“反犹主义”。美国政府4月审查哈佛大学后,称校方允许“反犹主义”盛行,考虑剥夺该校约90亿美元的补贴。当局后续更对校方提出多项要求,除了遏止“反犹主义”之外,还要求停止与“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DEI)相关的多个项目。
哈佛大学公布了一份向当局发出的律师函,表示该校“不会放弃其独立性或放弃其宪法权利。”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Alan Garber)在给全校师生的信中写道,“尽管政府提出的一些要求以打击反犹主义为目的,主要部分却代表政府直接管制大学的‘知识环境’(intellectual conditions)。”
特朗普政府也对其他大学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当局删减了哥伦比亚大4亿美元的补助,并指责校方未能在抗议以色列攻击加沙的活动中保护犹太学生免受骚扰。哥伦比亚大学则回应,同意改革学生纪律程序,并采取其他措施来挽回经费。
评论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