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编需要资源投入,你正在阅读的即时新闻能够免费开放给公众,全因有会员订阅支持。你可以选择月付畅读,也可以订阅端x华尔街日报双会籍;如果你是学生、教师,更可以享受优惠。邀请你成为端传媒会员,选择适合你的订阅方案,支持我们继续推出优秀报道。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早前接受传媒专访时透露,2024-25财政年度会录得约少于1000亿港元赤字,较原先估计的高出一倍。陈茂波指港府面对财政赤字要开源节流,并且以“节流”为主,“开源”为辅。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即将出炉,香港各政党、政客连日来纷纷就如何减赤和灭赤提出不同建议,其中较为人关注的提议,包括公务员冻薪或减薪、调整长者2元乘车优惠、扩阔税基等。
公务员或冻薪、减薪
有政界人士提倡公务员冻薪、甚至减薪。选委界议员吴杰庄建议,可委任一个由商界背景人士联同审计处人员组成的“效率促进组”,由促进组审视如何减省政府部门编制和开支,并且订立中期和长期目标——5年内缩减一成人手,10年内缩减三成人手。
新思维副主席黄俊瑯建议,问责官员、高层公务员、立法会议员、行政会议成员及政府资助机构高层划一减薪5.5%,相当于追回过去两年的加薪幅度,以显示高层官员的减赤决心和共同承担精神。新思维秘书长陈家伟补充,政府处理公务员减薪时不应“一刀切”、即所有部门按同一幅度百分比减薪,而应检视政府整体支出和不同部门的财政状况。
港府过去调整公务员薪酬的一个重要考虑,是政府“带头减薪”会否成为私人企业跟随减薪的理由。就此,新思维主席狄志远称市场上或有不少企业已经减薪,认为企业会因应市况自行调整薪酬。
翻查记录,港府曾于2004及2005年实行全体公务员减薪3%,于2009年实行高级公务员减薪5.38%,另外于2003年、2006年、2009年、2020年及2021年实行公务员冻薪。其中,2003年至2005年属于“沙士”疫后时期,公务员冻薪和减薪出自时任“财爷”梁锦松提出的“033”方案,最终为库房节省了逾百亿港元的开支。2020年及2021年的公务员冻薪则是在COVID-19疫情期间。
至于公务员加薪,近年幅度通常跑赢私人市场。COVID-19疫情前的2018年和2019年,低中层公务员分别加薪4.51%及5.26%,均高于香港整体雇员薪酬中位数升幅的4%及3.8%。2024年,低中层公务员加薪4.65%,而整体雇员薪酬中位数升幅只有3.5%。
陈茂波接受传媒采访时,回应了外界就公务员冻薪或减薪的意见。他强调要考虑到公务员薪酬的任何变动都会对私人市场造成影响,同时要避免影响政府服务。他指目前香港经济正在增长,失业率很低,跟2003年公务员冻薪时的经济环境不一样。

2元乘车优惠存废引争议
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于2024年11月回应议员质询时披露,港府用于补贴2元乘车优惠的开支由2020至21财政年度起持续上升,2020至21年度补贴约10.2亿港元,2021至22年度补贴约13.9亿港元,2022至23年度补贴约30.7亿港元。其中,自2022年2月27日起,计划的受惠年龄门槛由65岁下调至60岁。当局预计,2023至24年度的补贴金额将进一步升至39亿港元。
自由党党魁、行政会议成员张宇人认为,2元乘车优惠的受惠年龄应该回复至措施推行初期设定的65岁或以上。张宇人早前出席电视节目,指绝大部份60至64岁人士仍在工作,跟措施鼓励65岁或以上长者于周末多走动的初衷有出入。他承认受惠年龄回复至65岁或以上会对部份市民造成影响,但他希望市民“不要斤斤计较”。亦有团体建议就2元乘车优惠计划的使用次数设置上限。
香港失明人协进会早前向陈茂波提交建议书,指即使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以开源节流为主轴,但包括视障人士在内的弱势群体在基本生活需求上没有半点妥协空间,促请当局不要向社会福利基本开支项目“开刀”,以免相关群体成为减赤的牺牲品。
陈茂波早前对传媒表示,2元乘车优惠政策的原意非常好,但2022年将受惠年龄门槛由65岁下调至60岁之后,受惠人群的增长幅度很大,如今社会有共识认为政策不作改动的话,财政上并不可行。他透露,政府正就如何调整优惠政策收集和评估意见,并且研究不同方案,同时认定要打击滥用优惠。

税务政策或有调整
部分议员也提出应从税收入手增加港府收入。
立法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霍启刚则提倡增设新的合法博彩项目,例如篮球博彩活动,以将赌博资金引回合法平台,并且增加博彩税收。他指非法外围庄家每年从香港夺取逾150亿港元利润,有超过10万名市民经常参与非法篮球赌博,预计篮球博彩合法化能将当中过半数人带返合法市场,估计每年为港府带来至少15至20亿港元的额外博彩税收。他又认为,今后发展菁英体育仍然需要大量资源,博彩税收可以转化为一大助力,认为政府应该积极检视体育博彩业与体育产业之间的互利关系。
民主思路召集人、行会成员汤家骅也就开源提出增加博彩税。此外,他建议增加股票交易印花税、海空离港税、豪华汽车税,以至薪俸、利得税累进税阶等。
香港税务学会在月初提出多项建议,认为香港已有数十年没有全面检讨税务条例,是时候作全面检视,以适应新的营商模式。
学会还提出类似“富人税”的税务调整框架,包括将薪俸税的最高边际税率由17%下调至16%,以协助中层人士,相反针对超高收入人士,将适用于入息剩额达500万港元以上的标准税率由16%上调至17%。另外,学会建议豁免首次置业印花税,但设置相关物业的市值不高于650万港元、置业者要连续居住三年等条件。
税务学还建议,将非香港税收居民演艺人员及运动员的税率降低50%,并且在没有提交收据以确定实际支出的情况下,将支出扣除额从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增加至三分之二。其认为税务优惠可以吸引国际歌手来港举办演唱会,吸引国际运动员来港参与体育活动。

港府可能削减医疗和教育开支引关注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势必开源节流,外界关心教育和医疗资源会否被削减。
陈茂波则对传媒透露口风,称教育和医疗支出有节约空间,例如本地大学有一定的财政储备,未来需要大学自身善用储备和开拓收入,让政府有两至三年的时间去巩固财政。
早在2025年初,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等6名港大学者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向陈茂波提交意见信,强调政府在削减开支和精简架构的同时,务必为香港市民维持公营医疗服务在合理水平,同时高等教育、人才培训、科研投资等方面不宜削减开支,反而应该增加支援,以作为长线投资项目。
6名学者还建议香港发展国际医疗中心服务,而且定位要有别于东南亚地区的医疗旅游,应聚焦于高端检查、治理奇难杂症等,即以延寿和提高生活质素为目标的医疗服务。
读者评论 0